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看看我现在的新生活

◎讲述者:赤峰市宁城县小城子镇南湾子村刘荣
  □本报记者  钱其鲁

  我叫刘荣,今年60岁,是宁城县小城子镇南湾子村7组的一个农民。原来居住的村子在深沟里,离小城子镇有20里,交通非常不便,去趟镇里差不多得50分钟。如果遇到雨雪天,门都出不了。我家住的土房子几十年了,墙上有裂缝,走风漏雨的,没法住了。种的地都是旱地,只能种点谷子、高粱、玉米,一年到头辛辛苦苦,也就挣几千块钱,日子过得紧紧巴巴。

  收入少不说,家里的花销还很大。我和老伴儿身体都不好,常年药不断。好不容易把孩子们都拉扯大了,想着后半辈子就这么凑合过吧,没什么别的指望了。

  没想到前几年我家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后,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政府给我们村在镇子边儿上建了移民新村,号召我们易地搬迁。开始村民们有顾虑,在老村有地有房子,生活水平虽然一般,至少温饱不愁。搬到新村能不能住好,以后靠啥生活呢?

  政府想得很周到,为长远着想,免费给每个贫困户一个蔬菜大棚进行种植。我们去新村看了盖好的房子和蔬菜大棚,还看到了已经搬迁的村民们的生活状态,一下子动心了。再加上帮扶干部对于各种优惠政策的介绍,我们觉得要听政府的,大伙儿都搬到了新村。国家投资这么大,花了这么多钱,这种好政策不能误了啊。

  你看看我现在的新生活。政府补贴一部分,我自己再掏点,一家人入住了60平方米的新房子,干净亮堂又宽敞,再也没了以前老房子里的埋汰味儿。300多平方米的院子也够大,还能养些大鹅,种点小菜。我自己做了些硬化,现在出入脚不沾泥。出了家门就是水泥路,往西走三五十米过条沟就是我们的蔬菜大棚。政府为了我们方便生产,特意在沟上新修了一座桥,去大棚干活儿很方便。

  我种了半辈子大田粮食,没一点儿大棚种植经验。心里没底,种菜就有点儿慌,万一种不好,自己白搭了辛苦不说,也对不起政府的帮扶。没想到,来到新村,政府不但给大棚,还全程提供各种服务,简直像保姆一样,这样再种不好地只能从自身找原因了。

  贫困户只需花100块钱就可以加入这里的绿发合作社。合作社统一提供蔬菜苗、统一管理、统一施肥。蔬菜苗的价钱比市场价格低,质量还挺好。合作社聘请专业技术员常年给我们提供技术指导,随叫随到。有了这些指导,我们种菜就放心多了。另外还有一项优惠政策,去镇里的蔬菜市场卖菜时,贫困户可以免交每天30块钱的市场管理费,这又为我省下一笔不小的开支。

  我家大棚占地1亩多,主要种植黄瓜。去年纯收入达到了4万多元,是往年的好几倍,我家因此顺利脱了贫。扶贫干部告诉我,脱贫了也不脱政策,国家继续帮扶。只要肯吃苦、好好干,我家的日子会越来越好。看到了生活的新希望,我们老两口忙点累点也高兴。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
【短评】~~~
~~~
~~~◎白文生(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左旗吉布胡朗图苏木乌尔逊嘎查第一书记)
~~~
~~~◎讲述者:赤峰市宁城县小城子镇南湾子村刘荣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国内国际新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观察·锡林郭勒
   第05版:脱贫攻坚特刊
   第06版:国内新闻
   第07版:地方·旗县
   第08版:要闻
   第09版:教育
   第10版:文摘
   第11版:悦读
   第12版:公益广告
牧民家事 干部心事
做雪中送炭的帮扶人
这些“板板”能变钱
心里的石头落了地
乌兰察布 8成京蒙协作 项目资金用于产业
看看我现在的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