往期阅读
当前版: 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突泉县:“农民夜校”点燃农村新希望

“农民夜校”的专家为群众讲解肉羊养殖。 杨扬 摄
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技艺传承人赵日霞讲授剪纸技能。张阳 摄
“农民夜校”为农牧民送去高血压治疗课程。 杨扬 摄
专业人士为群众讲解甜菜种植技术。 李洋 摄
“农民夜校”讲师现场向村民讲解肉驴养殖。 李洋 摄
农民夜校现场听众认真记录并录制。 杨扬 摄
突泉县农牧民在家收看“农民夜校”电视讲堂。 张阳 摄
“农民夜校”讲师为农牧民讲解农药使用方法。 杨扬 摄
  □郝勇

  初秋的傍晚,夕阳的余温还未散去,兴安盟突泉县很多乡镇的“农民夜校”又亮起了灯。年初以来,突泉县紧紧围绕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现实需要,坚持战略导向和问题导向,深入推进“扶贫扶志·新时代新型农民素质提升工程”,创新开办了“农民夜校”。通过集中学习、上门助学、网络课堂等方式积极授课,“农民夜校”已经成为培养有文化、懂技术、明法理、守纪律的新时代新型农民的重要平台。

  缺什么教什么

  “最好什么时候栽?应该从第三个叶还是第四个叶掐?”在太平乡五三村的农家小院儿,紫皮蒜种植能手彭守文被村民们围在中间,大家问个不停。太平乡五三村的紫皮蒜远近闻名,全村有近200户农户种植,但是不少农户在种植技术方面存在问题,还有个别农户有种植意愿但是怕种不好。五三村把彭守文这位种植能手请进了“农民夜校”,向村民们传授经验。“刚开始大家可能以为只是走走过场,但是几次下来,大家确实学到了实实在在的技术,参加的农民也越来越多。目前,我们已经为本村、邻村、其他乡镇和中旗的500多名农民讲了近10节课。我们也在不断总结改进,争取把紫皮蒜种植技术打造成‘农民夜校’的精品课程。”五三村第一书记程飞介绍。

  “上课的内容可不是我们想讲什么就讲什么,还得听课的村民说了算。”赛银花村村书记黄银昌告诉笔者,“为增强教学的实用性和有效性,在‘农民夜校’开课前,我们采取发放征求意见表、个别走访等方式,广泛征集贫困群众所想所盼,根据多数村民的意见为他们量身订制培训内容。目前我们已经把征集到的意见做了汇总,涉及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农业知识、脱贫信息、健康知识、乡风文明等,与脱贫攻坚紧密结合。”黄银昌说。

  这些都是突泉县太平乡开展“农民夜校”活动的一个缩影,年初以来,按照县委和县委宣传部的工作要求,突泉县委宣传部在该乡21个村全部开办“农民夜校“,为贫困群众送去脱贫路子和致富技能。太平乡将田间地头、农家院坝作为办学地点,这样的“农民夜校”接地气,有效果,不仅激发了贫困群众的脱贫斗志,还实实在在增强了脱贫内生动力,拓宽致富增收渠道。截至目前,太平乡已经开办“农民夜校”48期,培训内容主要是党的政策、法律法规以及种植和养殖实用技术指导,受训人员达1100余人次。

  “宋老师,您最近有时间吗?我想请您为村民介绍一下全县农资联盟情况,讲解讲解联盟成员享受哪些优惠政策,我们村党员、村干部及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都想了解了解这方面知识。”杜尔基镇保安村驻村第一书记范铸鑫走进县供销社的业务股,预约保安村“农民夜校”培训时间。杜尔基镇本着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结合脱贫攻坚工作,组织驻村第一书记在入户走访中广泛征求意见,按照群众需求,一并排出授课备选菜单。对于备选菜单,督促各村根据农村季节性变化及产业发展趋向实行动态更新,确保学为所需、学有所用,切实将村民的学习成果转化为实践成果。

