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将民族文化“打包带走”

“内蒙古味道”走进中蒙博览会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首届美食文化节上,来自俄罗斯的大厨摆了一个可爱的pose,与美食合影。 本报记者 王连英 摄
9月8日,乌兰察布市市民在参观内蒙古形象展。本报记者 王鹏 摄
9月8日,乌兰察布市市民在与智能机器人进行交流。 本报记者 金泉 摄
9月8日晚,首届中国·内蒙古马头琴艺术节闭幕式暨“蒙古马”主题音乐会在内蒙古艺术学院演艺厅举行。本报记者 王晓博 摄
  □见习记者  袁宝年

  “这个冰箱贴的图案是由蒙语文字‘乌力吉’转化而来,‘乌力吉’在蒙语里的意思是‘吉祥’,我非常喜欢这个冰箱贴的设计,很漂亮,寓意也很好。”在第三届中蒙博览会内蒙古特色文创旅游商品展厅,金女士在一个来自阿拉善盟的文创公司展位前驻足良久。这家文创公司的产品设计中包含了沙漠、戈壁、岩画、骆驼等独具阿拉善盟特色的元素。金女士对这家公司的蒙古包收纳盒、岩画主题马克杯、驼绒围巾、冰箱贴等产品爱不释手。金女士说:“我平时非常喜爱这种既融合了民族文化又有设计感的小物件,在内蒙古特色文创旅游商品展上,我看到很多来自内蒙古各地的文创产品,总忍不住要买。”

  草原茶道主题茶具、蒙古帽首饰盒、搏克手摆件……展厅里琳琅满目的文创产品,创意大多根植于内蒙古民族文化,与现代设计紧密结合,并且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得着的器物或饰品,吸引了不少像金女士这样喜爱文艺的顾客购买。内蒙古特色的民族文化,就这样被各地的顾客“打包带走”、传播开来。

  在展厅中间,很多顾客围在一款“会唱歌的马头琴”周围。该展位的负责人程先生说:“我们公司从1996年就开始做文创产品了,23年来,我们一直致力于民族文化和蒙元文化文创产品的研发、推广和传承。从最早的工艺品到现在的文具、饰品、数码产品等,越来越贴近生活、贴近日常需求。我们的产品经常被当做礼物送给国内外的客人,格外受欢迎。接下来我们会推出更多具有民族特色的科技型产品,比如这款‘会唱歌的马头琴’,我们正在研发更加智能的第二代产品。我认为要做好草原文化、蒙元文化主题的文创产品,需要紧跟时代,以时尚、实用、便携的产品为载体,让草原文化、蒙元文化走向全国乃至全世界。”

  在文创旅游商品展上,也有焕发着崭新生命力的古老技艺,契丹刺绣就是其中之一。“契丹刺绣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了,2017年,被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契丹刺绣具有自己的独特针法,现在经过不断地创新研发,从以前的十几种刺绣针法发展到现在的50多种。在创新的基础上,契丹刺绣的做工也越来越精致、细腻。近几年,契丹刺绣走出国门参加了不少国际博览会,受到国外顾客的喜爱。”契丹刺绣展位的负责人于女士说。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
   第04版:特刊
   第05版:专题
   第06版:县域名片·牙克石篇
   第08版:出彩
将民族文化“打包带走”
在中以经贸合作中奏响精彩乐章
博览会为企业走出国门搭起桥梁
让文创旅游商品走向诗的远方
现场秀绝活儿
共“画”一幅友谊长卷
把内蒙古的优质产品推向更广阔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