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蘑菇教授”为菌物创建“大本营”

刘铁志教授在野外考察。
  菌物,就是我们日常所说的蘑菇,是有别于动物和植物的另外一种生物,在自然生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与人类生产生活息息相关。30多年来,刘铁志教授一直热衷于菌物物种多样性研究,克服重重困难,涉足全区70多个旗县区,采集各种菌物标本2万余号,创建了菌物储量和种类全区第一的标本室。

  □本报记者  白莲

  我区幅员辽阔,地形地貌特征复杂,生物资源丰富并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然而,比起动物和植物物种多样性研究,我区在菌物方面的相关科研却少之甚少。

  有一位学者,他凭着对菌物的满腔热情和对家乡生态发展的赤子情怀,创建了菌物标本室,这个标本室的菌物储量和种类已达全区第一。他就是赤峰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教授、菌物研究所所长刘铁志。

  刘铁志还是中国菌物学会永久会员、菌物多样性及系统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他发表了菌物新种二十余个,菌物研究硕果累累,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创建自治区菌物标本“大本营”

  菌物,也就是我们日常所说的蘑菇。它是指具有真正细胞核,没有叶绿素,能产生孢子,以吸收或吞噬方式吸收营养的一种生物。菌物在自然生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与人类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在刘铁志眼中,蘑菇不仅是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的科研材料,而且,色彩缤纷的蘑菇更像是一个个充满魅力的精灵。

  1988年,刘铁志从内蒙古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赤峰,成为赤峰学院一名教师。刘铁志原来从事植物分类研究,后来利用熟悉内蒙古地区植物的有利条件转向菌物分类研究。

  “兴趣和工作的完美统一,是我一生最大的幸事!”30多年来,刘铁志每天早出晚归,充分利用节假日和业余时间去野外考察和采集标本,累并快乐着。

  敬业、奉献、忘我是刘铁志在科研工作中的真实写照。参加工作后的十余年间,科研经费缺乏,实验室仪器简陋、药品也不齐全,但就是在这样困难的条件下,刘铁志对科研事业的执着追求一丝也没有动摇,在研究道路上的前进步伐一刻也没有停止。

  当时,所有的科研活动经费都来自刘铁志微薄的工资收入:外出采集标本和调查的旅差费要自己出,采集工具自费买,甚至连标本袋都是自己购买牛皮纸制作的。

  回想起过去的情形,刘铁志非常感激家人的支持。由于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还没有硕士点和博士点,所有科研项目的内容几乎都是靠自己来完成,没有家人的支持和帮助是不可想象的。“晾晒标本、粘制标本袋等很多工作都是在家中完成的,我动员爱人和孩子一起外出采标本,这个习惯一直坚持到现在。”

  多年来,寻觅神奇的又让人极度陌生、五颜六色、奇形怪状的蘑菇,采集、识别和鉴定菌物,几乎成了刘铁志全部兴趣和爱好。“野外采集虽然辛苦,但也有乐趣,因为你永远不知道前面等待你的将会是哪种神秘的菌种。”

  去年8月6日,刘铁志历经了一场生死考验。那天,一家人去喀喇沁旗美林谷采集标本,刘铁志在榛灌丛下处理完标本后被马蜂蜇到左耳,一阵火烧火燎的疼痛过后,他坚持又拍了几张照片,随后他开始出现手脸肿胀,视力昏暗、模糊,心跳加速……由于蜂毒传到了中枢神经系统,传到全身,刘铁志出现严重的过敏性休克症状。

  “这次采集的最大收获是疑似新种鹅膏、观察到炭球菌的‘弹球’过程……” 从急诊室回到家,已是深夜。第二天的朋友圈里,刘铁志这样写道:“我已满血复活,初心未改,信念坚定,我将一如既往地热爱我的工作、爱好和事业!”

