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葡萄甜 稻谷香 鱼蟹肥

——喜看乌兰布和沙漠金秋丰收的美景
  □本报记者  韩继旺

  采摘酿酒葡萄,机收沙漠水稻,采挖铁棍山药、网捕有机鱼蟹……金秋10月,巴彦淖尔市境内的乌兰布和沙漠迎来丰收,品种丰富的特色农产品让昔日浩瀚的大漠变身“绿色宝藏”。

  在磴口县漠北金爵葡萄酒庄,工人们将新鲜饱满的葡萄采收分拣后送到全自动生产线上,葡萄经过压榨后进入发酵程序,静待芳香四溢的沙漠葡萄酒发酵生成。

  酿酒工程师张亚峰介绍说:“我们已在乌兰布和沙漠里建成葡萄园近900亩,预计今年可以生产霞多丽、美乐、赤霞珠等酿酒葡萄200吨左右,生产葡萄酒110吨左右。”

  乌兰布和沙漠日照充足、绿色无污染,是种植酿酒葡萄的绝佳产区。目前,乌兰布和沙区共入驻酿酒葡萄种植企业20家,葡萄种植面积1.5万亩,成为沙漠治理进程中崛起的绿色产业。

  乌兰布和沙漠总面积1500多万亩,东北部伸入巴彦淖尔市境内约506万亩。近年来,巴彦淖尔市通过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及日本海外协力贷款造林等一系列重点生态建设工程,累计完成生态治沙面积290万亩,让沙漠披上了“绿装”。

  与此同时,巴彦淖尔市遵循“多采光、少用水、新科技、高效益”的沙产业理论,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合理利用沙区资源,实施产业治沙新模式,重点发展肉苁蓉、酿酒葡萄、现代农牧业、沙漠生态旅游、光伏发电5大产业,通过政府推动、科技促动、产业带动的方式,鼓励企业通过产业加入到治沙行列中来,先后引入130多家企业进军沙漠开发,其中从事肉苁蓉种植及深加工企业23家,葡萄种植企业19家,现代农牧业企业72家,沙漠生态旅游企业7家,光伏发电企业6家,专业育苗企业3家。目前,沙漠水稻、山药、有机牛奶、肉苁蓉、甘草、酿酒葡萄、沙漠生态旅游、光伏发电等绿色产业已经渐成规模。

  今日,磴口县洪涛沙产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沙漠山药喜获丰收,几十名工人们正小心翼翼地采挖山药。总经理靳洪桥笑着说:“今年引进了山药新品种,在种植上采用膜下滴灌技术,亩产达到五六千斤。新品种外观漂亮、营养价值高、口感好,价格相当可观,每斤能卖到15元。”

  2013年在乌兰布和沙漠试种30亩山药获得成功后,靳洪桥看中了这块风水宝地,通过流转沙地1800亩,开始尝试种植包括黑枸杞、火参果、甘草、牛蒡等十几个品种在内的作物,年收入已达200万元。在他的带动下,周边十几家公司开始种植山药,种植面积达3000亩,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稻米香来鱼儿肥。10月12日,磴口县1000亩沙漠水稻开始收割,预计平均亩产稻谷900斤。仁创公司总经理杨国山说:“我们去年采用生态保水砂技术试种沙漠水稻获得成功,而且水是循环利用的,所有的水先进入鱼池,鱼池产生的肥水进入稻田,稻田净化过的水又返回鱼池里。水资源的循环利用不仅达到了节水效果,还改良了土壤,让大漠变成良田。”。

  仁创公司在今年种植初期以每斤19.8元的价格和北京一家销售公司签订了沙漠有机水稻销售协议,再加上鱼、蟹的收入,亩均收入上万元。目前,稻田养鱼、蟹、泥鳅以及鸭、鹅等试验均已成功,基地累计接待游客5万多人次。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
   第04版:国内新闻
   第05版:草原足球
   第06版:地方·盟市
   第07版:国内新闻
   第08版:观察·锡林郭勒
   第09版:经济涮锅
   第10版:小康图景
   第11版:科技
   第12版:生活
葡萄甜 稻谷香 鱼蟹肥
牲畜出栏有序进行
贫困户有了家庭医生
内蒙古民族大学 乌兰牧骑成立
“小饭桌”管理 采用新规
红色旅游淡季不淡
马丽杰创新工作室:为人才扬帆 助企业起航
多条航线首航
让“一卡通”真正成为群众的幸福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