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日雅玛拉刺绣技艺由科尔沁部柏氏家族创始,2011年被列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具有线条清晰、针码整齐、结实耐用、立体感强的特点。
传承人柏开花和她的子女,多年来积极挖掘抢救民族文化、创新工艺、培训学员、研发设备,不仅规范了奥日雅玛拉刺绣的名词术语,还在传统单轨绣的基础上创新了双轨绣、螺纹绣、多层绣、分层绣、梅花绣等艺术手法,同时注重发展文化产业,为蒙古族刺绣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编者
在科尔沁蒙古族部落柏氏家族,传承着一项特别的刺绣技艺,它的故事要从草原上一种带刺儿的卷草说起……
卷草绣的传说
多年来,奥日雅玛拉刺绣传承人柏开花总能回想起小时候奶奶给她讲过的一段故事。
很早以前,有一位牧人放牧归来,妻子在整理衣物的时候发现丈夫的靴子上扎着一根草,妻子便好奇地把前部螺旋状、后部针尖状的卷形草拔下来仔细查看。“好你个奥日雅玛拉·额布苏(汉语卷草的意思),竟敢嘲笑我给丈夫做的靴子不够结实,那我就按照你的形状把你绣上去!”
由此,牧人的妻子从草原上生长的奥日雅玛拉·额布苏中汲取灵感,创始了奥日雅玛拉刺绣技艺。这种卷草的成熟种子是一头尖尖、一头卷卷的,所以根据其形状,蒙古语称之为奥日雅玛拉,汉语称之为卷草绣。奥日雅玛拉这个名字就这样由祖先命名流传下来。
这项技艺传到柏开花这里,已经不知道有多少代了。起初,柏开花对奥日雅玛拉并没有太多的认识。
有一次柏开花看到电视台播放“兴安盟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大赛”,获得一等奖的是一件绣花坎肩。她疑惑了,绣花坎肩是非遗?在文化局领导的耐心引导下,柏开花想起了妈妈绣的小花鞋。的确,妈妈绣出的花鸟祥云、民族图案漂亮极了,特别是妈妈绣的小花鞋,让小伙伴们羡慕不已,陪伴着柏开花走出家乡、走进大学。
想到这里,她迫不及待地来到兴安盟科右前旗察尔森镇上的母亲家。“妈,我小时候穿的小花鞋是怎么绣出来的呀?”妈妈听后很惊讶:“你问这个干什么?现在谁还绣它啊!”“妈,告诉我吧,我想知道。”母亲看着女儿说:“那不就是你小时候跟着妈妈学的奥日雅玛拉嘛。”柏开花高兴极了,就这样她从母亲手中重新接过柏氏家族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奥日雅玛拉刺绣技艺,开始了漫长的探寻之路。
柏开花说:“为了证实奥日雅玛拉的故事,我连续几年翻山越岭走了很多地方,找到很多类似的草,但都扎不到靴子里,不是记忆中的卷草。”功夫不负有心人,2013年她终于在乌兰浩特东边的洮儿河河畔找到了故事里扎在牧人靴子上的那根草,当地人叫它老鸹针。她把这根草拿到家中栽在花盆里,一直观察到秋天结籽,证实了针尖形状相同、螺旋方向相同的这一植物形象的存在。并根据多个地区图腾草的植物标本,确定了奥日雅玛拉刺绣技艺来自北方科尔沁蒙古族部落柏氏家族的基因脉络,给奥日雅玛拉找到了家,留住了根,给濒临消失的奥日雅玛拉注入了新的活力。
2016年,在内蒙古草原文化节上,柏开花向大家展示了她的手工绣品,自信地确定蒙古靴子是奥日雅玛拉的首个载体,奥日雅玛拉·额布苏为其图腾,圈定了家族传承刺绣技艺的文化内涵。2020年1 月7日,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原副部长项兆伦到柏开花的刺绣厂调研时,对奥日雅玛拉给予了充分肯定,称其为“有力量的刺绣” 。
柏开花的事业
“这些年我们以创新作为突破口,在工艺创新、装备研发、产品开发几个方面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柏开花自豪地说。
工艺创新方面,在单轨绣、双轨绣、螺纹绣、书法绣、多层绣、分层绣等基础上,柏开花借鉴钩编工艺创新出了双色、多色套用的新绣法。她解释说,大部分刺绣都是平绣,一针一线拉线绣,而我们是两针两线绕针绣,这是有本质区别的。
