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第十九个中国记者节
□李霞
我看到了,我听到了,我在现场;我写了,我说了,我希望你们能感受得到。
你哭了,你笑了,我希望我有机会知道;你想问,你想说,我希望我可以有幸分担。
我记录,我追问,我希望给你更多真实;我诚惶,我诚恐,我只能无限接近目标。
我观察,我思考,从不敢懈怠;从传达,到到达,我企望做得更好;从日出,到日落,忙碌中感受这份职业的幸福。
回首自己12年前写的这首小诗,很庆幸,在成为一名记者的第20个年头,我心依旧。
也很感恩,自己遇到了内蒙古日报从一张报纸变成一个有几十个传播平台的融媒体的美好时代,有幸参与了点击量百万千万+融媒体产品的创作,也在纸媒夜班中感受着报网融合的深刻变革,因此体会到新闻人从日落到日出的另一种艰辛,以及伴随而来的另一种幸福。
机遇与挑战并存,在这个海量信息涌动的时代,在移动优先成为常态的时代,在新闻可以瞬间抵达百万千万+用户的伟大时代,新闻人如何为用户提供更有价值的新闻,持续增加新闻的有效供给,这是时代之问。
新闻的形态、话语方式、传播手段和渠道都在变,新闻更加分秒必争;新闻产品移动化、视觉化、互动化,对思想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新闻人的要求越来越高。
在巨变的时代,也有一些东西依然没有变。
不管是风里、水里,还是火里,新闻永远在现场,无数的新闻人,不变的“逆行”在即使危险也一定要抵达新闻现场的路上;不管是报道人们的泪水还是欢笑,新闻人永远在忠实记录着;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只要新闻正在发生,记者就要出发,到现场,是唯一的信念。
新闻的本质和新闻人对事实的追求、对新闻工作的热爱一直都没有变。
融媒体时代,新闻的生产和发布昼夜不停,新闻人不仅要在现场,还要在线上,所有的努力,只为了新闻更好的抵达用户。
一位曾经“走后门”坐上直升机进入扑火现场的新闻同行说,“从火场上下来的那天,有人问我们,这样不顾一切,拿命做节目值不值。说实话,我没有想过值不值得。多年的职业经历,我已经把它当成了很自然的事。”
这是很多记者都会心有戚戚的一种体会,无论是重大历史性时刻的现场,还是灾难事故突发的现场,想尽办法最大限度接近和记录现场,这是记者的本能。
到现场,记录时代的芳华;到现场,展现真实的力量;到现场,服务民众与国家;到现场,为推动社会更加美好而努力!这是我们的责任,更是我们的荣光,因为我们的名字叫记者!
【记者感言】
践行“四力” 让每个故事都有灵魂
◎内蒙古日报社记者 赵丹
有人说,“四力”对记者的要求听上去是最低标准,而践行起来却是最高要求。这句话,耐人寻味。对于每一个新闻从业者而言,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是必备功夫,而要写出有温度的故事,写出反映人民与时代呼声的文章,多强的脚力、多宽的眼力、多强大的大脑和多深厚的笔力,永远是个变量。
多年的从业经验让我对文字越来越保有一种敬畏之心,“四力”是记者安身立命的“法宝”,只有把其内化为自身自觉的本领能力和职业素养,进而运用到每一次采访之中,深入实际、深入思考,才能写出有温度的新闻,才能让笔下的每个故事都有灵魂。
不忘初心再出发
◎内蒙古日报社记者 薛来
2018年,我有幸成为第二十八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第二十六届内蒙古新闻奖一等奖的获得者。经历是一笔财富。5年前,我从一名史学研究者转行为记者,中间有太多不舍与无奈,其间滋味,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而在撰写稿件时才发现,当年严谨的治学态度恰恰是做好新闻工作的基础。
除此之外,要不断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增强本领能力,加强调查研究,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深入基层、融入民众,方能造就有力量的笔尖。
