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0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智志双扶 动力不竭

小城子镇乡村文化讲堂真火

  □本报记者  韩雪茹

  华灯初上,赤峰市宁城县小城子镇的柳树营子村比白天还热闹。村民们不约而同地聚集在村子的广场上,观看大屏幕播放的优秀传统文化视频。村文化广场上的LED电子显示屏如约亮了起来,时长20分钟的《弟子规》视频吸引了40多名村民驻足观看。

  今年42岁的棕玉梅早早来到广场,占了一个好位置目不转睛盯着大屏幕。“我是忠实观众,每天都惦记着晚上来广场看‘弟子规’,在这里可以听到许多没听过的故事,乡亲们还经常在一起聊一聊其中的道理。看完了再和村里的姐妹们跳一段广场舞,既长知识又锻炼身体,大伙儿别提多高兴了。”棕玉梅乐呵呵地说。

  “天气还不暖和,但是播放的‘弟子规’等内容还是吸引了很多群众,他们都听得很认真。”柳树营子村党支部书记王树瑞说,目前显示屏播放的学习内容以优秀传统文化题材为主,在此基础上,逐步增加道德模范事迹、励志故事和果树种植、养殖技能培训等各类题材视频。

  借助村广场LED电子显示屏传播文化知识,只是小城子镇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的一部分。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宁城县探索建立“一堂一群一场一训”文化引领模式,从送文化到“种”文化,从富物质到扶精神,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推进扶贫扶志与扶智,推动乡村文化振兴。

  副镇长王咏梅介绍说,“一堂”指乡村文化讲堂,以培训贫困户为主,助力推进志智双扶;“一群”指《群书治要》微信学习群,以培训镇村文化骨干为主;“一场”指村广场LED电子显示屏,在健身娱乐的同时传播文化知识,辐射带动更多群众;“一训”即为全镇1145户贫困户每户送上一幅家训作品,激励他们树立致富奔小康的志气。

  “和别人相处要宽厚容忍,遇到摩擦不把它当成个事儿,彼此把话说开了,什么矛盾都能化解了。另外,我想起听过的一句话,‘别人三天五天能成功,我就是用一月两月十月也一定要成功’,心态能够改变命运。”在下窝铺村乡村文化讲堂上,贫困户米成金的一席发言赢得了大家的认可。

  下窝铺村作为首个试点村,乡村文化讲堂开展得如火如荼。只要村党支部书记吴忠存大喇叭里一喊,全村30多名贫困户就齐刷刷来到村委会,文化活动室里座无虚席。听完课,贫困户们不用点名,纷纷站起来发言。

  “听课的群众深受感染,这样的活动以后要一直搞下去!”下窝铺村第一书记柏云峰对贫困户未来的学习信心满满。

  为实现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搭建起驻村干部与贫困户紧密联系的平台,去年6月,该镇出台了《小城子镇乡村文化讲堂实施方案》,在全镇范围推行乡村文化讲堂,目前已经在19个行政村全面推开。乡村文化讲堂每半月集中学习一次,全镇19个村同时开讲。到2018年末,全镇共组织讲堂90余场次,受众达5000多人次。

  2018年12月,小城子镇乡村文化讲堂创新案例被自治区扶贫办选中,推报到国扶办进行交流,大大鼓舞了全镇推进乡村文化建设的士气。目前,所有村的文化活动室或会议室都配备电脑、电视或投影仪。授课内容包括《弟子规》《三字经》《论语》《群书治要》等优秀传统文化讲座,同时穿插道德模范事迹宣传片等,辅以励志故事、科学技术、各地发展经验等题材。为了解决长效管用的问题,还制定了奖评制度,由镇党委、政府年末进行表奖,对坚持听课、效果明显的个人予以物质奖励,同时对组织较好的各村党支部书记、第一书记进行表彰。

  乡村文化讲堂结束了很多贫困户从未走进课堂的历史,2018年12月,小城子镇正式组建“群书治要”微信学习群,成为“四个一”文化引领的组成部分。在微信群里,每天推送《政德》《群书治要》等经典语句和相关政策,带动全镇4000多名群众共同学习。

  春节期间,为贫困户送一幅好家训活动启动。县里邀请书法家30多人无偿书写家训书法作品,送到全镇1145户贫困户家中。“家和万事兴”“一勤无难事”“自尊自立自强”等成为第一书记认领家训的高频选择。王咏梅说,接下来,镇政府还将分阶段培训如何解读家训,并通过帮扶责任人、第一书记和党支部书记每月回访一次贫困户,同时结合家训和各户实际,形成文化扶贫长效机制,真正树起奋斗志气,产生持久内生动力。

  微语

  鼓口袋 更要富脑袋

  □韩雪茹

  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深入推进,各地脱贫成果逐渐显现,不少贫困户摘掉了贫困的帽子,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口袋也慢慢鼓了起来。但是,没有精神之堤,难守物质之财。脱贫攻坚是一场来不得半点含糊的硬仗,穷根不单在口袋而更在脑袋,一些贫困群众虽然暂时摆脱了贫困,但却缺斗志、没想法、少技能,内生动力不足,这成为制约他们实现稳定增收致富的短板。拔不掉思想上的穷根,脱贫就没有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鼓口袋,更要富脑袋。在脱贫攻坚已经取得一定成效的今天,扶志、扶智让贫困群众的脑袋富起来尤为重要。摆脱贫困需要扶志,只有扶起了思想、扶起了观念、扶起了信心,才能帮助贫困群众树立起摆脱困境的斗志和勇气,激发贫困群众奔向更加美好生活的内生动力。摆脱贫困更需要扶智,单纯地依靠外部“输血”不是长久之计,要从根本上实现贫困地区的脱贫致富,让群众充分认识到掌握脱贫技能的重要性,提升群众的文化素质与职业技能,使其精神富有,才能真正实现脱贫致富。

  扶贫扶志扶智,不仅是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赤峰市宁城县小城子镇探索建立“一堂一群一场一训”文化引领模式,从送文化到种文化,从扶物质到扶精神,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推进扶贫扶志与扶智,实现全面小康路上的物质与精神双促进、双提升,也走出了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一步。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奋斗的内蒙古
   第03版:奋斗的内蒙古
   第04版:要闻
   第05版:特刊
   第06版:国内新闻
   第07版:地方·盟市
   第08版:草原
   第09版:经济涮锅
   第10版:小康图景
   第11版:科技
   第12版:公益广告
小城子镇乡村文化讲堂真火
政府合作造林项目 将为阿右旗新增 8万亩梭梭林
这个APP真给力
草莓红了
服务聚人气 人气促发展
农企利益联结惠及九原区1.35万农牧户
◎消息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