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乌海:精雕细琢让城市“耐看”百姓称赞

  本报乌海11月25日电  (记者  于海东)初冬时节,走进乌海的人们发现,这座城市变得越来越美,且美得精致了。据了解,去年以来,乌海市在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既着重加强完善大的配套设施,更注重城市边边角角的精细化改造,让城市更“耐看”,赢得百姓的交口称赞。

  这段时间,海勃湾区市区连通滨河新区的育英桥改造让过往的市民驻足观赏。以前灰色的桥体刷成了暗红色,两侧的坡道则刷成了黄绿两色,让人耳目一新。并且,以前砖石林立难走的桥下步行道也被平整了,并刷成暗红色。桥洞东南侧曾经布满垃圾脏水的平房和小树林消失不见,代之一条崭新的道路和一处三角形公园绿地。居住在此处的王桂彬大妈说,变化太大了,不到一年工夫脏乱差的三角地变成了绿树掩映、每天必去的公园。

  据了解,今年以来,乌海市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创建全国卫生城市的机遇,开始注重改造街头巷角,用心雕琢这些与市民幸福感更直接的地方。凤凰小巷原为海勃湾区双拥东街北的一个平房区通道,属于背街小巷。以前这里公共设施不完善,环境也差,许多居民陆续搬离。去年以来,有关部门对这里进行了大规模改造,地面全部硬化,房屋墙体被粉刷一新,个性鲜明的路灯陆续安装并投入使用。小巷改造后,在此居住了20多年的市民康敏基老人干起了巡察员,每天协助社区进行安全、环卫等方面的巡察。老人开心地说:“设施完善,环境好,住得也舒心了。”

  海勃湾区中医院的门口以前是混乱的停车场,如今重新改造后,变成了中医药文化的雕塑群,让前来就诊的患者和过往市民驻足观看。市内一些不知名的过铁路桥梁也被挂上牌匾,重新命名为“林荫西桥”“学府东桥”“通达桥”等听起来好听,说起来好记的名字。

  全市像这样精雕细琢的改造还有很多。乌海市对照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争创国家卫生城市各项测评指标及民生诉求,着力在旧城区、平房区的供暖、供气、给排水、街巷路灯、地面硬化等细节上下功夫,使群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感持续增强。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先锋
   第05版:草原足球
   第06版:地方·盟市
   第07版:国内国际新闻
   第08版:出彩
   第09版:经济涮锅
   第10版:小康图景
   第11版:科技
   第12版:公益广告
阿拉善盟:大漠戈壁双拥花开正娇艳
■信息群
菊花初冬竟飘香
边境线上严查严缉
乌海:精雕细琢让城市“耐看”百姓称赞
二连浩特市:“小服务”托起“大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