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青花抱月瓶

(图一)
(图二)
  □朱卫东

  布谷飞飞劝早耕,春锄扑扑趁初晴。初春之际,草长莺飞,正是春耕的好时节。这一景致也被绘制在瓷器之上,让古老的瓷器散发出一股清新的春天气息。

  这是一只清代乾隆年间的青花抱月瓶,高约59 厘米,口沿周边一圈如意云头纹,瓶颈上绘有翻飞的蝙蝠纹饰,两侧各镶嵌有一只精巧玲珑的夔龙瓶耳。自瓶颈而下,均以青花绘出团寿缠枝牡丹纹。瓶腹形若满月,其上用工笔手法描绘了一派闲适自在的田园耕耘景致。一面为“耕”(图一),梧桐树下,阡陌交通,农舍隐隐。一位老农左手持鞭,右手扶犁,身前的耕牛头颈向下,牛尾上翘,沿着田埂一步一步地拖着犁铧向前走。另一面为“耙耨”(图二),农夫站立犁耙之上,随由耕牛拖耙前行。一只田园犬在远处眺望,似乎在等待农夫忙罢归来。翻转瓶身,底部有“大清乾隆年制”6字篆书款印,字迹苍劲,色泽艳丽。整件器物雍容大气,釉下钴蓝鲜艳翠亮,尽显清中期官窑瓷器之风采。

  瓷瓶上的画作取材自传世名作《耕织图》。自清康熙三十五年,春耕图纹开始出现在官窑制瓷之上,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清康熙青花春耕图碗,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件。清乾隆年间,瓷器生产空前繁荣,烧制工艺和釉彩装饰均达到登峰造极之地步。清代许之衡在《饮流斋说瓷》中形容当时瓷器“至乾隆,精巧之至,几于鬼斧神工”。特别是青花瓷,造型追求规整厚重,胎体细密紧致。釉彩工艺汲取康熙瓷器“五色青花”的优点,又有创新,呈色浓郁深沉,对后世影响深远。纹饰上更是深受传统文化影响,写意豪放,颇具神韵。以这件抱月瓶为例,瓶颈绘有蝙蝠纹饰,“蝠”即“福”,蝙蝠飞临寓意幸福从天而降。瓶腹上的梧桐树更是吉祥的象征,“桐”即“同”,代表四海归一、天下太平,又隐含了歌颂皇恩浩荡、祈求时和岁稔之意。

  抱月瓶,也称“宝月瓶”,小口,直颈,圆腹,外形源自宋元时期的西夏陶制马挂瓶。马挂瓶因左右双系,可挂于马鞍之侧而得名。这种瓶携带方便,最初用于行军打仗,传入中原后,逐渐成为生活用具。明永乐年间,景德镇的御窑开始烧制青花抱月瓶,经历代工匠不断改进,器型愈加优美,纹饰也日益复杂。因乾隆皇帝的垂青,加上豆青釉加青花以及青釉暗刻等创新装饰手法不断涌现,这种瓷器一跃成为富贵人家最重要的陈设瓷器之一,并远销到海外。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
   第04版:国际新闻
   第05版:论道
   第06版:评论
   第07版:先锋
   第08版:收藏
意大利返还 796件套中国文物
塞北马恋
青花抱月瓶
湖南省博物馆完成 西汉文物“素纱单衣”高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