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蒙古族青年学者包立道助力我区精准药学发展

  5月15日,在各级领导的支持下,美国哈佛大学海归学者包立道博士筹建的我区首个运用于临床药物基因检测的精准药学实验室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成立,标志着我区精准药学的发展与国际接轨。

  遗传变异决定了药物代谢酶在不同个体中含量和活性的差异,从而导致不同个体对药物反应的不同。以往我区患者都是根据医生及药师的经验选择药物,药物不良反应较高。精准药学实验室的运行,能够根据病人个体的遗传结构差异,实现针对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化用药方式,制定出完善适用的给药方案。提高药物的疗效,降低药物的毒副反应,同时减轻病人的痛苦和经济负担,让患者花最短的时间、最少的钱,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包立道博士2013年受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赴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Dana-Farber癌症研究中心从事精准药学及小分子RNA在肿瘤发生中的相关机制研究工作。回国后,他组建了我区首个以蒙医药为特色的精准医学创新团队,致力于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推进传统蒙医药的创新发展。由于传统蒙医药是在经验医学的基础上总结发展起来的,强调整体性,而在客观证据和精细化、量化上有所欠缺,诊断和治疗缺乏科学的标准,所以疗效的客观化问题亟待解决;如果蒙医药想被世界认可,就要按照国际的规则去进行科学实践。在量化标准方面,精准医学可给出具体和明确的解决方向。包立道博士带领的创新团队陆续发表了一系列关于蒙医药学在小分子RNA水平的科研论文。具有代表性的是该团队在世界范围内首次从基因水平对温针治疗前后相关miRNAs及靶基因进行研究,发现蒙医温针治疗失眠大鼠模型前后有众多miRNAs表达存在差异;通过分子生物学实验证实miR-101a 在温针治疗大鼠中表达上调与PAX8蛋白调控有直接关联。在世界上首次对蒙医温针疗法是否会引起髓核细胞的凋亡及氧化应激反应进行初步的机制研究。2018年11月,包立道博士受邀在英国伦敦举行的第5届世界天然药物及传统医学大会上作题目为《传统蒙医温针疗法治疗失眠症的临床与基础研究》的主题报告,并担任补充与替代医学分论坛的主席。2019年2月,包立道在《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ology Gastrointestinal and Liver Physiology》发表论文阐明了microRNA影响肝纤维化的通路,以及lncRNA作为microRNA的分子海绵,调控microRNA的过程,该研究为寻找肝纤维化的治疗靶点,以及应用蒙药治疗肝纤维化提供理论依据。

  包立道博士作为自治区首位临床药师2013年获得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首届全国优秀临床药师奖;作为受邀临床药师在法国第四届HAI(世界预防抗菌素耐药无国界组织)论坛作大会发言;在哈佛大学期间首次发现治疗糖尿病靶向明确为SOCS3的MicroRNA-185。近几年,包立道发表论文被SCI收录40余篇,获得专利7项,英文著作3部,主持和承担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获得内蒙古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内蒙古医学会科技奖2项。

  在进行科研工作的同时,包立道博士致力于用自己的所学为最贫困的农牧民带去健康和关爱。他率领的蒙医药创新团队同时也是一支青年志愿者团队,这些硕士和博士生们在学习医学知识的同时,将更加优质的蒙医药学先进技术服务送到更多需要关怀的人群。志愿者团队广泛开展医疗卫生“三下乡”、蒙医药学扶贫济困等主题鲜明、卓有成效的活动,该团队组织的青年志愿服务项目《蒙医药治疗关节骨病免费赠药及志愿服务》,通过创新团队两年的义诊扶贫活动,走近5个旗县,深入500余户农牧民家中,赠药10余万元,受益人数达3000余人,该项目获得2018年内蒙古青年志愿者大赛金奖。

  包立道用自己所学为内蒙古带去先进的医学理念与思想,努力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医疗差距,为促进民族医学创新发展奉献力量,在蒙医药精准医学的创新道路上不断探索前进。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
   第04版:出彩
   第05版:要闻
   第06版:出彩
   第07版:国内新闻
   第08版:国内新闻
   第09版:地方·旗县
   第10版:悦读
   第11版:文摘
   第12版:公益广告
第九届世界华侨华人社团 联谊大会在京举行
《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办法》单行本出版
国网新城区供电公司荣获工人先锋号称号
减税降费正当时 企业发展又一春
蒙古族青年学者包立道助力我区精准药学发展
减税降费:稀土企业发展的驱动轮
坚持“四个铁一般”标准 锻造高素质过硬公安队伍
楷模是最好的榜样 榜样是最好的引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