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脱贫攻坚 驻村第一书记吴增士:扶贫路上见初心

看望红旗村二闺女打工团队。
入户调查研究。
探望困难群众。
走村入户。
牵头帮助困难户发展“短平快”养殖。
了解规模养羊场效益。
吴增士正在写驻村日记。
葵花产业。
了解贫困户养羊情况。
  □本报记者  韩继旺  图古斯毕力格   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蒙古乐

  9月17日,听说村里贫困户任埃润的老伴儿付兰兰的腰腿病又犯了,疼得厉害。杭锦后旗蛮会镇红旗村第一书记吴增士一早就赶过来探望老人,了解情况。看到老人躺在炕上痛苦地呻吟,吴增士心急如焚。他安抚了几句后,急忙出去给老人的女儿打电话,一起商议看病的事儿,听她说尽快赶回来送母亲到旗医院看病,这才放下心来。

  “这一家人很不容易,前几年二儿子患重病,花光了家里的所有积蓄也没能挽救回来。还没等老两口从失去爱子的痛苦中缓过劲来,大儿子又因为车祸离开了人世,两位老人一下子心灰意冷,对生活失去了希望,后又相继患上了疾病。生活状况一度跌到了低谷,是在众多爱心人士的帮助下好不容易重新振作起来的。”吴增士说。

  从任埃润家出来,吴增士又赶往一对一帮扶对象二组贫困户贺富贵家。看到吴书记过来,贺富贵的老伴儿贾爱兰高兴地跑到大门口迎接,一进门就向他报喜,说他们家又多了几只小羊羔,还有10多只母羊再有十天半个月也要生产,今年预计能接30多只羊羔,现在市场行情好,饲养一两个月就能出栏,一只羊羔能卖700多元。

  贾爱兰感激地说:“吴书记不仅帮助我家把烂房子修缮好了,还帮我们新盖了羊圈,送来了10只基础母羊,现在羊已经发展到好几十只了,还养了一群鸡和几头猪,我们家日子越过越有奔头了。”

  从二组出来又赶往三组,一上午时间,吴增士入户走访了6户人家,还去村里的致富能人辛永亮的厂子里,定好了免费借租库房销售农资发展村集体经济的事宜。

  扶贫济困、发展产业、美化环境……自2017年初驻村以来,吴增士每天的工作日程排得满满当当。他牢记初心使命、决胜脱贫攻坚,以“一滴水、一块砖、一颗钉、一团火、一片叶”的精神融入乡村,沉下身子,用实实在在的工作业绩展示了第一书记应有的风采,让国家的脱贫攻坚政策融入了百姓心中。

  “虽然又忙又累,但心里升腾着希望,日子就是甜的。脱贫,不仅仅是经济上的脱贫,更是信心与精神上的脱贫。如何让困难群众既有发展的外在动力,又有脱贫的内生动力,我们这些驻村干部还要继续努力,困难群众不稳定脱贫我们绝不收兵。”吴增士动情地说。

  【成绩单】

  全村28户51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以“村两委+帮扶责任人+致富能人+思乡游子+爱心人士+驻村工作队”模式,4次捐款4万多元发展“短平快”滚动式养殖项目,凝心聚力助力脱贫攻坚。

  发动思乡游子捐款7万多元,为村里硬化巷道、安装路灯和监控,加强村里基础设施建设。

  引领致富能人吕金梅成立“红旗村二闺女‘9+1’打工团队”,给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

  红旗村争取到26万资金与“玉玉有农牧业合作社”一起养羊,逐步壮大村集体经济。

  2019年红旗村党支部被评为全旗优秀党支部,吴增士被评为巴彦淖尔市优秀党务工作者、巴彦淖尔市雷锋岗位先进个人,参与全市“百姓名嘴”大赛,讲述扶贫故事《爱的奉献》获得二等奖。

  【面对面】

  记者:农村工作千头万绪,扶贫攻坚需要下足绣花功夫,请问吴书记驻村以来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吴增士:新华社记者来红旗村采访时,曾问过我同样的问题。我和他们聊起一件小事,那是一天傍晚,我独自去红旗村渠畔散步,突然看见一幕风景:低头是青翠的碱草,抬头是连片的向日葵……就在这时,我突然想起很多年前,我曾陪母亲去田野散步,也是这样的情景,母亲对我说:“碱草其实还有个名字,叫不败草,向日葵则是朝阳花,一心向阳。”刹那间我潸然泪下,母亲已经去世很多年了,然而只因自己悟性低,事隔这么多年后,才明白母亲教我做人的道理:沉下身子,融入乡村,努力做不败的草,总是生机勃勃,郁郁葱葱;努力做朝阳的花,每天面对太阳,感谢党恩,心怀祖国。

  记者:“身入”才能“心至”,从机关干部到村干部,角色转换注定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你是如何融入红旗村这个集体并被村民所认可的?

  吴增士:刚来农村工作,开局很不顺利。起初的扶贫笔记题目,我还记得一些:《黯然伤神》《一声叹息》《为什么你拒绝我的帮扶》《我的铁拳似乎打在棉花上》……看看这些题目,就能知道我曾是多么无助和力不从心,甚至多次有逃离乡村的想法,因为处境太难了,找不到感觉。后来,我躲在屋里看扶贫电视连续剧《索玛花开》,看了3天,似乎若有所悟,以后再入户走访时,工作才有了起步,同时起步的还有一种乡村情怀,或者说是乡村梦。我距离乡村越近,这种梦越真实,她牵引我与贫困户近距离沟通心灵,牵引我坐在村民炕头说家常话……慢慢地,群众的炕头我坐得了,百姓的话语我听得进,还能力所能及做一点小实事儿,于是工作氛围悄悄发生了转变,我也是在不知不觉中融入了红旗村这个集体。

  记者:脱贫攻坚越是深入,就越要攻克坚中之坚、解决难中之难,请问吴书记你们如何因户施策、对症下药,确保贫困户早日脱贫的?

