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守护农牧民的“舌尖安全”

  地域上的分散,监管上的真空,让“李鬼”们能够以更低的成本、更小的风险在农村牧区生存和蔓延

  □李振南

  近年来,农村牧区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农牧民消费能力也水涨船高,引起了各路商家的注意。他们当中,既有想正经做生意的,也不乏有走歪门邪道的,而后者给农村牧区带去了大量假冒伪劣商品,甚至还产生了“劣币驱逐良币”效应,挤压了前者的生存空间。

  临近年关,正值消费旺季,也是各种假冒伪劣食品的销售“旺季”。为保证农牧民的身体健康和合法权益,从2018年12月底,我区五部门在全区范围内集中开展为期3个月的农村牧区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行动,全面打击生产经营假冒伪劣食品违法违规等行为。除了这种重要节日期间的专项行动,我区还将重点放在日常的监管检查上,出重拳打击假冒伪劣食品。2018年,我区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样品合格率达到97.69%。然而,哪怕是百分之一的不合格率,落到当事人头上也是百分之百的损失,而我区的客观情况也决定了,保障食品安全任重道远,不能有一丝松懈,更不可掉以轻心。

  国际经验表明,城镇化率和城市流动人口与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率有密切联系。我区的城镇化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城市流动人口增加的大背景下,食品作为典型的经验商品,在“生人社会”的环境下更容易滋生恶意利益驱动行为,发生问题的概率也随之增加。当前,城市拥有相对完善的市场监督管理体系,制假售假成本大、风险高,“问题食品”显然更容易流向监管力量薄弱的农村牧区。

  食品产业虽然是我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但与发达地区集中生产和有序流通的食品供应体系相比,产业基础还相对薄弱,突出表现为生产规模小、客商分布散、小企业数量多、集约化程度低等问题。当前,我区尽管有超过30万家的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但绝大多数都是小微型企业,再加上难以准确统计的黑作坊、无证小餐饮、流动摊贩等,给食品安全监管增加了难度,特别是在农村牧区。

  平心而论,食品安全存在问题,监管肯定难辞其咎,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基层食品监管执法人员也是一肚子苦水:相对于基数庞大的小微食品企业,居住分散的农牧民,基层监管人员与监管对象比例严重失衡。很多地方的执法队伍都存在“力小而任重”的窘境,一个检查执法人员有时候要兼顾好几个地方,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地域上的分散,监管上的真空,让“李鬼”们能够以更低的成本、更小的风险在农村牧区生存和蔓延。要解决这一问题,既要在监管上“堵”,也要在打通优质商品渠道上“疏”。

  守护农村牧区“舌尖上的安全”,需要全链条管理,堵住假冒伪劣食品:从生产上追根溯源,顺藤摸瓜,加大惩戒力度,打掉生产源头;在流通环节关口前移、重心下沉,积极发动和依靠群众,建立投诉举报激励机制,全面打通“监管毛细血管”,限制假冒伪劣食品的流通;在购买环节上强化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农牧民对劣质食品的分辨能力和危害性认识,增强维权意识,从消费端阻击假冒伪劣食品。

  堵不如疏。任何一个消费市场,真货不主动占领,假货就会偷空占据。要解决农村牧区的食品安全问题,除了完善监管之外,还可以向农村牧区发展迅速的电子商务、物流渠道等方面借力,疏通优质商品从厂家到农家牧家的“最后一公里”,让农牧民能够与城市居民一样买到安全可靠的产品,给农牧民提供一个放心、安全、健康、有序的消费环境。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
   第04版:国内国际新闻
   第05版:论道
   第06版:评论
   第07版:先锋
   第08版:观察·阿拉善高新区
守护农牧民的“舌尖安全”
常坐坐小板凳
2.5天小长假是利?是弊?
辣语
规范
对幼儿园乱收费说不
警惕“假忙活”式不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