  打春开始到秋收,一些村民缺乏机械化耕种安全知识,用小四轮种地、玉米收地时由于男同志粗心大意、女同志头戴纱巾等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身体、肢体受机器损伤事件。为防范于未然,杜尔基镇专门开展了“农用车、农机具安全教育”培训,详细向群众讲解农用车、农机具使用安全知识,农服站站长成了各村授课的大忙人。 

  “甜菜具有耐低温、耐旱、耐盐碱的特点,它的生长分为四个营养生长期……”因为明天要在突泉镇平原村“农民夜校”上给老乡们讲甜菜种植的实用技术,突泉镇平原村艳梁农业机械化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高国艳正在认真准备讲稿。高国艳这次准备将“农民夜校”的课堂搬到他自己的合作社,除了课堂讲授外,还要带领村民们参观甜菜育苗和种植的作业现场,并实地讲解甜菜高产栽培、农机推广、病虫害防治、甜菜纸筒育苗等知识。“农民夜校”进村屯进农户活动开展以来,突泉镇除了从县里“农民夜校”师资库中的业务骨干、技术专家、学校教师、致富能人中聘请教师外,还根据本地农民的实际需要,在镇村两级选拔“百姓名嘴”,组建了由镇内土专家、田秀才、第一书记和包村干部组成的讲师团,建立本镇的师资库、课程库,列出菜单,让老百姓根据自己的“口味”点上适合自己的“致富套餐”。突泉镇针对大村多、居住分散的特点,开展了结对帮扶、送教上门学习活动,推动“农民夜校”延伸入户、覆盖到人,确保教育学习不漏户、不漏人、不漏学。截至目前,突泉镇“农民夜校”实体课堂已经开设9个专题,覆盖14个村,培训群众达到2000余人。

  太平乡、杜尔基镇和突泉镇等地的做法很快在全县得到推广,真正做到了“农民夜校”教什么,农民说了算。

  学政策练技能

  杜尔基镇杜祥村的养牛大户于占军正在吃晚饭,随着“嘀嘀”的声响,杜祥村党群心连心微信群有人发消息了。果然,“杜祥村党总支书记董有林带领全村广大党员、村干部、村民学习领会十九大精神,并就‘牧业再造突泉工程——打造黄牛养殖专业村’话题与大家进行探讨交流。” 打开党群心连心微信群,这样一条醒目的消息让于占军顿时兴奋起来,他推开饭桌就往杜祥村“农民夜校”会议室赶。于占军到后不到半个小时,“农民夜校”教室100多把椅子已经坐满了人。

  “我们村已经举办两期‘农民夜校’了,培训方式灵活,大家学习积极性很高!前些年,董有林书记带领大家养牛,我们可没少挣,咱们村‘两委’班子特别团结,大家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块使,哪有干不成事的?”党员田国财说。

  突泉县杜尔基镇在充分利用好村级活动场所搞“农民夜校”培训的基础上,积极拓宽培训领域,把草原书屋、田间地头、农户炕头、党群心连心微信群均作为“农民夜校”学习场所,全覆盖式开展“农民夜校”学习培训,全面提升老百姓素质,汇聚了农村发展新动力。

  前不久,杜尔基镇党委政府与团县委、民政部门联合开展家校联合青少年心理咨询走进“农民夜校”活动,特邀请乌兰浩特市阳光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刘雅葵老师走进杜尔基镇中学,为全镇700多位学生家长作了《了解青春期孩子心理特点,做好青春期孩子家长》专题讲座。“通过学习,让家长们明白了以后对孩子的教育要有耐心和讲方法,也让学校教师学到了很多管好青春期学生的方法和技巧。”杜尔基镇中学校长陈华介绍说。

  “扶贫扶志·新时代新型农民素质提升工程”实施以来,杜尔基镇以“农民夜校”为抓手,从最初的十九大报告解读、扶贫攻坚政策,到观摩万头肉驴养殖基地、水稻育苗基地等产业园区、开展三农知识培训等,“农民夜校”的平台作用在不断拓展,“大学习”氛围也不断浓厚……汇聚越来越多的社会力量融入到脱贫攻坚主战场上来。

