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刚刚20岁的胡日查从家乡锡林郭勒盟正蓝旗来到呼和浩特市,成为了内蒙古蒙文专科学校(现呼和浩特民族学院)编译大专班1班的一名学生。从此,他再没离开民族教育领域。
近40年后的今天,胡日查是呼和浩特民族学院民族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现在他正忙着学校《学院志》的编撰工作。翻看着从各处收集来的历史资料和各类档案,再回忆40年来自己的人生轨迹,他生出了许多感触,这些不都是内蒙古民族教育发展的见证吗?
1953年,内蒙古蒙文专科学校成立。建校初期,学校仅有42间平房,11名教职员工,学员80多名。到1979年胡日查入学时,学校教室仍全部是平房,当年编译专业2个班共97名学生。那个年代,各类教材和教辅书等奇缺,蒙古语教材就更少了。胡日查记得,当时他们用的很多教材都是老师自己整理,用油蜡纸推出来的。图书馆里的书也是少之又少,胡日查和同学们把很多书都来回看了好多遍。
在胡日查上大学期间,我国的民族教育事业迎来了一个重要的发展节点:为了尽快发展少数民族教育事业,更多地培养民族地区各类专门人才,教育部决定从1980年开始,有计划、有重点地在部分全国重点高等学校试办民族班,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教育部直属的一些重点大学和基础好的一般高等院校都在试办名单之列。这是为发展少数民族教育而采取的一项特殊措施。当年,一些内蒙古的蒙语授课学生也有幸进入了这些民族班。
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体现在点点滴滴:1981年,胡日查所在的学校盖起了第一栋4层的教学楼,分来了五六名内蒙古师范学院(今内蒙古师范大学)的本科毕业生,师资力量得到了很大的补充。1982年,胡日查毕业留校了,他的同学们也大多进入了党政机关,成了难得的蒙汉兼通的翻译人才。当时,蒙汉兼通的人才特别缺乏,胡日查和同学们是各单位的“香饽饽”。留校后,胡日查到辽宁大学哲学系进修了一年,1983年9月,他回校带了翻译中专班的班主任,并负责民族理论与政策课的教学工作。那一年,校园有了更大的变化,盖起了豁亮的学生大食堂,还建起了教职工宿舍。从那时起,油印教材也退出了历史舞台。
胡日查回忆,大约在上世纪80年代初,八省区蒙古语文工作协作小组就开展了部分省、区大中专毕业生升入高等院校的协作工作。一是以内蒙古为主,招收其他七省、区的蒙古族学生进入内蒙古设有蒙语授课的大专院校学习;二是以互换的方法,八省、区有条件的大专院校对换招收蒙古族学生。这项工作的开展培养了大批蒙汉兼通的各类人才,他们主要分布在八省、区蒙古族聚居地区党政机关和教育、文化等事业单位。当时,内蒙古蒙文专科学校也开始有外省区的蒙古族学生了。
乘着国家民族教育事业发展的东风,从上世纪80年代起,内蒙古蒙文专科学校的发展也按下了快进键:1987年,学校被自治区人民政府确认为大专院校,管理系、传媒系、经济系等相继创建;2000年,内蒙古蒙文专科学校与内蒙古民族师范学校合并建立内蒙古民族高等专科学校;2009年,教育部同意在内蒙古民族高等专科学校的基础上建立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如今,学校师生数量翻了好几番,师资力量不断加强,体育馆、篮球场、各种实验室等功能场馆一应俱全。
胡日查介绍,他入学时,学校专业很少,现在学校已开设了35个本科专业,涵盖了教育学、经济学、艺术学等8个学科门类。学校一直秉承“弘扬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的办学理念,其中23个本科专业以蒙汉双语教学为主。目前,学校已培养出各级各类蒙汉双语人才35000余人,在传承繁荣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维护边疆稳定与社会和谐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
“民族教育的大发展,带来了民族人才培养在数量质量上的大飞跃。”胡日查说。
在他的熏陶下,他的小儿子也正在内蒙古师范大学从事着民族教育工作。再有两年,胡日查就要退休了,但他说自己会继续致力于民族教育领域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