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内蒙古建成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这是立足全国发展大局确立的战略定位,也是内蒙古必须自觉担负起的重大责任
●在经济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污染防治和环境治理是需要跨越的一道重要关口,必须咬紧牙关、爬坡过坎,不开口子、不动摇、不松劲,为子孙后代守住绿水青山
●我们要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关系,不背“攀产业、比结构、拼速度”的包袱
□刘倩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体现了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深刻把握、对内蒙古生态文明建设的殷切期望。我们要深入学习讲话精神,按照总书记的指示和部署,以更大的决心、付出更为艰巨的努力,构筑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守护好祖国北疆这道亮丽风景线。
自觉担负起打造
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的重大责任
内蒙古地处祖国北部边疆,是我国北方面积最大、种类最全的生态功能区,素有“祖国北大门”之称。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时,就深刻阐释了内蒙古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地位,指出内蒙古的生态状况如何,不仅关系内蒙古各族群众生存和发展,也关系华北、东北、西北乃至全国生态安全,要努力把内蒙古建成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再次强调,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在祖国北疆构筑起万里绿色长城。今年,总书记又一次就生态建设对内蒙古作出重要指示。总书记的三次讲话精神一脉相承,为内蒙古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把内蒙古建成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这是立足全国发展大局确立的战略定位,也是内蒙古必须自觉担负起的重大责任。我们要深刻把握内蒙古这一战略定位,自觉担负起打造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的重大责任。
为子孙后代守住绿水青山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加以重视,习近平总书记用“四个一”来概括: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生态文明建设是其中一位,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其中一条基本方略,在新发展理念中绿色是其中一大理念,在三大攻坚战中污染防治是其中一大攻坚战。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体系的不断丰富和完善,不仅体现了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把握,更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在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地位。内蒙古作为“祖国北大门”,更应该贯彻落实好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安排和部署,努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表面上看,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存在一定的矛盾,但从根本上讲,二者是相辅相成、有机统一的。要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不能“道理归道理,干事归干事”,知行不一;不能让保护为发展让步,把生态文明建设当成“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的事情;不能“抓一阵松一阵”,督查就抓得紧,风头一过便不在乎;更不能因为经济发展下行压力大,就开始动铺摊子上项目、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的念头。在经济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污染防治和环境治理是需要跨越的一道重要关口,必须咬紧牙关、爬坡过坎,不开口子、不动摇、不松劲,为子孙后代守住绿水青山。
积极探索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必须找对路子。一个时期以来,我区依靠矿产资源开发、发展资源型产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速度,但是这种靠资源拉动经济的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加上我区本身非常脆弱的生态环境,导致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因此,我们要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关系,努力探索出一条符合战略定位、体现内蒙古特色,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要立足本地资源禀赋特点,立足内蒙古实际,不背“攀产业、比结构、拼速度”的包袱。
要处理好保护与建设的关系,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要尊重生态系统内在机理和规律,坚持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因地制宜,分类施策;要坚持底线思维,守好“三区三线”,把城镇空间、农业发展空间、生态空间以及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红线、城镇边界开发红线作为调结构、促发展不可逾越的红线;要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要突出重点,抓好保护森林和草原这一内蒙古的首要任务。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环境问题。要保持攻坚的力度和势头,坚决治理“散乱污”企业,继续推进重点区域大气环境综合整治,加快城镇、开发区、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深入推进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整治。要抓好呼伦湖、乌梁素海、岱海的生态综合治理,对症下药,切实抓好落实。(作者单位:内蒙古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