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祖孙三代的坚守

  □本报记者  刘向平

  2月25日早晨,窦五玲照常来到设在村口的第七卡点执勤。她走进集装箱房,打炭、生火,然后从棉袄兜里掏出半个馒头,放在火炉子上烤,这是她今天的早餐。

  她说:“我着急来换班,没顾上在家吃。”

  她要换的是丈夫郝志刚的班。正月初三以来,丈夫每天晚上9点到第二天早晨9点值班,而她的执勤时间是早晨9点到晚上9点。一个多月了,两人的执勤时间不变,一白一晚。

  窦五玲是包头市石拐区吉忽伦图苏木爬榆树嘎查村委会副主任,共产党员。“从接到命令那刻起,我就一直在履行着一名党员的使命,义不容辞。”她说。

  “可你又不是村干部,为什么也一直坚守在这里呢?”记者转身问郝志刚。

  “我也是共产党员呀,在这紧要关头,我不冲在一线怎么能行。”说着,郝志刚拍了拍胸脯,“我还是退伍军人,身体棒着呢。”一夜没睡的他,揉了揉布满血丝的眼睛,对记者补充道:“或许,父亲的影响也是一个原因吧。”

  9时50分,记者来到幸福大院6排4号,只见76岁的郝守忠正坐在沙发上密密麻麻地记录着。

  “大爷,您这是写什么呢?”

  “我一大早出去排查了39户69人,回来得整理一下笔记,要不就忘了。”这是郝守忠老人一个多月以来天天不变的营生,也是他自认为最“敞亮”的义举。

  采访得知,郝守忠是一名有着50年党龄的老党员,还是村里有名的“红火人”。几十年来,村里的所有文艺活动,都是由他组织发起并亲自参与。广场舞、扭秧歌、打坐腔,他样样精通。他创办的文化大院,不仅给当地村民带来无数乐趣,也使党心民心更加凝聚。

  腊月二十八那天,他从电视新闻里知道有了疫情,当天晚上,就挨家逐户上门通知,反复强调不串门、戴口罩、勤洗手,子女还没回来的,就尽量别回来过年了。

  “毕竟大院里住的全是60岁以上的老人,他们的免疫力和抵抗力都低,子女们一旦从四面八方回来过年,病菌传染的可能性就很大,现在看来,我当时的判断是对的。”他得意地说。

  在他的感召下,不能回来“参战”的二女儿郝文枝也通过微信转账,从外地捐来了2000元钱,专用于大院里全体老人买菜所需。“虽然我没有固定收入,但我一点儿也没犹豫,就把这点私房钱拿出来捐给家乡了。”

  “这事儿你丈夫知道吗?”

  “知道,没反对,他理解我的心情。”

  有钱的出钱,没钱的出力,刚参加工作的郝窦同样从正月初三开始,每天执勤。下午2时,记者在乌兰此老执勤点上看到,一名身穿迷彩服、佩戴口罩的年轻人正在此站立着。尽管此时没有行人和车辆进出,但他依旧身体挺直,一动不动。

  “你是郝守忠的孙子郝窦吗?怎么没人进出你也这么笔直地站着?”

  “是的,我是军人出身,站就得有个站样,不能随意了。”

  25岁的郝窦是一名退伍军人,也是共产党员。当记者问到是什么缘由驱使他这么多天一直坚守在这里时,他说,“受爷爷和父母的影响吧。”

  “是的,看到家人天天都那么辛苦值守在一线,我作为一名大学生,也不能袖手旁观,必须尽一份力。”郝守忠的孙女郝茹玥说。

  连日来,郝茹玥自觉当起了疫情防控监督员,她走村串户,只要看到有村民三三两两聚集,她就上前劝阻,并讲解疫情防控知识,她因此成了村里有名的“女汉子”。

  看到儿孙们一个个很好地坚守在各自的阵地,郝守忠老人喜在心上,乐在眉间,他说:“这就是我们的家风,也是一种忠诚。”就如他的名字一样—“郝守忠”。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国内新闻
   第05版:要闻
   第06版:视界
   第07版:收藏
   第08版:国内新闻
   第09版:北国风光
   第10版:文艺评论
   第11版:文化
   第12版:公益广告
保护传承和弘扬好黄河文化 推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内蒙古各地打出组合拳全力稳就业
“汇聚党员爱心 党费助力抗疫” 负压救护车发放仪式在呼和浩特举行
复工复产 正当时
呼和浩特市第5例新冠肺炎确诊患者 治愈出院
警惕病毒放“冷枪”
呼伦贝尔市新冠肺炎确诊患者“清零”
通辽市第5例新冠肺炎确诊患者治愈出院
祖孙三代的坚守
新冠肺炎防控“疫”点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