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内蒙古农牧业农村牧区发展成就新闻发布会答记者问

  记者:请问经过70年的发展,内蒙古都形成了哪些农牧业优势产业?在提升农畜产品质量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自治区农牧厅厅长孙振云:近年来,我区大力实施农牧业农村牧区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形成了奶产业和玉米产业2个千亿级,肉羊、肉牛、羊绒、马铃薯、杂粮、向日葵和蔬菜产业7个百亿级优势产业。其中,牛奶产量565.6万吨,加工产值1654.6亿元,牛奶产量、奶业竞争力和奶制品市场占有率位均居全国首位;玉米产量2700万吨,是全国主产省区之一,种植产值656.8亿元,加工产值405.6亿元;羊肉产量106.3万吨,居全国首位,肉羊加工产值207.3亿元;牛肉产量61.4万吨,居全国第二位,肉牛加工产值93.6亿元;山羊绒产量6606.8吨,居全国第一,加工产值142.7亿元;马铃薯种植面积526.5万亩,鲜薯产量749万吨、产值82.4亿元,马铃薯加工产值25.5亿元,产量、产值均居全国前列;莜麦、谷子、绿豆、高粱、荞麦等杂粮种植面积1230万亩,种植产值44.4亿元,加工产值136.9亿元,产业规模全国领先;小麦产量202.3万吨,是我国优质春小麦产区,种植产值60亿元,加工产值77.6亿元;向日葵种植面积约800万亩,居全国第一,种植产值84.7亿元,加工产值60.4亿元;蔬菜438.6万亩,产量1586万吨,是全国著名的优质绿色冷凉蔬菜生产基地,产值312亿元。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精神,着力打造更多专业化、规模化产业集群,使优势特色产业成为支撑推动农牧业高质量发展、助推乡村产业振兴的中坚力量。

  近年来,农牧厅坚持“产”“管”“树”并举,坚决把好食品安全源头关,农畜产品安全形势持续向好,主要农畜产品总体合格率连续5年稳定保持在96%以上。

  一是坚持源头管控,把优质产品“产出来”。实施农牧业生产标准化行动,以标准保安全,重点推广种养业生产标准214项,引导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小农牧户按标生产,标准化生产水平显著提升,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负增长。二是突出问题导向,把质量安全“管出来”。近5年,全区农牧系统累计出动综合执法人员23万余人次,查处假劣农资和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等各类案件4700余件,挽回经济损失3100余万元。开展了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追溯工作,并启动实施了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已接入企业、门店、检测机构1400余家,让农畜产品实现“持证上岗”和全程可追溯。三是强化质量引领,把绿色品牌“树起来”。实施农牧业品牌提升行动,加快“蒙字号”和区域公用品牌培育推广,创建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6个、国家级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9个,锡林郭勒羊肉、科尔沁牛肉、通辽黄玉米、乌兰察布马铃薯、“天赋河套”、呼伦贝尔草原羊肉、兴安盟大米、赤峰小米、鄂尔多斯羊绒、乌海葡萄、阿拉善双峰驼等区域公用品牌和蒙牛、蒙草、蒙稻等“蒙字号”品牌越树越亮。

  记者:水利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也是生态环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统。请问,新中国成立70年来,水利工作在自治区防灾减灾、保障供水安全以及协调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安全等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

  自治区水利厅厅长刘万华:回顾这70年的历程,自治区一代代水利人在党中央的深切关怀下,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不忘初心,通过不懈努力,使我区水利面貌实现了历史性转变。

  一是水灾水患得到有效防治。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几十年的努力,自治区初步形成了以堤防、水库、蓄(滞)洪区为主的防洪工程体系以及防洪调度、抢险、抗灾等防护体系。防洪标准由5至20年一遇提高到20至50年一遇,黄河防洪标准提高到30至50年一遇,发挥了显著的防灾减灾效益。2019年,全区水库、淤地坝没有1座发生溃坝,河道没有溃堤,全区因山洪灾害死亡仅1人,死亡人数为1981年以来最低。

  二是农村牧区饮水安全得到有效保障。通过70年的不懈努力,全区农村牧区饮水工程建设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分散到集中的迅速发展,全区农村牧区饮水安全保障水平显著提高。截至2018年底,已建成农村集中式和分散式供水工程93.86万余处,解决了1820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困难问题。