  吴增士: 一是政策扶贫,我经常向贫困户详细宣讲扶贫政策,让大家充分享受各项扶贫好政策;二是行业扶贫,加强与行业部门之间的联系,突出扶贫重在志智双扶;三是社会扶贫,积极联系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参与扶贫工作,营造众人拾柴火焰高的良好氛围;四是脱贫后续巩固措施,引领致富能人给贫困户设置或者增加就业岗位,让贫困户有一份儿稳定的收入。

  记者:村民过上好日子,根本要靠发展产业辛勤劳动来实现。请问你们在引导村民发展产业方面有哪些行之有效的举措?

  吴增士:提倡庭院经济,以“一亩园十亩田”的理念,思索如何种植高效农作物;种养殖业相结合,建立“10亩地+15只羊,脱贫致富有保障;10亩地+30只羊,轻轻松松奔小康”的长效机制;谋篇打工文章,农闲时节加入二闺女“9+1”打工团队,这一点可以作为产业发展的一项巩固措施,核心在于引导村民“一勤走天下”。

  记者:村庄的发展离不开党支部这个坚强的战斗堡垒,你作为第一书记是如何团结带领村党支部一班人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开展工作的?

  吴增士:我和村“两委”在深入调研、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明确“围绕扶贫抓党建,抓好党建促脱贫”的工作思路,围绕5种结对拓展工作:党员与贫困户,帮扶责任人与贫困户,致富能人与贫困户,爱心人士与贫困户,子女与贫困户,找准党建与扶贫的结合点,实现基层党建与脱贫攻坚“双促双赢”。在日常工作中,特别注重形成上下一条心、拧成一股绳的责任担当合力,充分发挥村党支部在脱贫攻坚中的战斗堡垒作用,打通精准扶贫“最后一公里”,切实落实“村支部+企业+帮扶责任人+农户(扶贫户)”发展模式,走产业致富路,努力做大做强村集体经济。

  记者:听说吴书记有写日记的习惯,记录了许多村里的暖心故事,能否给我们简单讲一讲?

  吴增士:驻村这2年里,我写了许多爱心人士与思乡游子助力红旗村乡村振兴的故事。其中既有我们驻村工作队和志愿者服务队、爱心企业家等共同帮扶村里贫困家庭的故事,也有组建思乡游子微信群开展捐款活动,为村里安装路灯、监控的故事,一个个发生在身边的暖心故事真实而富有感染力。

  【群众说】

  常友明(红旗村一组组长):

  吴书记驻村后对我们的工作帮助很大,以前村庄脏乱差问题严重。他来了以后首先把环境卫生搞了上去,还一边组织村民和游子捐款,一边到镇里跑项目,要回了一批路灯杆子在村里安了路灯。现在村里干净了,晚上路也亮堂了,村民凝聚力也强了,一到晚上都出来一起娱乐、一起散步、一起聊天,特别和谐。

  辛文利(老党员):

  吴书记工作特别认真细致,他在村里实施了责任网格化管理,定了乡规民约,一下把脏乱差的问题解决了,现在我们村民都是互相监督,谁也不乱扔垃圾了。他个人出资万余元,组织周边的致富带头人、农牧业大户、爱心人士向贫困户伸出援助之手,帮助贫困户发展鸡、猪、羊“短平快”养殖项目脱贫。

  任埃润(贫困户):

  吴书记对我们贫困户特别负责任,有什么困难都能给解决。他自掏腰包给我捐款看病,买营养补品,又给我修缮房子,发放扶贫羊,还给办了低保,种地时提供种子化肥,帮助种地,到秋收时还帮我们收庄稼。他不止对我们家好,对全村所有贫困户都一样好。

  严有德(村委委员):

  村里的大事小情,吴书记都会亲力亲为,我感觉跟这样的人一起共事特别有干劲。他对村里贫困户的情况都特别了解,经常周六日都不休息,走村入户跟村民话家常。过去村集体经济一无所有,目前在吴书记的努力下也有了一些积累。

  刘志平(村支部书记):

  吴书记对村里贡献很大,尤其在“一村八化”和扶贫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主动和外面联系项目资金。与村“两委”班子凝心聚力一起打拼。现在全村很团结,也没有上访的人,可以说是政通人和。

  杨玉强(村致富带头人):

  吴书记来后可给我们红旗村做了大事了,从思想上把人都唤醒了。他一个电话,哪里需要扶贫捐款我们马上都能响应。村里一些谁都扶不起来的思想偏激的贫困户也逐渐被扶起来了。我们特别欢迎他,他确实能给我们办实事。

  【看明天】

  红旗村以思乡游子助力乡村振兴,以致富能人凝聚人心,以爱心人士传递爱的氛围,以村集体经济提升乡村基础设施,以乡村旅游带动庭院经济,以产业谋篇致富文章,家家都有庭院经济,户户都有致富项目,努力实现村美民富村风好。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出彩
   第05版:专题
   第06版:特别报道
   第07版:特别报道
   第08版:特别报道
   第09版:特别报道
   第10版:建功新时代
   第12版:特刊
   第13版:特刊
   第14版:特刊
   第15版:特别报道
   第16版:出彩
脱贫攻坚 驻村第一书记吴增士:扶贫路上见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