  30多年来,他克服重重困难,因陋就简,利用周末和寒暑假时间,涉足全区12个盟市的70多个旗县区,日积月累,终于采集各种菌物标本2万余号。

  在赤峰学院近百平米的菌物标本室里,一排排展台上分门别类摆放着牛皮纸袋装的各种标本。

  “树舌灵芝”“弹球菌”“鹅膏”“牛肝菌”“红菇”“乳菇”……每个牛皮纸袋背后都用钢笔写着采集日期、地点等详细的信息。目前,该标本室已成为自治区菌物标本数量和种类最丰富的标本室,标本储量位列全国菌物标本馆(室)第9名。

  摸清内蒙古菌物多样性和资源家底

  刘铁志一直热衷于我区菌物物种多样性研究,他先后描述并报道了内蒙古白粉菌、黑粉菌、锈菌和大型真菌等700余种菌物,发表新种和新变种21个、新组合6个、中国新记录34个,完成了内蒙古白粉菌、黑粉菌和锈菌编目,达到同类研究的国际水平。

  锈菌是植物的专性寄生菌,其多样性和分布与植物多样性和分布密切相关。我区特殊的气候、地形、植被组合使其锈菌区系组成有别于我国其他省区,然而此方面未有系统研究,相关研究资料甚少。

  刘铁志告诉记者,他主编的《内蒙古锈菌志》将于近期出版,该书记载了内蒙古已知锈菌计10科22属250余种及其寄主植物计51科192属520余种,对摸清内蒙古菌物多样性和资源家底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也是对《中国真菌志 锈菌目》各卷的重要补充。

  科研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2008年开始,刘铁志多次深入内蒙古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腹地,对保护区内的菌种资源进行详细的摸底调查,采集标本600余份,并把采撷到的300多种蘑菇按照子囊菌类、胶质菌类、珊瑚菌类、多孔菌类、齿菌和革菌类、鸡油菌类、伞菌类、牛肝菌类、腹菌类以及黏菌进行分类,编写成了《赛罕乌拉大型菌物图鉴》。

  著名真菌学家、吉林农业大学图力古尔教授表示,这些工作不仅对了解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内的菌物物种多样性有重要学术价值,同时对整个内蒙古中东部地区的菌物区系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更重要的是,为未来版的《内蒙古菌物志》提供了基础工作。

  心中有信仰,脚下才会有力量。作为教学名师,刘铁志坚守教学一线,培养出许多优秀人才。作为菌物学家,他倾注了满腔热情,科研成果斐然。他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其中9篇发表在SCI核心期刊上,40余篇发表在《菌物学报》等国家中文核心期刊上,并荣获自治区青年科技奖、自治区自然科学奖等奖励。

  [记者手记]

  长久以来,我们看生命世界,总以为它是二元结构,即动物和植物,动者为动物,静者为植物。我们一度忽略了另一个多彩的生命世界:菌物。

  地球生态系统光靠动物和植物是不完整的、不能循环的,只有菌物的参与才使得生态系统运转起来,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才能得以顺利实现。

  20年前,这个被称作“微生物”的领域在内蒙古几乎无人问津,多数研究者的精力和关注点都放在动植物上,菌物分类学长期被冷落,后继乏人。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令人感到欣慰的是,今天,这门被冷落的学科还有一些有志者艰苦守护着,让学科得以延续发展,刘铁志教授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

  “内蒙古地大物博,在这广袤的土地上,到底有多少种植物?又有多少种菌物?”刘铁志带领同伴跋山涉水,收集菌物标本,问询菌物踪迹,他们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也没有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科研成果,而是用心诠释了一名科研工作者的坚韧不拔和执着热爱。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青山绿水来自大自然的秀丽风景,更来自丰富的、色彩斑斓的生命世界。和谐统一的自然生态需要每一个物种的平衡存续,保护生态,守护生物多样性,才能把北疆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
   第04版:国内新闻
   第05版:专题
   第06版:专题
   第07版:影像力
   第08版:科技
“蘑菇教授”为菌物创建“大本营”
“聪明”的玻璃 用光就能识别数字
老年人 也需适当“撸铁”
国内首款具备手写语音功能的 蒙古文输入法面世
你真的需要这些“健康食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