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0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黄包车为什么姓“黄”?

(据《扬子晚报网》)
  1874年3月24日,法国人米拉(Menard)心情大好。自从前一年春天从日本来到上海,这位法国商人就一直在谋划一件事:把在日本流行的人力车引入上海。终于在这天,米拉成功完成了上海第一家人力车公司的注册,公司旗下的300辆人力车可以上路了。

  由于这种人力车来源于日本,因此当时在上海被称为“东洋车”。东洋车很好地适应了上海弯曲狭窄的城市街道环境,获得了比马车更大的活动范围。又因其随时随地可以上下客的优点,即使此后公共汽车、有轨电车在上海出现,东洋车依旧能够持续经营下去。

  人们熟悉的“黄包车”,其实是东洋车的另一种叫法,这个名字起源于1913年。当时公共租界工部局颁布了一项规定,为区别私人拥有的东洋车与用来营运拉客的公共东洋车,后者必须漆成黄色。由此,东洋车逐渐被称为“黄包车”。

  对于晚清民国时期的上海市民来说,黄包车类似于今天的出租车。和现在一样,牌照在当年也是经营这门生意所必须的。由于当时上海“四界三方”的特殊状态(公共租界、法租界、华界,其中华界还分为南市与闸北),牌照也被分成不同种类。比如工部局发放的牌照除了可以在公共租界拉活外,还可以跑法租界、华界,因此被称为“大照会”;与之相对的“小照会”,则只能在法租界、华界使用;另有一种牌照只能在华界跑,甚至华界牌照又被细分为跑闸北的和跑南市的。

  牌照稀缺,于是有不少人绞尽脑汁从中获利。20世纪30年代,一张牌照的市价约为750元,尽管从法律上来说牌照并不允许转让,但由于获利丰厚,仍有不少牌照持有者私下出售或出租他们的牌照。根据1933年—1934年上海工部局人力车委员会的调查,仅有大约三分之一的牌照所有者实际经营着这门生意,其他的不是将牌照出租(包括部分出租),就是索性卖掉。

  除了牌照的私下买卖,当时上海还有一种被称为“野鸡车”的黄包车,相当于今天的黑车。据统计,1934年公共租界有近1万辆公共黄包车和近1.3万辆私人黄包车,而野鸡车的数量则大约有2万辆,几乎占到整个营运市场的三分之二,可见其对这个市场的影响之大。

  黄包车夫长期以来都给人留下了悲惨的印象。除了工作本身的高强度,坐车人的锦衣玉食与拉车人的衣衫褴褛这种视觉上的鲜明对比,无疑也助推了人们对于这个职业群体的同情,使得黄包车夫成为那个时代被压迫者的一个典型代表。

  1956年,黄包车在上海退出了历史舞台。(据《解放日报》)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
   第04版:出彩
   第05版:脱贫攻坚
   第06版:观察·兴安
   第07版:国内新闻
   第08版:地方·旗县
   第09版:要闻
   第10版:文摘
   第11版:悦读
   第12版:天下
从“一分钟”里读懂中国活力
古人眼中的神奇数字
李时珍在北京
兔子未必适合吃胡萝卜
失眠并非只是睡不着
■百科
黄包车为什么姓“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