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0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田保姆”很靠谱

  □本报记者  施佳丽

  走进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白泥井镇扶贫产业园的甜菜基地,4台大型收割机正来回穿梭,忙着采收最后一批甜菜。

  以前一到收获季节,镇里的农民就开始发愁:“辛辛苦苦忙乎了大半年,卖不出去啥也白搭不是?现在,我们镇里统一把960亩甜菜基地承包给了企业,他们成了我们的‘田保姆’,种苗、耕种、销售都由他们负责,我有空了还能来这里打工呢。”白泥井镇白泥井村村民闫宽雄乐呵呵地给大伙儿算了一笔账,“我每天来这里打工就能挣100块钱,年底企业还给分红,加起来一年增收个2万多没问题!”

  丰收的甜菜“甜”了农民的心。大家都说,这“田保姆”很靠谱,没想到农民还能有放下锄头坐等收成这等好事。

  同样受益的还有白泥井镇海勒苏村贫困户苏愿平,他逢人便喜滋滋地说:“我开装载机,老婆切辣根,又不耽误照顾老人孩子,一天一个人还能挣100元,日子过得越来越有奔头了。”

  据白泥井镇镇长刘飞介绍,龙头企业就是该镇的“田保姆”,通过承包形式,可以将农民分散、小块的土地集中起来,从种到收都可以实行科学高效的管理,这样土地的产出效益就大大提高了。同时,可以让那些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有一份稳定的分红,有劳动能力的则通过打工再增加一份收入。为此,镇里特意成立了脱贫互助小组,从全镇37家贫困户中选派7人专门负责贫困户的雇工管理和扶贫产业资金监管。按照协议,企业会在每年年底拿出所得利润的70%以分红形式分配给贫困户。

  精准脱贫,产业是核心。扶贫产业园的变化,只是该镇脱贫攻坚工作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按照脱贫攻坚工作的总体部署,白泥井镇不断拓宽帮扶力度,结合本地区实际,精准发力,制定了定额分红、托管分红、直管分红、捆绑结对、家族互助、村户联动6种模式来激活当地脱贫造血功能。

  “贫困人口从根本上脱贫,关键还是要靠产业进行扶持。只有产业带动,才能实现贫困农牧民的增收和致富。”刘飞认为,发展产业,促进就业,贫困地区的长期发展才有后劲。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上世纪90年代,拉木苏荣自费远赴加拿大学习考察现代畜牧业先进经验。进入新时代,他又做起“牧家游”,继续探索畜牧业发展新路子——~~~
~~~
~~~
~~~
~~~
~~~
~~~
~~~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
   第04版:国内新闻
   第05版:草原足球
   第06版:地方·盟市
   第07版:国内新闻
   第08版:观察·锡林郭勒
   第09版:经济涮锅
   第10版:小康图景
   第11版:科技
   第12版:生活
不一样的“种草人”
记者 补记
210 天不是结束, 而是新的开始
冬闲不闲
我区争创5个“大王”
我区1.15万贫困人口 当上公益护林员
消息树
“田保姆”很靠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