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生态散文集《自然心:草木哲思》,不仅能够了解草木生命的日常,还可以感知草木的人文精神。
本书由45篇文章组成,重点对茶树、胡杨、向日葵、牡丹、桂树、水稻、竹子、向日葵、菩提树、梧桐、枇杷、油菜花、兰花、梅花、松树、槐树、水仙、桃花、青蒿等植物进行“素描”,从各种寻常植物中,能得到独特的文化答案。
何谓自然心?按照作者的解释,是指人与自然合一之心。具体来说,是指遵循自然规律、善待自然物种、热爱自然生活、萃取自然智慧、美化自然生态、协调自然秩序、善用自然财富,导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本心,以及自在于内心的天地良知。作者试图在植物,在草木间,观照自我,觅见、守护被世相遮掩了的自然心。
热爱自然、热爱草木,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很多文献典籍中,留下先祖们对草木的倾慕与向往之情。“天人合一”的价值理念,是中国呈现给世界伟大的哲学思想。远古的中国,先哲们就意识到人和草木的关系情同手足,两者缺一不可。有学者做过统计,《诗经》305首诗中,有135首出现植物,多数以植物赋、比、兴;《玉台新咏》《唐诗三百首》《花间集》《宋诗钞》《元诗选》《明诗综》《清诗汇》等诗歌集中,有关植物的诗篇数量比例分别占据4到6成多;《红楼梦》中,描写到的植物有242种。与其说本书作者热爱草木继承了中国古代文学的生态情怀,还不如说这是他的天性使然,他在“自序”中写道:“我生性热爱花草树木,就像草木热爱它们休养生息的大地。我少时所植果树,已与家山草木融合一体,常常牵动心底最柔软的乡愁。”
在作者眼里,人必须紧紧依靠自然生态群落,人在草木间,接地气,沐天风。人生有昼夜,也和草木一样历经春夏秋冬,逃不过类似抽芽、开花、结果、落叶的草木生长法则。
本书《致胡杨》一文中,作者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对胡杨的爱慕。有人说,胡杨一千年不死,死后一千年不倒,倒下一千年不朽。这,是何等的生命气概与豪情!胡杨,在物种进化的征程中,早在亿年前就出现在地球之上,是当之无愧的活化石。作者对于胡杨的敬重,主要是因为胡杨那高昂的生命姿态。
本书《真国色》一文中认为,牡丹的“国色”其实是大唐的颜值和骨相。书中写道:“一种花代表国色,既是作为物种的荣耀,也难免要承受地理标志物和文化象征之累。草木本有心,谁知道牡丹本身喜欢这样还是不喜欢这样呢?”从外观上看,牡丹花型宽厚,色彩瑰丽缤纷乃“百花之王”。从植物学的视角讲,牡丹多达500余种,各种颜色应有尽有。如今,种牡丹、赏牡丹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文化产业,从审美层面而言,牡丹的艳丽是无可匹敌的,是最“入画”的植物。
本书开启了我们认识草木文心的一扇大门。生活中的每一个人,若真正把花草树木当成亲密无间的家人、友人,这个世界才会绿意盎然,明天必然生机蓬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