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淌的音符,记录着时代前行的脚步;律动的节拍,激荡着发展变迁的足迹——改革开放40年,那些与音乐有关的故事,深深地铭刻在光辉岁月里,铭刻在你我的生活中:听歌、K歌、“买歌”……和全国各地一样,北疆草原上的人们在音乐领域的文化消费方式与行为之变,见证着一个日新月异的内蒙古!
音乐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艺术熏陶和享受。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不同音乐播放载体陆续更新换代,从广播、收音机、卡带录音机、便携随身听和CD机,到更加精致的MP3播放设备,再到如今手机APP听歌;唱歌娱乐的方式逐渐多种多样,从一个人戴着耳机哼着曲调的“自我欣赏”、到三五成群KTV包厢欢唱,再到K歌软件上订制属于自己的专辑;音乐版权意识不断觉醒,从过去免费拷贝、搜索下载,到现在的充值会员、付费“买歌”,人们与音乐的关系越来越亲密……40年来,这些看得见的转变,记录着多少人珍贵的回忆。
听歌设备更新换代
1877年,爱迪生发明了留声机,这是最早的音乐播放设备。40年前的内蒙古,能够拥有留声机的人极少,更多的人还是通过广播和收音机来听音乐。
“改革开放初期,人们生活中常用的听歌工具是半导体收音机,收听广播里面的音乐节目,学一些自己喜欢的歌。” 今年66岁的呼和浩特市民张金芳是一位从事了大半辈子音乐教学工作的老教师,如今一提起改革开放40年来不同时期听歌设备的变化,张金芳滔滔不绝。她介绍,当年别说留声机和唱片了,就连半导体都是稀罕物件,谁家要是有一台,左邻右舍都会去“蹭听”。
进入上世纪80年代,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一种新式的听歌设备——卡带录音机逐渐进入大众的视野。“当时最流行的是日本进口的‘砖头机’,后来有江苏盐城无线电总厂出品的燕舞牌立体声双卡座收录机。”家住乌海市乌达区的“60后”音乐发烧友张杰告诉记者,身穿喇叭裤、肩扛砖头机,是那个年代时尚青年的标配。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一些音像出版社开始大量引进港台和国外的流行音乐,然而正版磁带价格昂贵,“即便是盗版磁带也不便宜,所以人们都是互相借着听。” 张杰说,也有人买一盘空磁带自己翻录。
小型便携式卡带机的出现,让人们摆脱了环境的限制,能够把音乐随身携带,这也就是“随身听”称谓的由来。“记得是1997年,刚上高一,我以学英语为由让我爸给我买了一部爱华随身听,我简直成了小伙伴中的‘王者’,大家都想借我的听歌‘神器’,所以都讨好我。”出生于1980年的鄂尔多斯市民高强告诉记者。
与此同时,激光唱片机在上世纪90年代末期也开始出现,CD唱片是数码格式,不会失真,音质效果比从前的磁带要好得多。“当时不少人买那种小型VCD播放机,连在电视机上,既可以听音乐,又可以看影碟。”张金芳对记者说,后来又出现了播放CD碟片的“随身听”,磁带也渐渐退出历史舞台,再后来碟片类的介质也越来越少见。如今仍有一些歌手会出磁带版本或者CD类的唱片,但目的只在怀旧,毕竟即便出版磁带或CD,乐迷也很难找到播放设备。
经济和科技的飞速发展,带来了数码技术的普及和电子设备的加速更新换代,更加轻便、更大容量的MP3播放设备风靡一时。“播放器的体积越来越小,储存量越来越大,网络下载歌曲也非常方便,如果不是发烧级的音质需要,日常听歌完全可以满足了。”张杰回忆道,数字音乐的兴起完全改变了主流的音乐载体,国内外各大电子厂商纷纷推出了自己的数字音乐播放品牌,但智能手机的崛起也使此类产品的销量不断下滑。高强告诉记者,他周围的亲友和同事们现在已经很少有人购买和使用专门的听歌设备了,“都用手机听,戴上耳机打开听歌APP,选一组自己喜欢的歌曲,就可以沉浸在自己的音乐世界里了!”
唱歌娱乐更嗨更爽
上世纪90年代后期的内蒙古,腰间别着一部随身听,戴着耳机甩着“郭富城发型”唱着“港台腔”的潮流形象,总能够聚焦年轻人的目光。很多人都有这样掺着“痛苦”和欢笑的共同记忆:身边有一个人边听边唱“自我欣赏”。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张金芳介绍,“磁带”时代的不少年轻人都喜欢玩一个“游戏”,就是用一盘空磁带来录音,几个小伙伴放开喉咙“吼一曲”,搁在录音机里放出来,瞬间笑声一片。当时的青年男女都还很“羞涩”,而磁带录音机慢慢打开了他们的心扉。
卡拉OK的传入和风行,使普通人的唱歌娱乐拥有了更加愉悦的“明星代入感”。今年34岁的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居民王先生告诉记者,家里1992年买了一台双卡收录机,有卡拉OK功能,插上麦克风就可以跟着伴奏带音乐唱歌。“我和两个姐姐经常趁大人不在家的时候,打开唱一会儿。”他说,后来大学毕业参加工作,自己有了收入,经常约同事和朋友去KTV唱歌,“一度时期,K歌还属于高消费,后来市场竞争激烈,价格逐渐变得更亲民了,娱乐环境和设施条件越来越好,现在K歌已经成为平民消费了。”
如今,从KTV欢唱到APP欢歌,人人都能制作属于自己的电子“专辑”。顺应人们的娱乐需求,一些软件开发者推出了手机K歌APP,随时随地都可以来一曲,还能通过社交软件分享出去,秀出自己的歌喉。从乌兰察布市察右后旗农村来到呼和浩特自主创业开店的李德斌对记者说,他们村的微信群里面,经常有爱唱的乡亲们往上发自己唱的歌,“不管唱的好赖,唱的是一种心情,一种娱乐,说明乡亲们的生活好了,空闲时间多了,也懂得娱乐了!”
音乐版权意识觉醒
在黑胶、CD的年代,热爱音乐的人们经常会为了喜欢的音乐掏腰包。而随着互联网日渐深入人们的生活,在线音乐的繁荣却并未带动音乐市场的繁荣,音乐网站和网民不再花钱购买,直接从网上免费下载,这对创作者和发行方来说无疑是沉重的打击。而随着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持续加大,尊重版权、尊重创作的意识正在逐步觉醒。
“真正喜欢的好音乐的确值得花钱,毕竟免费下载的那些音质都不怎么样,而且说穿了这种行为其实是违法的。”张杰表示,他现在除了收藏一些实体唱片之外,还注册了一个专业音乐网站的付费会员,可以享受高品质无损音乐海量畅听,“这也是目前一种比较主流的商业模式,人们的付费意识也越来越强,免费的‘拿来主义’越来越不招人待见了!”
随着法治环境的改善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像张杰这种开始适应付费模式的音乐爱好者日渐增多,对于整个行业的发展形成了良好的正向促进。步入移动互联的时代,各家音乐内容平台更是八仙过海,在吸引用户、营销产品的竞争中各显其能。“这是一种很好的良性循环,必将进一步推动音乐创作和消费市场走向繁荣。”张金芳说。
(本版图片均源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