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0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古人冬季戴帽子有讲究

古代的“突骑帽”“瓜皮帽”。
  帽子在中国历史上的出现和流行,一直有不同的说法。在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里根本查不到“帽”字,但并不能说当时没帽子。因为《说文解字》里的“冃”字即指帽子,许慎释之为:“冃,小儿、蛮夷头衣也。”“蛮夷头衣”就是所谓的“胡帽”。从许慎的解释中可知,中原成年人在秦汉时期并不戴帽,帽子是北方少数民族(胡人)御寒的首服。但这种说法似乎太绝对了,汉代人也戴帽子,只是没有冠、巾一类首服流行罢了,当时帽写成“冒”。

  《汉书·隽不疑传》记载,刘衎(平帝)当皇帝的始元五年(公元5年),有一男子乘坐小黄牛拉的车子来到皇宫北门前。此自称“卫太子”的男子当时“衣黄襜褕,著黄冒”,用现代的话说,就是穿着黄棉袄,戴着黄帽子。

  在汉代,最喜欢帽子的应是女性。刘衎的爷爷刘骜(成帝)当皇帝(公元前51年至公元前7年)时,宫中就出现了帽子。据晋葛洪《西京杂记》记载,刘骜的第二任皇后、当时相当风流的赵飞燕被册立为皇后时,刘骜的宠妃、赵飞燕的妹妹赵昭仪给姐姐献了35件礼物,第一件就是一顶“金花紫纶帽”——饰有金花的紫色圆边帽。有学者推测,赵昭仪所献的“金花紫纶帽”可能是从西域过来的胡帽,可见当时确已存在戴帽了。

  如果就“冒”这个字的来历来考证,中原人戴帽的历史确实很长。在殷商青铜器上的铭文(金文)中,已能找到此字。金文的“冒”字写作 ,下面的眼(目)代表人的头部,上面便是一顶帽子。现代考古发现也证实,在陕西临潼邓家庄新石器时期遗址上,曾出土过一件6000年前、被视为中国原始雕塑代表作之一的半身陶塑女性人像,此女便戴着帽子。

  中原流行戴帽子,应该从魏晋时期开始。最早引发中国人“戴帽子运动”的是曹操,为了解决战争期间物资匮乏问题,曹操设计制作出简易的帽子“帢”,此即晋张华《博物志·服饰考》所称:“建安中,魏武帝造白帢,于是遂废,唯二学书生犹著(巾)也。”

  帢,可以说是中原人发明的第一顶流行帽子。帢以“以色别贵贱”,曹操将白色定为最高贵的颜色,“白帢”遂成时尚。但这种白帽子后遭强烈非议,东晋人干宝即认为,“缟素,凶丧之象也。”所以,《晋书·五行志上》将白帢列为“服妖”。不只帽子的颜色不吉利,“帢”细究也是凶字。史家称:“帢”字“毁辱之言也,盖革代之后,劫杀之妖也”。帢读“恰”音,与掐死之“掐”音同,注音时正好可与“劫杀”二字反切。白帢因此遭冷落,后渐演变成为丧服,此即如今孝子所戴“白孝帽”的由来。

  古人并不将冬天戴的帽子称为棉帽,而叫“暖帽”,这一叫法在唐代使用最广。宋元后棉花普及种植,中间则填棉絮,遂成真正的棉帽。风帽其实是据胡帽设计改进的,在南北朝时已出现。由风帽改变而来的“突骑帽”是南北朝时期北方人冬天喜欢的又一式样,戴这种帽子另需在头顶系结布带,将发髻扎住。在唐代,最受欢迎的还是“胡帽”,此系列中的“蕃帽”为当时最流行款式之一。蕃帽是从西域过来的最好的“进口货”,帽两边有护耳,又称“搭耳帽”,冬天垂下来,刚好把两只耳朵护盖上,保暖性能很好。

  宋代时胡帽遇冷,汉魏时期大为流行的头巾再一次兴起。不论是普通老百姓还是文人、官宦都喜欢扎头巾。这些所谓的巾其实上是软帽子,如以前属于巾类的幞头,虽然宋代仍呼其名,但早已变成了帽子。

  帽子在明朝开始大普及,明清时期人们冬天除了着棉袄,穿棉裤,还戴棉帽。明代最为大众化的帽子则是名叫“六合一统”的小圆帽,它比“四方平定”巾出现要早。此帽由裁为六辦的等比例布料缝合而成,下缀一道帽檐收口,官称“六合一统”。 这种帽子因纹线、形状如西瓜,俗称“瓜皮帽”。这种瓜皮帽由朱元璋亲手设计。明陆深《豫章漫钞》记载,“今人所戴小帽以六瓣合缝,下缀以檐如詹。阎宪副闳谓予言,亦太祖所制,若曰‘六合一统’云尔。”(据《北京晚报》)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国内国际新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观察·锡林郭勒
   第05版:脱贫攻坚特刊
   第06版:国内新闻
   第07版:地方·旗县
   第08版:要闻
   第09版:教育
   第10版:文摘
   第11版:悦读
   第12版:公益广告
开放促改革,增添发展新动能
达·芬奇的 自荐信
西瓜越靠近芯越甜
南北方六大遗传差异 首次被揭示
下雨天睡觉更舒服
人类天生能跑 或缘于基因突变
■百科
古人冬季戴帽子有讲究
男性的空间感 强于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