因为挚爱,所以执着;因为责任,所以无悔;因为艰辛,所以厚重……获此双份殊荣,笔耕不辍便是今后该走之路。
不负使命 不负青春
◎内蒙古日报社记者 包萨茹拉
从一名校园广播站记者到北广传媒企业的媒体策划人,再到成为内蒙古日报社一名真正的党报记者,我在实现新闻梦想的道路上苦苦追寻了12年。这12年,说感慨万千,酸甜苦辣,说不忘初心,且行且珍惜,都抵不过四个字——“因为喜欢”。
十多年前,我在第一次过记者节时,收到前辈赠送的写有“记者节快乐”字样的笔记本。到现在捧到“中国新闻奖”和“内蒙古新闻奖”的奖状。这一切恍如隔世,又真实得可以触摸。作为追梦人,我深知这份荣誉是对曾经过往的一种嘉奖和鼓励;而作为一名记者,我清醒地认识到这更是一种鞭策与激励:我们必须努力拼搏、一往无前,在融媒体时代到来的当下,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只有这样才能才不负使命,不负青春,不负梦想。
用真情书写有温度的新闻
◎锡林郭勒盟广播电视台记者 宋红梅
源于自己的名字,也源于小女生的情怀,上学的时候,“梅花香自苦寒来”是我学习的座右铭;当了记者后,非专业出身的我一路摸爬滚打,“累!并快乐着”成了我的工作座右铭。
今年是第十九个“中国记者节”,而我的记者工龄也恰好十九年。十九年来,从广播主持人到广播电视记者,从声音到镜头,直播、连线、出镜、写稿……进毡包、入牧户、到农村、去田野、入工矿企业、追沙尘暴暴风雪……到第一现场去,采写有温度的新闻,用真情书写每一篇新闻报道已经成为我的职业习惯。
新时代、新征程,无畏山水迢迢!
如履薄冰到天明
◎包头日报社记者 梁学冬
又到记者节,蓦然回首,我新闻从业已然18年,其中15年做夜班编辑。顾城说:“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而我呢,是在黑夜里守护着光明。
这份守护,是对新闻事实的把关。
党报是党和人民的喉舌,下达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上传人民群众的社情民意。守着这个原则,夜班编辑必须炼就火眼金睛,在庞杂的稿件中慧眼识珠、去伪存真。
这份守护,还有对稿件字词句的把关。这时的夜班编辑像一个雕刻家,字斟句酌、咬文嚼字,为即将付梓的稿件绞尽脑汁、细细打磨。
这份守护,还有对版面编排的精准掌控。每个夜晚,我们都要掂量稿件的分量,然后在版面上排兵布阵,各归其位。伴随着新闻版面的新鲜出炉,其时已到深夜,甚或凌晨,很晚很晚的黑夜已是很早很早的早晨。
挑灯编版年复年,如履薄冰到天明。在夜班编辑的坚守中,我不仅见证了党和国家事业的蒸蒸日上,还目睹了我生活城市的日新月异的变化。作为党报的编辑,我将继续不辱使命、执着前行,为党的事业鼓与呼。
理想从未改变 事业永远年轻
◎鄂尔多斯日报社记者 郭紫欣
从一线记者到报纸夜班编辑,从传统纸媒到新媒体,时代在变,工作岗位在变,而我的新闻理想从未改变。
在我身边,还有很多经年累月奋斗在新闻一线的同事。我们处于充满变革的伟大新时代,火热的改革发展实践给我们提供了多彩而壮阔的舞台,也给了我们激情飞扬和执着求真的精神动力。新闻是不断追寻新生事物并永远年轻的事业,这份事业,激励我一直保持奋进的姿态,一直在内心深处保持着温暖的感动。今天,我们共同迎来了第十九个记者节,我将更加自觉地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不断在实践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 ,不忘初心、不辱使命,记录新时代,奉献新时代。
【采访故事】
采访对象让我成为现在的我
◎通辽市广播电视台记者 李木子
2015年,我第一次来到位于通辽市库伦旗扣河子镇的刘海家。刘海因公触碰到高压电线而失去双臂,妻子李美文是广西人,13岁因误踩了埋在中越边境的地雷被炸掉了双腿。后来通过我们的报道,一位爱心人士找到我们,答应每年拿出5000块钱资助刘海的女儿上学,可却被刘海拒绝了。