  三是“三水”突出问题得到有效治理。为了切实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先后实施了跨盟市水权转让试点、灌区节水改造、节水型社会建设等涉及农业、工业、生活节水的多项举措。实施的跨盟市水权转让试点工程实现河套灌区节水2.3亿立方米,转让水量1.2亿立方米,为74个工业项目提供了可靠的水源保障。全区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从“十一五”末2010年的40立方米下降至2018年的17.36立方米,水资源利用效率得到极大提高。

  近几年,通过实施河湖连通、生态补水、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等工程,累计向乌梁素海补水19亿立方米,向呼伦湖补水近88亿立方米,向岱海补水400多万立方米,东居延海实现连续15年不干涸,全区水土流失治理面积累计达到1408.86万公顷。这些举措的实施,在遏制我区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全力构筑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维护边疆稳定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四是重点水利项目建设为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效支撑。70年来,相继建成红山水库、绰勒水库,三盛公水利枢纽、海勃湾水利枢纽、河套灌区以及察尔森灌区等一大批大中型骨干工程,全区水库累计达到607座(总库容109.77亿立方米),充分发挥了防洪、灌溉、发电、养殖等综合效益。

  记者: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防沙治沙和草原保护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请问近些年,内蒙古在荒漠化防治和草原建设与保护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采取了哪些措施?

  自治区林草局局长牧远:多年来,我区依托国家重点生态工程和自治区重点工程项目,持续开展防沙治沙。“十一五”以来,年均完成沙化土地治理面积1200万亩,特别是2015年至2018年,全区共完成沙化土地治理面积5000多万亩,生态状况呈现持续向好转变态势。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落实目标责任。实行各级人民政府负总责的防沙治沙目标责任制。自治区人大、政府制定和颁布实施了《内蒙古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办法》《内蒙古自治区草原管理条例》《关于切实加强防沙治沙工作的决定》等地方性法规。二是坚持因地制宜,科学编制规划。组织编制了《自治区防沙治沙规划》《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规划》等生态建设规划。在保护优先的基础上,坚持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三是坚持预防为主,实行严格保护。认真落实国家“三禁”制度,草原牧区严格实行草畜平衡制度,全面推行禁牧休牧轮牧。加大执法力度,强化林地、草地、沙地管理,坚决制止乱砍滥伐、乱采滥挖、超载过牧等破坏植被的行为。四是推进工程建设,加快治理步伐。组织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草原生态保护补奖等重点生态建设工程项目。五是发展林沙产业,增强防治动力。把荒漠化防治与农牧民增收紧密结合,初步形成了种、养、加、产、供、销为一体的产业链。积极推广“企业+基地+合作社+农牧户”的经营模式,打造了一批符合地区资源特点的林沙草产业基地和龙头企业。六是强化科技支撑,提升防治成效。组装配套适用的科技成果和先进技术,坚持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乔灌草相结合。

  在草原建设和保护方面,内蒙古拥有13.2亿亩天然草原,占自治区国土面积的74%,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多年来,内蒙古坚持草原保护与利用相结合,加大保护管理,认真落实草原补奖政策、积极推进草原保护建设重大工程,全区天然草原植被平均覆盖度从本世纪初的30%稳定提高到44%。

  一是在全国率先推行“草畜双承包”和草原“双权一制”,把人畜草、责权利统一协调起来。二是在全国率先出台了《草原管理条例》《基本草原保护条例》等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强化草原监督管理机构队伍建设,逐步构建起自治区、盟市、旗县、苏木乡镇四级执法体系。三是狠抓草原封育、飞播牧草、草田轮作及牧草良种繁育等基础建设,坚持适地适种、良种良法,开展人工种草。截至目前,全区人工种草从1980年的785万亩稳定提高到3000万亩,草原鼠虫害的防控能力达到5000万亩。四是采取多项措施落实草原补奖政策,140万户、490多万农牧民从中受益。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出彩
   第05版:专题
   第06版:特别报道
   第07版:特别报道
   第08版:特别报道
   第09版:特别报道
   第10版:建功新时代
   第12版:特刊
   第13版:特刊
   第14版:特刊
   第15版:特别报道
   第16版:出彩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内蒙古农牧业农村牧区发展成就新闻发布会发布词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内蒙古农牧业农村牧区发展成就新闻发布会答记者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