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年画珍藏着老时光

我爱山丹花。
延安新春。
恭贺新禧。
明代手绘年画。
刘双英和他的年画。
  □文/本报记者 高瑞锋

  图/本报记者 孟和朝鲁

  身穿红肚兜的胖娃娃手捧着金灿灿的大元宝、脚踩着红红的大鲤鱼;面若芙蓉、身披五彩霞衣的仕女在花团锦簇的花丛中翩翩起舞;貌似潘安、美若貂蝉的一对儿古代新人在大红喜字的映衬下,越发显得幸福美满……近日,当记者在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大观园剧场的展厅看到这些讨喜的年画时,立刻感到一股浓浓的“年味儿”扑面而来。春节期间,大观园剧场将展出近200幅不同年代的纸质年画,满足市民对“年味儿”的需求。

  据介绍,这些年画均为一人所有,他就是呼和浩特市藏家刘双英。今年47岁的刘双英收藏年画有近20年的历史,展出的这些年画,不足他总收藏的百分之一。说起收藏的初衷,刘双英说无非就两个字“兴趣”。

  春节前,年画布展工作越来越忙,刘双英惦记着他的这些“宝贝”,时不时的到大观园看看布展的情况。为了便于搬动、摆放这些年画,他给年画都装订了画框。现在,每幅年画拿出来,更像是一件件镌刻着岁月年轮的陈列品,让人观赏之余,久久地沉浸在过往欢喜的记忆里。

  为了淘到这些心仪“宝贝”,早年,呼和浩特市的人民路旧货市场和大学路旧货市场是刘双英每个周末必光顾的地方,每次定有收获。垃圾收购站他也是常客,去的次数多了,垃圾收购者都记住了他,和他成了朋友,往往收购到一些“好货”后,都会给他留着。很多珍稀的年画,刘双英就是这样淘到的。2006年,从一个垃圾收购者手里,他搜罗到了10多幅明代手绘年画和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年画样稿。

  越淘越上瘾。不知不觉,刘双英至今已经收藏了4000多幅不同年代的年画。

  可以想见,4000多幅年画的题材有多么丰富:山水花鸟、历史人物、戏曲故事、喜庆新年等,这些几乎可以组成一个个系列。记者看到,历史人物的有《毛主席同人民群众在一起》《周总理在包钢》《朱爷爷到咱草原》等;戏曲故事的有《西厢记》《梁山泊与祝英台》,甚至是《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四大名著的片段;喜庆新年的有《鱼庆福寿》《娱乐升平》《春满人间》等。

  接触的年画多了,刘双英慢慢琢磨出了一些画里所蕴含的年代特质,“上世纪50年代倡导大力发展经济,画儿以鼓足干劲搞生产方面的居多;60年代我国经济困难,在田间地头奔突的拖拉机成了主角;70年代的画儿满满的正能量;八九十年代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类似于‘手拿结婚证的新人骑着摩托车’的多了起来。”

  刘双英收藏的年画都是纸质的,每幅都像是他的孩子,承载着他的感情,舍不得出售。随手拿起一幅年画,他都能回忆起“到手”的经过:“这幅《阿姨请打伞》,是我10多年前在人民路的旧货市场上淘到的。看她们的穿着打扮,抱着孩子的中年女子是朴素的白衬衣,给她打伞的两个小姑娘戴着红领巾,每人扎着两个小辫儿,一看就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的画儿。”

  岁月在流转,时代在变迁。近四五年来,呼和浩特的市场上已经寻觅不到纸质年画的踪迹了,取而代之的多是覆膜的年画。而这,勾不起刘双英年少时的回忆。“未来如果条件允许,我想在家乡清水河县开一座民俗博物馆,把自己的收藏献给家乡人民,让更多的人领略到老时光的味道。”刘双英说。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
   第04版:国内国际新闻
   第05版:论道
   第06版:评论
   第07版:先锋
   第08版:收藏
手炉
民国珍邮“纽约倒” 孙中山头像邮票
《新年风俗志》
年画珍藏着老时光
曾侯乙编钟出土41年仅复制5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