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清风劲吹扬正气

  □本报记者  韩继旺

  “每逢重要时间节点,我们都会收到纪委监委发送的廉政提醒短信。它给我们送来了阵阵清风,使大家知敬畏、明底线、受警醒。”一位来自巴彦淖尔市的基层政法干警如是说。

  巴彦淖尔市纪委监委逢节必发通知,制发禁令,给党员干部早敲警钟、早打预防针。在元旦、春节等重要节点前多次发文,明要求、划红线,严而又严、实而又实、细而又细地抓好作风监督检查。

  持之以恒抓好作风建设的同时,巴彦淖尔市纪委监委聚焦主职主业,紧盯作风建设、脱贫攻坚、扫黑除恶、“大棚房”清理等重点工作,重拳出击,精准发力,推动党风政风持续向好,清风正气扑面而来。

  临河区纪委在精准脱贫专项督查中发现狼山农场四分场党支部书记杨某某未按程序办理精准扶贫对象认定事宜,将不符合条件的王某某认定为精准扶贫户,致使其违规享受异地搬迁款4万元。区纪委对杨某某给予了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并全额追回王某某违规领取的补贴款;乌拉特前旗西山咀农场十一分场主任张某某身为党员干部,违反国家危房改造补贴政策,为其亲属套取共计2万元补贴款,在群众中造成恶劣影响,旗纪委对其给予了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巴彦淖尔市纪委监委围绕打赢脱贫攻坚战,深入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坚持暗访、查处、追责、曝光“四管齐下”,对群众信访、专项检查、审计监督中发现的扶贫领域问题线索,开展大起底、大排查、大整治,确保件件有结果、桩桩有回音。工作中,面对扶贫资金大、项目多、扶贫战线长的监督难题,市纪委监委准确把握工作着力点,重点关注产业扶贫、易地搬迁扶贫、教育扶贫、医疗卫生扶贫、生态扶贫、危房改造等领域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将监督执纪问责与精准扶贫战略进行全方位的“精准对表”,切实解决脱贫攻坚工作中存在的各类腐败和作风问题。

  截至目前,全市处置扶贫领域问题300件,立案76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78人,组织处理60人,通报曝光典型案例42批次77人,让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警钟长鸣。

  “轰隆隆……”随着一声巨大的声响,位于五原县隆兴昌镇隆盛村温室园区内的一处违建“大棚房”被几台大型挖掘机瞬间拆除,原本违建的“大棚房”没了踪迹,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开阔平整的土地。园区负责人郭子仪介绍:“接到县里的拆除通知后,心里面虽然舍不得,但我还是对县委、政府的工作和国家的政策表示支持理解,主动拆除,响应政策。”

  巴彦淖尔市纪委监委及时研究部署“大棚房”监督执纪问责工作相关事宜,成立相应组织机构,运用大数据、卫星图斑等先进手段,开展了联合督查,逐村逐地块进行“地毯式”排查,对整改项目进行实地查验,确保整改工作落细落实落到位。纪检监察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对农牧部门发现的14个问题主动介入,向相关地区印发开展有关情况核查的通知。

  严查“大棚房”问题背后涉及的公职人员违纪违法问题,并与当前开展的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工作相结合,对拖延观望、避重就轻、弄虚作假、推进不力等存在的问题,严肃追责问责。工作中,采取明察暗访的方式,先后深入杭锦后旗、乌拉特后旗、临河区、五原县等7个旗县区,对当前“大棚房”问题清理整治工作进展情况监督检查,确保“大棚房”整治按期保质保量完成。

  “推进专项整治工作绝不能有歇歇脚、喘口气的想法,要以一鼓作气、一以贯之、一抓到底的决心和勇气,用好日常监督‘利器’,拧紧集中整治‘发条’,分层推进、综合施策,确保专项整治各项工作取得实效。”巴彦淖尔市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委主任樊阔说。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国际新闻
   第04版:国内国际新闻
   第05版:论道
   第06版:评论
   第07版:先锋
   第08版:收藏
基层党支部“动”起来 引领群众富起来
青春心向党
党员学习 “多点开花”
让制度刚性 能量充分释放
不忘入党初心
知敬畏 守底线
清风劲吹扬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