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0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王爷府硬果番茄种出大名堂

  □本报记者  韩雪茹  实习生  孙伟

  眼下,正是硬果番茄收获的好时节。在赤峰市喀喇沁旗王爷府镇的种植基地,前来订货的经销商纷至沓来,村民穿行田间,采摘、称重、装车,一派繁忙景象。

  喇嘛地村种植大户董亚萍比平时起得更早,因为所有成熟的果实必须在天亮之前采摘完毕。看着满棚红彤彤的番茄,董亚萍打心眼儿里高兴:“番茄从7月中旬开始采摘,一直持续到10月。每个大棚至少能收入2万元,按照往年行情测算,一年毛收入在30万元左右。”董亚萍说,今年她家种植了12个大棚,采摘旺季,需要雇40多个工人当帮手。

  喇嘛地村一直是王爷府镇硬果番茄产业发展最好的地方,加上近几年番茄价格居高不下,所以当地种植户劲头正足。今年,喇嘛地村又新建冷棚110亩,几乎利用了全村所有的水浇地进行硬果番茄种植。为了扩大规模,一些种植户开始到本镇杀虎营子村、锦山镇桥头湾子村包地建棚。

  王爷府镇硬果番茄种植起步于2006年,目前已经成为华北地区规模最大的硬果番茄种植基地。在2016年全国硬果番茄网络评选中,王爷府镇被评为最具影响力的“中国番茄之乡”。目前,冷棚硬果番茄产业已覆盖全镇24个村中的23个村,冷棚总面积达到3万亩。

  十几年来,王爷府镇始终以党建引领为抓手,通过党建链引领产业链、党建链推动服务链的方式,依托政策支持,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气候条件,逐步扩大种植面积,全力构建标准化、规模化种植格局,推动硬果番茄品牌化发展。

  “你瞧,这是旗农牧局给我们送来的好帮手,它们可是咱丰收的大功臣。”董亚萍拉着记者走近一个写着“授粉熊蜂”的黄色小箱子。这个大棚所有番茄的授粉,都是由这个箱子里的80多只熊蜂完成的。董亚萍说,往年番茄都是人工授粉,因为授粉不良,常常导致落花和出现畸形果,影响产量和品质。而熊蜂授粉不但减少了人工,还能提高品质、增加效益,一举两得。

  喇嘛地村党支部书记吴亚辉介绍说,旗农牧局在村里选择了20个大棚,免费发放熊蜂进行授粉实验,效果令人惊喜,明年将在更多大棚推广。

  在旗委组织部指导下,该镇联合旗农牧局、镇党委、非公企业、合作社、村支部建起了联合党总支,将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嵌在产业链上,先后在硬果番茄产业链上建立党组织5个、聚集党员617人,积极为番茄产业提供技术培训、病虫害防护、农资采购、政策咨询、市场营销等服务,硬果番茄的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吸引力不断增强。

  经过多年培育,该镇的硬果番茄产业已经形成从育苗、生产到销售的完整产业链。打造出“市场+基地+农户”的产业化建设集群,实现组织建设与产业发展的互动双赢,成功亮出王爷府硬果番茄这张金名片。

  

  微语

  让贫困户 富在产业链上

  □韩雪茹

  喀喇沁旗是国贫旗,而王爷府镇是全旗四个深度贫困镇之一。对于王爷府镇来说,脱贫攻坚的底气在哪里,乡村振兴的引擎又在哪里?该镇把发展特色设施农业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经济绿色崛起的重要举措,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积极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做大做强冷棚硬果番茄种植产业,以产业助力脱贫攻坚,以产业撬动乡村振兴。

  冷棚硬果番茄产业一直是王爷府镇的富民产业,经过多年的培育打造,该产业从育苗到生产再到销售,产业链已经十分完整。按照“抓党建、兴产业、促脱贫”的发展理念,王爷府镇积极探索联合党建模式,以党建链引领产业链,实现组织建设与产业发展的互动双赢,成功打造了王爷府硬果番茄这张金名片。

  近年来,按照龙头企业挂靠到产业链上、各种组织建在产业链上、致富能人聚在产业链上、贫困户富在产业链上的思路,该镇引导硬果番茄经纪人用工向贫困户倾斜,调控种植大户用工向贫困户倾斜,协调企业让利于贫困户,并发挥育苗企业的技术优势,对贫困户进行技术培训,示范引领贫困户发展产业。同时,拓宽当地种植合作社业务范围,对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采取土地入股、出租、转让等方式,盘活现有资源,增加贫困户收入。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
   第04版:国内新闻
   第05版:草原足球
   第06版:地方·盟市
   第07版:公示
   第08版:要闻
   第09版:经济涮锅
   第10版:小康图景
   第11版:科技
   第12版:公益广告
王爷府硬果番茄种出大名堂
“这柳树苗 就是我们的摇钱树!”
鹅鹅鹅,唱响致富歌
我区农企利益联结 逾八成
“蚂蚁森林” 落地乌兰察布
◎消息树
沙圪蛋变成“刮金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