  “通过手机微信就可以听课了,网上教学,不受时间、空间的约束,随时都可以学……”双山村第一书记王培源,一边把电视台录制的“农民夜校”的视频课程上传到本村的党群心连心微信群,一边兴奋地说。突泉镇一周一专题、一周一村屯,循序推进“农民夜校”工作,各村村民特别是贫困户参与热情高涨。挨村推进的同时,针对农户分散居住、集中不便的特点,依托微信群即时通讯软件,开办“网上夜校”,将突泉县里开办的电视讲堂链接、各村手机录制的课程微视频传至各村心连心微信群,下一步还将通过党建直通车网络共享课堂内容,开展在线问题解答,随时保持与群众的全程联络,做到生产、学习两不误。

  树典型育能人

  “说句心里话,如果没有党的好政策,再过10年都过不上这种好日子!”返乡创业大学生张鹏站在“农民夜校”讲台上,激动地向大家讲述着自己创业致富的经历。张鹏2008年毕业于兰州理工大学,受县里全民创业优惠政策吸引返乡创业,并得到了一系列扶持创业优惠政策。如今他在太平乡曙光农业园区经营着自己的育苗大棚,年利润可达到60万元,直接带动15人就业,已经为500多户贫困户做过免费农业技术指导。

  贫困户董银杰今年把自家荒废了几年的大棚捡了起来,种上了葡萄,看着绿油油的枝叶,他底气十足地说:“前段时间我参加了几期夜校,都是在太平乡曙光园区的聚美恒果四季采摘园里上的,人家的技术和管理模式,给了我很多启发,也现场手把手教我们种植桃、草莓、葡萄的技术,现在村里的‘农民夜校’有农技人员授课,还经常有专家到家里现场指导,我心里踏实得很,有了这棚子葡萄,我脱贫致富的信心更足了。”

  董有林是连续三届全区人大代表,是有着多年养牛经验的“乡土人才”。2001年,他抓住蒙牛落户兴安盟的大好时机,带领村民建设奶站发展奶牛养殖业;牵头先后成立奶牛养殖协会,创建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建立由7人组成的党支部,使杜祥村奶牛养殖走上了“党支部+合作社+示范户”的产业发展道路。目前,全村已经发展肉牛400余头。近日,董有林牵头组织村“两委”干部、党员、合作社社员赴山西又购进100头黄牛,有养殖意愿的第二批、第三批购牛农户即将赴山西购牛,今年预计实现养殖肉牛1000头,梯次推进,辐射发展。

  突泉县在开展政策、思想、文化、普法、技能培训课程的同时,利用“农民夜校”在农民中持续开展“自立自强、感恩奋进”教育,培养树立选拔了一批尽责实干好村官、脱贫致富带头人、孝老爱亲好儿媳等典型,讲述党和政府实施了哪些好政策、自己得到了哪些实惠……同时,组建了“我脱贫、我光荣、我奋斗、我幸福”典型故事宣讲团深入贫困村宣讲帮扶经验、奋斗故事、脱贫经历。身边人朴实无华却打动人心的宣讲让广大农民深受教育。计划到9月底,宣讲团将覆盖全县26个深度贫困村。

  如今,在“农民夜校”开办过程中,突泉县坚持固定式、流动式、网络延伸式相结合,以村党组织活动场所为主进行集中授课。在田间地头、农户炕头、养殖基地,开展种植与养殖技巧、农产品销售、防病治病等现场培训,做到学用结合、学以致用。同时,还采用电视讲堂、网络课堂、远程教学等方式,在突泉微讯开设“新时代新型农民”专栏,定期制作推送包括政策解读、实用农业技能、电商创业讲座等内容在内的高清视频教程,让广大农民足不出户就能学到知识。目前,突泉县已经有119个试点村完成“农民夜校”建设工作,集中授课650余节,录制电视讲堂15期,近13万人次农民参与其中。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
   第04版:国际新闻
   第05版:草原足球
   第06版:地方·盟市
   第07版:要闻
   第08版:观察·兴安
   第09版:经济涮锅
   第10版:小康图景
   第11版:科技
   第12版:生活
突泉县:“农民夜校”点燃农村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