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白立平歌词的民族性自觉

◎张无为
  白立平是赤峰市文艺界多面手,就文学创作而言,他首先是诗人,后转型为歌词作家。

  他的诗写从1980年代起步,主要特征介于传统抒情与朦胧诗风之间,并大多从人性立场创意,少数民族题材偶有触及。如《无名的名媛》就写到历史名人张骞的匈奴爱妻,属于作者站在汉文化立场自觉不自觉地借叙事抒情之作。如果在匈奴爱妻身上进一步融入诗意细节以强化其性格亮点,会当平添新光彩。白立平更多的诗表达普适性情感,如1989年发表的组诗,主题是感受日常温情,如其中的《日子》表达如何在日子很紧中安慰母亲的晚年。《那棵树》在“我”与树之间建立诗意契合点,表达青春的憧憬与自信,语言在当时比较前卫。还有《跛者》《希望的深渊》等,诗风大体形成。1997年他的舞蹈诗剧《太阳契丹》主题诗,显示出他自觉地从契丹文化中开掘,有民族史诗的气势与汉赋的铺陈及磅礴的抒情。

  在世纪之交,白立平的写作重心从诗转向歌词,与其说和赤峰地域特点及行政区变迁相关,毋宁说是作者的一种新拓展,是另一种进步,《深深眷恋的草原》等CD首发与研讨活动即可佐证。

  白立平的歌词能自觉地关注民族性,侧重于展现草原传统文化背景下的蒙古族新情怀,集中表现为草原生态下民族风俗与诗性意象,诸如长调歌舞马头琴、敖包哈达奶酒鲜、骏马牛羊勒勒车、雄鹰百灵等,基于游牧传统秉性,又有时代面貌的焕发。其词中主调是人性层面、时代风尚,促成在一唱三叹中或深沉或明快的风格,既为赤峰民族化音乐平添亮点,也融入了自治区音乐发展体系。

  中国民族歌曲在改革开放40年有长足的发展,而核心问题依然是处理民族化与世界性及时代共识的关系。少数民族歌曲、歌词同样如此。世界性只吸纳先进的民族文化,不同民族各具特色的文化才会构成世界文化的五彩缤纷。近年来,少数民族歌曲确有亮点,而找到传统民族音乐与某些现代音乐之间的有机融合点则是关键。在歌词创作上,表现之一应该是民族元素与时代或现代理念的融会贯通。

  白立平的歌词在民族性与时代性之间构思的特质很自觉,有的歌词创作理念也颇具新意。如《绿色的呼唤》以生态意识忧虑草原环境恶化。《等你回家》写家人盼归主题,其特色是在草原生活背景下,通过蒙古族女性口吻所表达的期盼,即妻子对多年闯荡在外的丈夫既殷切盼望又体贴理解。

  关于民族化问题,尤其是“还乡”主题,在蒙古族与汉族之间原本差异很大,汉族多基于“乡情”,蒙古族则基于“草原情”。农耕田园与逐草游牧的方式,决定两者的母题不同。近现代以来,彼此虽然有所趋近,但两种民族心理依然有微妙差别。如歌曲《雕花的马鞍》(印洗尘作词)将马鞍与摇篮、金色的童年关联,这是典型的汉族思维方式,应值得注意。以新视角处理旧题材是所有艺术继承与发展的基本方式,关键应找到切入点与创新点并且能经得起诗意推敲。

  就目前来看,民族歌曲精品依然有限,部分草原情歌、恋歌还谈不上新意。赤峰音乐在作词、谱曲、演唱、配乐等开发上,在民族、流行、美声等类型上,有底蕴,有生机,有起色。如1940年代的《牧歌》成为民族歌曲标志性经典后,几代音乐人都在扎实奋力,多个新乐队也初露头角。但赤峰音乐依然面临严峻挑战与深层转型的艰难。其实,近年来整个内蒙古的歌手在本地成名的比例尚不高,大多属“墙外开花”,这也意味着赤峰乃至内蒙古在音乐生态建设上需要优化与催动。

  推进音乐发展需要各相关部门与民间组织综合协调,从提高整体素质着眼寻找切入点培植,营造品味环境,建立正规评价体系。一首好歌至少需要好词、好曲、好歌手,有综合,有侧重。一般讲,词是基础,曲是锦上添花,歌手是对外窗口。而歌词创作必须在诗或歌的发展层级与缝隙中寻求新意。当下歌词探索的核心应该是拓展世界性与民族化阈值,找到两者之间诗意增长点。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评安宁散文集《迁徙记》
◎周其伦
~~~◎梁一儒
~~~◎张无为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
   第04版:国内国际新闻
   第05版:北国风光
   第06版:文艺评论
   第07版:文化
   第08版:彩虹
心灵的迁徙与精神的抵达
《小说创作新论》的实践意义
白立平歌词的民族性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