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聚焦优化营商环境 深化改革开放

——五论学习贯彻自治区党委十届十一次全会 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本报评论员

  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营商环境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软实力,也是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市场化、开放化水平的综合反映。优化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唯有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让各类企业在市场中如鱼得水,才能激发我区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动力。

  改革开放40多年的实践证明,哪个地区营商环境好,哪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活力就强,发展水平就高。近年来,我区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放管服”改革进一步深化,微观主体活力不断增强,民间投资进一步提升。但是,与发达地区相比,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我区市场化改革相对滞后、经济外向度不高,尤需要通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不断提升治理能力和水平,破障碍、去烦苛、筑坦途,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为市场主体添活力,为人民群众增便利。

  鞋里哪怕只有一粒小沙子,脚也会很难受。营商环境怎么样,企业的感受最直接、最深刻。我们要把抓改革的着力点放在“抓环境”上,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要紧扣增强微观主体活力深化改革,营造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政策环境、法治环境;要有效对接微观主体需求,在准入、成本、税费、融资等方面综合施策,解决好制约企业发展的痛点、堵点和难点问题,让各类市场主体都能安心经营、放心投资、专心创业;要全面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健全完善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政策体系,激发企业和企业家创新创业的激情。

  口岸是我区对外开放的窗口和载体,这个资源用不好、用不活,发挥桥头堡作用就是一句空话。我们要立足发挥桥头堡作用扩大开放,破解低水平建设、同质化竞争状况以及口岸营商环境不优等问题。要精准研究分析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发展变化,突出优势、突出重点,通过功能和资源整合形成特色、形成“拳头”,支撑和带动对外开放合作;要跳出行政区划限制,围绕解决中欧班列“酒肉穿肠过”等问题,推进盟市间以口岸为纽带的经济合作,促进“过路经济”向“落地经济”转变;要认真研究口岸营商环境问题,向国内国际一流标准看齐,在推动制度型开放上做文章,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口岸营商环境。

  好的营商环境,是高质量发展的源头活水。面对经济发展的新变革、新要求,我们要聚焦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改革开放,知重负重、迎难而上,大力优化营商环境,放大“聚集效应”和“洼地效应”,助力我区高质量发展。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摘自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
石泰峰在呼伦贝尔市慰问和调研时强调~~~
~~~
~~~——《内蒙古自治区纪委监委关于激励担当作为的实施意见》在自治区干部职工中引发强烈反响
~~~
~~~——五论学习贯彻自治区党委十届十一次全会 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
~~~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
   第04版:国内国际新闻
要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关系,努力探索出一条符合战略定位、体现内蒙古特色,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全力做好当前和关键之年的工作
“驻村,就要驻到群众心坎里!”
勇于担当 积极作为
京蒙扶贫车间 助力脱贫攻坚
聚焦优化营商环境 深化改革开放
守望相助共发展 创建之花别样红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