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基层工作的朋友在交谈中提到自己精心准备的年终工作总结提纲被领导否认了,原因是缺点、不足谈得太多。朋友分管扶贫和环保两项“硬”工作,在做出成绩的同时,不足的地方也不少。没想到据实写年终工作总结,领导又不满意了。
回看这些年,年终总结“装裱”的痕迹一直十分明显。有的把去年、前年的拿出来,除了变日期其他只字不变,在这些人看来,反正这几年都是在同一岗位做相同的工作,年年岁岁花相似,年终工作总结不过就是“翻日历”;有的在微信、QQ群里求共享,直接奉行拿来主义,将外市外省从事相同工作群友的总结照搬照抄过来,换上自己的名字,年终工作总结就是“张冠李戴”;还有的直接找度娘,百度出几篇总结,从中找到与自己工作类似的地方拼凑成篇,年终工作总结就是掐头断尾,求同去异……凡此种种,都难逃形式主义的鬼魅之影。
年终总结之所以要“裱”起来,根子还在好大喜功的政绩观上。干部年终总结通篇赞美,领导看了自然是喜洋洋,你好我好大家好,皆大欢喜。如果年终总结问题多了,不仅反映出领导监管不力,面子上过不去,而且还意味着必须要对症下药,着力寻求解决方案,太麻烦。这也就是为什么年终总结写来写去,总是跳不出“报喜不报忧”的框子,避不开说成绩如滔滔江水、说不足如蜻蜓点水的套路了。
成绩不说跑不了,问题不说不得了。物阜民丰,改革开放40年,中国何以取得如此辉煌的成绩,还不是我们党和国家始终正视改革开放过程中的种种问题,在不断总结中让中国方案更加完美?在总结中关注问题、思考问题,并不是找别扭、煞风景,而是事业发展的真需要、转变作风的必修课。提出问题才能及时应对挑战,解决问题才能切实提振信心,也才能在来年改进工作,更进一步。
所以年终总结不妨多“找找茬”,如果看见不足不愿提、发现缺点不愿改,问题被埋在那里,就会贻误消除弊端的时机,使问题难上加难、风险越积越多。现在我们都追求高质量发展,“高质量”从何而来?肯定得从补短板、强弱项之中来,从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之中来,从精益求精、“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之中来。对此,全社会各行各业都需要好好地转变观念和作风,重新审视手里已有的“成绩单”,再把问题不足好好地找一找、摆一摆,多以问题为导向,以务实为追求,以奋斗者的姿态开启新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