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科普进村入户 带热一方经济

扎鲁特旗蒙古族实验小学的孩子们参观体验今年刚开放的旗科技馆
  □文/图  本报记者  白莲

  通辽市始终把科普阵地作为提升全民素质的重要载体,不断强化农村科普阵地建设和基层组织建设,目前有乡镇科协65个。自2006年以来,全市落实“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共培养科普典型(农技协、科普示范基地、科普带头人、科普教育基地、少数民族科普工作队)67个,已经形成“建一个协会,兴一项产业,富一方百姓”的良好势头。

  嘎查里的科普学校,

  让农牧民富了脑袋和口袋

  “按照专家的指导对症下药,家里养的牛拉肚子、舔舌头等毛病都治好了,真管事儿!”包淑华边给家里的4只小牛犊喂食边对记者说。

  包淑华是通辽市科左中旗敖包苏木马家希伯嘎查有名的养殖大户,她家饲养着20多头西门塔尔牛。如今,只要嘎查里的“农村科普学校”一开讲,夫妻两人准会按时去听课,学到了不少种养殖方面的知识。

  马家希伯嘎查农业种植面积近3万亩,以玉米为主,现有人口1167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有6户17人,群众渴望学到技术脱贫致富的需求强烈。

  2017年,通辽市科协开始对口帮扶马家希伯嘎查,扶持嘎查成立了科普协会,还创建了由市科协党组书记包海梅亲自担任校长的嘎查科普学校。

  “我们在调研中发现,嘎查农牧民整体文化水平有待提高,农村实用科学种养殖技术掌握率较低。”包海梅说,“广大农牧民是科普的重点对象,我们要从点滴做起,提升他们的科学素质。”

  通过全面深入调查研究,通辽市科协确立了“科技扶贫,企业助力,整村推进,全面致富”的产业扶持方案。

  在嘎查集体经济示范果园,一株株锦绣海棠果苗在风中轻轻摇曳,为荒凉的土地增添了旺盛的生命力。

  “我们利用村集体闲置的60亩土地栽种下1600棵锦绣海棠大苗,明年就能挂果了。”市科协包村干部、嘎查第一书记肖铁军指着树苗告诉记者,锦绣海棠品相好,口感佳,很有市场前景。

  今年,通辽市科协对嘎查集体经济产业进行谋划,引进优质品种锦绣海棠,并通过科普学校开展实用技术培训,让广大农牧民掌握果树种植技术,还为每家每户免费发放果苗,鼓励他们栽种在房前屋后,发展庭院经济。

  嘎查党支部书记张亮介绍说,近两年,嘎查主要农作物产量比以前提高10-15%,家畜成活率和出栏率都有所提高,居民收入也得到明显提高。

  据了解,为进一步强化农村科普工作的成效,让科普阵地建设向基层延伸,通辽市近年来创建了13所农村牧区科普学校,借助科普学校的平台,邀请农牧业专家、科普信息员开展实用技术讲座、科技咨询、科普中国APP资源分享等活动,进行了一系列提升科普条件和方式的有益探索,成为新时代当地农村科普的主要阵地,为农村牧区科普事业发展增添了新动能。

  科技助力特色产业,

  为农牧民送来致富“金钥匙”

  近日,记者来到扎鲁特旗黄花山镇乌兰花社区刘氏畜牧养殖专业技术协会,这里500头生猪长得肥肥壮壮,马上就能出栏了。

  与其他生猪不同的是,该合作社养殖用的饲料是全株青贮玉米经特殊工艺处理后制成的。

  走入合作社的饲料厂房里,一股淡淡的草香味儿扑面而来。“这种饲料适口性强、营养好,因此猪肉口感细腻、肉味香浓,市场销量特别好。”该协会负责人刘利勇告诉记者。

  “全株青贮玉米养猪新技术使用的原料是当地的传统农作物青贮玉米,饲养成本较从前降低了大约一半,大大提高了养猪的生产效益。”旗科协党组书记特格希说。

  去年,包联黄花山镇扶贫工作的扎鲁特旗科协以刘氏畜牧养殖专业技术协会为中心,对口提供全株青贮玉米养猪新技术,并通过持续跟踪技术服务,提高生产能力,助力当地产业脱贫。

  “针对乡村经济普遍存在的内生动力不足的问题,我们充分发挥智力支持的优势,以科技服务带动产业发展,助力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主导产业。”特格希说。

  在该旗鲁北镇义和碑村食用菌科普示范基地的大棚里,一排排基质棒整齐摆放,几位工人正在娴熟地往基质棒里装三级菌。基地今年新建了共计3600平米的4个保温棚,专门用于平菇的规模化生产。

  义和碑村是旗里的重点贫困村,这个拥有4000人口的大村主要农作物是玉米和高粱。

  “通过旗科协引入新技术,过去烧火用的玉米芯成了基质棒的主要原料,真正实现了变废为宝。”该村第一书记王晓东高兴地对记者说。

  王晓东为我们算了一笔账,“1棒可以出4茬约1斤7两平菇,按照市场价5.5元每斤来算,15万棒大约可以收入130多万元。”

  采取入股分红的方式,基地今年带领村里40户贫困户增加了收入,明年还将引领带动更多的贫困户加入,争取贫困村早日摘帽脱贫。

  目前,通辽市农技协数量有120个,会员人数达到2万余人,科普志愿者1200多人。农技协以“基地+农技协”“农技协+合作社”“农技协+企业+基地”“农技协+合作社+企业+基地”等产业化种养殖模式,对会员普及实用技术,进行技术指导、培训和服务,为会员提供优良品种、生产资料、市场信息等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此外,通过科技培训、科普展览、科普大集、科普咨询等载体开展科技下乡活动,扎实推进农村牧区科普教育。1999年以来,全市科协系统共开展科技下乡活动4200多场次,举办科普集市410场次,下乡科技人员达1.2万人次,普及实用技术300多项次,举办科普讲座3500多场次,发放科普宣传资料100多万份,科普图书3.5万册,放映科技录像、电影1024场次,举办科普展览210场次,受益人数达到350多万人次。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国内新闻
   第03版:国内新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国内新闻
   第06版:国内国际新闻
   第07版:草原足球
   第08版:读友
   第09版:经济涮锅
   第10版:小康图景
   第11版:科技
   第12版:生活
科普进村入户 带热一方经济
科技领航
绿色快递 你我共享
“神奇药水” 能抑粉尘治荒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