他说:“我希望把这些钱留给更需要的人,我们现在还能养活自己。”前不久我去库伦旗采访的空档,又去看望他们一家人时,发现李美文病倒了,可是又心疼钱,不舍得去医院。斟酌再三,我联系了库伦旗蒙医院,医院启动了科室的帮扶项目。刘海背着妻子走进了医院,并执意用仅有的300块钱交了住院押金。分别时,我忍不住将钱包里的钱塞给他,他仍然拒绝我的好意。他说希望通过自己的能力赚钱,虽然身体残疾,但也要活出价值。
他们的自强自立让我感动。作为一名记者,和成千上万的采访对象打交道,这也让我们不断成长,是采访对象让我成为现在的我。感谢生活让我成为记者,我会一如既往地在这条路上听着,记着,做着。
采访给我力量
◎内蒙古日报社记者 施佳丽
采访库布其是我第一次真正意义上与沙漠亲密接触,这是一种完全不同于面对文字、图片或者影像资料的直击内心和灵魂的触动。只有置身其中,你才能感受到八百里沙海连绵起伏的震撼,才能惊觉绿色的来之不易,才能明白库布其人为何把绿色当作信仰。
“哪家哪户的屋门没被沙丘堵过?我一开始种树就是为了活下去!”采访库布其沙漠的每一个植绿人,他们几乎都是这样回答的。而今,牧民张向前蹲在地上抓着一把沙子说:“我们现在可喜欢这个沙子了,这就是钱。”达拉特旗水保局局长则用从1盆沙到1杯沙的对比来阐述30年前后库布其沙漠流入黄河的泥沙量。不仅这些朴实无华的话语感人,眼前的场景更是令人惊艳:沃野千里、阡陌纵横、鸟语花香、村舍隐现,从穷荒绝漠的“死亡之海”到苍翠满目的生命绿洲,库布其沙漠的巨变的确举世瞩目。作为一名记者,这次采访让我真切地感受到精神的力量。
记者是时代的见证者
◎呼伦贝尔市广播电视台记者 刘波
2018年6月末一个雨后初晴的早晨,畅吸着森林中的清新空气,我随呼伦贝尔市委宣传部组织的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年见证采访团,来到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根河乌力库玛林场517工队。
这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纪念地,2015年3月31日,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长达63年的天然林采伐历史在这里宣告结束。我们看到停伐纪念牌和被伐倒的最后一棵落叶松静默着,无声地向我们讲诉着那段历史。乌力库玛林场工会主席、517工队长董永胜向我们介绍了这里正在发展的红红火火的旅游业。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曾是国家重要的木材生产基地,曾为国家提供了2亿多立方米木材。为了大兴安岭生态安全,1998年,国家实施“天保工程”,木材采伐量逐渐减少,直至停止天然林采伐,彻底转型为以育林护林为主。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在历史的洪流中经历了资源型经济的鼎盛、可采伐资源枯竭、再到绿色发展的成功转型。
而与俄罗斯毗邻的曾经默默无闻的边陲小城满洲里市,更是因改革开放而崛起。改革开放四十年,满洲里国际铁路口岸进出口货物从最初的人工装卸发展到现代化机械装卸,货运铁路从最初的5道到现在并行排列的20道,货物进出口量由1978年的30万吨跃升到2017年的3000万吨。如今走在街道上,随处可以看到金发碧眼的俄罗斯人,各种欧式建筑林立,充满异域风情。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满洲里口岸进一步拓展开放领域,截至2018年4月,从满洲里出境的中欧班列线路达到31条,进境线路达到15条,连接了俄罗斯、波兰、德国等11个国家和全国19个省市区29个城市。
而我,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见证并记录着这一切。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记者本人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