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声声悠远 码头调

磴口村村民周三胖、李亮、赵长发(从左至右)唱起节奏欢快的码头调。
村民在民俗活动中演唱码头调。
  □文/图  本报记者  阿荣  张涛

  悠悠土默川,漫漫黄河故道,数百年来,流传着古老的码头调。

  从美岱召镇向南行,在400余年历史的毛岱村,倾听几位老人演唱节奏欢快的码头调。在锣、鼓的伴奏下,70岁的刘玉唱起了流行于土默川平原的码头调《珍珠倒卷帘》:“正月里来是新年,岑彭马武夺状元,岑彭箭射金钱眼,马武刀劈九连环……”

  “码头调因最初流行于商业繁盛的水陆码头而得名。清代,码头调随‘走西口’的人群传入‘毛岱官渡’。其唱腔复杂、内容丰富,既可以一人演唱、二人对唱,也适于多人齐唱。演唱时以锣、鼓等伴奏,很少用丝弦,节奏性强是其主要特征。” 毛岱村村民、民俗专家刘玉介绍说。

  码头调在毛岱村口口相传,如今能够演唱码头调的村民均年过七旬。为保护和传承码头调,刘玉等人搜集、整理了《绣荷包》《九九百鸟图》《小观灯》《走西口》《阿拉奔花》等62首码头调。刘玉珍藏着一个录音机,他小心翼翼从柜子里取出录音机,轻轻按下播放键,一曲码头调传来,宛转悠扬,抑扬顿挫,悦耳动听,演唱者是已故民间老艺人韩元宝。1979年,刘玉开始搜集、整理码头调,用录音机录下了几位老艺人的唱段,非常珍贵。“码头调的很多曲目随着老艺人的去世已经失传,亟需加强保护和传承。”刘玉说。

  码头调随时随地都能演唱。走进紧邻黄河故道的双龙镇磴口村,远远就听到文化大院里传来高亢的码头调。在锣、鼓、镲的伴奏下,村民周三胖、李亮、赵长发唱起一首码头调《绣荷包》,“三月梅花开,情郎哥捎信来,左捎书右带信,要一个荷包袋……”虽然他们均已年过六旬,但是声音洪亮底气足。“磴口村因紧邻黄河故道、曾从事水运生意而得名。数百年来,码头调在这里传唱不息。现年73岁的周三胖、68岁的李亮经常在民俗活动中演唱码头调,受到人们的喜爱。” 赵长发说。

  赵长发说,他小时候听到的码头调有200多首。近几十年来,他访遍周边村落的码头调演唱者,将口头传承的码头调用文字记录下来,其中《绣荷包》《打酸枣》《画扇面》等几十首码头调的歌词和曲谱收录在《土右旗高跷秧歌词曲精编》中。

  码头调以演唱为主,伴奏只有锣、鼓、镲,歌词中有当地的俚语,充满泥土的芬芳和生活的气息。歌词内容十分丰富,涉及历史事件、民俗风情、衣食住行、婚姻家庭、爱情伦理等,为研究土默川的民间艺术、民俗习惯、历史文化等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弘扬传统文化·走进乡村”系列之美岱桥村
~~~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国内新闻
   第05版:魅力内蒙古
   第06版:地方·盟市
   第07版:要闻
   第08版:文化
古桥遗韵 百世流芳
声声悠远 码头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