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奈曼旗:产业发展成为精准脱贫的核心动力

  本报通辽10月31日电  (记者 郭洪申) 近年来,奈曼旗把产业发展作为精准脱贫的核心动力,持续深化农企利益联结机制改革,在脱贫攻坚的路上,扣准心脉、循序推进,步子走得稳健扎实。

  年初以来,该旗为全旗共576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中的4210户有劳动能力的每户发展一项特色产业,占贫困户总数的73.06%,对不具备发展产业条件的1298户贫困户与旗内28家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实施土地扶贫、社会扶贫等。户均投入达1.5万元。

  发展产业,离不开企业参与。如何使企业更好参与农牧业产业发展,更好建立起与农牧民的利益联结机制,奈曼旗颇是花了一番心思。大沁他拉镇哈沙图村原意是“王爷的菜园”,这个村靠近城关镇,历来就有种植蔬菜的传统,多年维持大田蔬菜几百亩,暖棚十几座。几十个种菜能手都是村里的富裕户,贫困户要么思想保守,要么身有病患,自然是望尘莫及。镇长王伟生说:“这个村的底子很清楚,优势也明显,可要把贫困户都拉进这个蔬菜圈,就得放大生产,引进或组建企业来拉动,今年镇里提供规划指导和资金支持,村里依托合作社建立北哈沙图农牧业发展有限公司,将大田蔬菜扩展到千亩以上,暖棚增加到近200座,一部分承包给村民经营,一部分企业经营吸收贫困人口打工。旺季时,本村的劳力不够,还吸收了周边8个村的劳务用工。”

  奈曼旗集结省级扶贫包联、京蒙扶贫协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定点帮扶、中科院专家挂职扶贫等社会力量,在产业发展上凝聚共识,结绳而治。

  哈达公司入驻大镇昂乃村,通过发展养殖业助力扶贫增收。自治区纪委协调有关部门,争取各类项目资金3000多万元,注入企业,推动政府、企业、农民三方利益分配机制改革深化,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青龙山镇依托腾格里溪农业科技公司实施甘薯深加工项目,规划建设一平方公里甘薯产业园,直接带动青龙山镇654户贫困户发展甘薯特色产业和土地流转增收,实现人均收入3000元。并且带动青龙山镇、新镇、沙日浩来镇和土城子乡等南部片区,使甘薯种植面积由5万亩向10万亩扩繁,一个企业拉动一片。

  在新建的凌云海糖业公司建设现场,各标段工程都在紧张推进,公司已累计完成投资6亿多元,建成颗粒粕车间、甜菜堆场、库房和污水处理站等工程,动力车间主体完工,制糖车间封顶,附属车间完成进度的90%,确保10月底一期投产。奈曼旗从山东引进这个企业,目标十分明确:发挥当地日照积温和温差适宜甜菜生长的气候资源优势,加快推进种植结构调整,培育特色产业,拉动农牧民脱贫增收。本地企业与当地农户签订单,农民看得见,摸得着,心里踏实,心劲儿十足。有龙头企业引领,全旗甜菜种植增加到5万亩以上,亩均收益可达1500元左右。而企业全部建成达产,可拉动甜菜种植25万亩,使特色种植形成规模。

  为培育蒙中药材特色种植产业,该旗还引进天奈药业等多家制药和药材种植繁育公司,实施饮片加工、生物提纯多个项目,推进基地建设,鼓励流转经营,通过拉紧利益联结,培育特色优势产业。

  年初以来,奈曼旗共投入扶贫资金4.85亿元,其中整合涉农涉牧到位资金1.04亿元、扶贫专项到位资金2.1亿元,旗本级财政投入2000万元,募集社会资金1204.5万元,京蒙扶贫协作资金5494万元,落实扶贫贷款0.94亿元。特色产业种植面积达到120万亩。蒙中药材、甜菜、甘薯、沙漠水稻等特色产业均依托企业培育,呈突破性发展态势。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
   第04版:出彩
   第05版:脱贫攻坚
   第06版:观察·兴安
   第07版:国内新闻
   第08版:地方·旗县
   第09版:要闻
   第10版:文摘
   第11版:悦读
   第12版:天下
奈曼旗:产业发展成为精准脱贫的核心动力
■信息吧
帐房村西红柿产值达700多万元
采收滑子菇
海勃湾区: 探索棚改 征收工作新模式
达木达玛用勤劳的双手开启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