筷筒,也叫“筷篓”“筷笼”,顾名思义,就是放置筷子的器物。这是一件民国时期的筷筒(如图),瓷质,陶胎遍施黄鼬烧成,釉色滋润肥厚,正面下方有镂空雕刻。整件器物完整,正面下方贮放筷子的主体造型,就像一把打开的折扇,反面造型就像一堵佛寺的山墙,两边呈波浪形盘旋而上,显得美观大方。筷筒装饰纹古朴端庄,尤为可贵的是在它的正面沿口下方,从右至左排列有“请用国货”4个繁体汉字,一股浓浓的爱国情洋溢其间。
这件瓷筷筒高28厘米,最宽处23厘米,厚4厘米。经查有关资料发现,二十世纪初,为挽救民族危机,民族企业家在内忧外患的特殊背景下,纷纷创办实业以实现“实业救国”,由此发行了大量国货广告,呼吁“国人爱国,请用国货”,在社会舆论界掀起了一场抵制洋货、提倡国货的爱国运动。民国八年(1919年)反帝反封建的“五四运动”爆发,北京大学生云集天安门,打出了“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抵制日货”等口号。全国人民群情激愤,纷纷发起抵制洋货、使用国货的爱国主义运动,使这一气氛更加高涨。民国十四年(1925年)上海“五卅惨案”发生后,一场反帝爱国运动风起云涌,全国人民爱国热情高涨,各地纷纷成立国民外交后援会和国货促进会,并揭发奸商私运日货,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抵制日货运动。也就是在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人们的爱国热情在许多方面得到充分体现,如在福州城南公园建立的“国货陈列展览馆”,并在馆前竖立起“请用国货”的石碑。当时,有的马路被命名为“国货路”,很多国货商品的商标上印上了“请用国货”“提倡国货”等字眼,这件瓷筷筒就是这一时期的特殊产物。
瓷筷筒顶部有左右两孔,以便穿系绳子悬挂于墙壁和碗柜上。中间起脊,从上而下由薄到厚,一直到与筷筒相连并延伸到底,将主体分为左右两格,一边装筷子,另一边可用来装汤匙、汤勺等,两边底部均留有小孔,作为洗干净的筷子漏掉余水之用。“请用国货”4字中间有一装饰纹,端正大气。筒身左、右、下均绘莲瓣纹,对称匀称,纹饰精美。中间部分巧妙地大小镂空8处,方便通风,以防筷子上潮发霉。正中有一花篮形物,上面有花卉和飘扬的中华民国国旗。整件器包浆良好,不见龟裂裂痕。物纹饰多而不杂,文字丰满有力,制作精细,釉面光滑细腻,纹理、图案凹凸有致,立体感强烈,虽历经百年沧桑,敲之声音仍清脆悦耳,风采依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