在柏开花的影响下,二女儿丽艳研究生毕业后毅然放弃了在青岛的安稳工作,回到家乡,勇敢地挑起“奥日雅玛拉”传承人的重担。柏开花坦言,虽然对孩子来说是委屈了,但是必须要有人接班。
“能够趁着年轻,帮助母亲干一番事业,我无怨无悔。”女儿丽艳的理解给予柏开花很大的支持。
装备研发方面,丽艳针对奥日雅玛拉刺绣的特点,在2019年开发出一款“旋转绣花框架”,并申请了发明专利。这项发明不仅提高了刺绣的生产效率,降低了前期处理成本,也大大改善了绣工的作业条件。
“千百年来刺绣的传统方式就是单纯的依靠双手,不但要在前期硬化处理绣布,刺绣过程中还必须始终用指甲去按住线圈,容易造成指关节的疲劳和指甲的耗损。因为常年刺绣,我的指甲磨掉了又长出来。这项发明解放了指甲,是可以移动的,现在再大的订单我们也敢接了。”
据了解,新装置目前已经在乌兰浩特市职教中心刺绣社团课上实际运用了。此前还在全区中等职业学校师生技能大赛上进行过展演,受到其他盟市院校的关注,达成了初步采购意向。
柏开花时常在思考一个问题,就是在传承过程中,能不能对产业形成影响?她有一个理念,就是来到一个地方,就尝试与当地的文化习惯相结合。她曾经尝试用自己的针法绣出当地的文化形象,在土特产礼品上绣文字和图案,制作出的绣品非常受欢迎。
“有了销售通道,才能建立稳定的制作团队。”为了充分发挥企业现有设备的作用,柏开花正在积极开发系列旅游产品,以期通过产能高的电脑刺绣产品带动非遗奥日雅玛拉刺绣的传播和产业化水平。目前,设计制作的蒙古族哈达嘎、民族服饰、艾叶养生枕、抱枕、工艺品、书法绣挂屏等文化产品在线上线下热卖,深受大家喜爱。
“电脑绣花机的原理和手工平绣是差不多的。前期在电脑里输入一个模板,像缝纫机一样,把图案填满。虽然机绣的效率更高,但是还是有一些人钟情于手工绣,他们更看重作者的创意和技法,而且有一些技法电脑是做不到的。我们现在要探讨的是如何把这两者结合,变得更好。”丽艳说,目前他们的多种创新产品正在积极完善中,相信不久就会面世。
播撒美的种子
“发展得再好,也不能忘了自己的根在哪里,就像卷草一样,生长在哪里,就把种子播撒在这片土地。”柏开花始终没有忘记这一点。
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柏开花始终坚持以技能培训的方式实现传承和普及的目标,助力脱贫的同时发挥更大的社会价值。
从2009年开始奥日雅玛拉刺绣开展免费培训,以乌兰浩特市城镇为核心,面向嘎查村、各族妇女以及其他刺绣爱好者,其中以无地无业人员、残疾人、社区下岗女工、留守妇女等为主,不断向全盟范围拓展。
2017年5月7日,柏开花开办的民族刺绣厂进行校企合作,与乌兰浩特市职教中心共同进行刺绣技艺的传承和保护工作,在产品开发上双方优势互补,共同开发了手工、电绣结合的相关产品。柏开花受聘为“非遗”社团课讲师,专门为学生开设了“蒙古族刺绣奥日雅玛拉技艺和科尔沁服饰制作传承课”。
为了培养更多后备力量,柏开花还担任乌兰浩特蒙古族小学、义勒力特中心小学奥日雅玛拉社团课教学工作,并兼职做农村牧区社区刺绣技艺培训和扶贫培训,为扶贫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
2019年,奥日雅玛拉刺绣传承培训走出了兴安盟,7月至11月期间,柏开花作为客座讲师,参与到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管理局林业职工转岗技能培训“天保工程”项目中,深入到13个林业单位,为近400名林业职工及家属进行奥日雅玛拉刺绣培训。
不足10年的时间,已有将近6000人参加过柏开花的刺绣培训课程。
柏开花的脚步从未停止,她和子女一直默默地从事蒙古族哈达嘎的抢救工作。经过反复研究试制,最终确定了传统款式和现代内容相结合的“七彩九条哈达嘎”,并注册了“乌力吉·吉顺”商标。
在2017年9月9日成吉思汗庙祭奠仪式上,柏开花敬献了根据祖先成吉思汗生日特制的4.16米长的哈达嘎。在新型亮缎面料上,她采用奥日雅玛拉手工绣和现代电脑刺绣、贴补绣等多种绣法制成大型哈达嘎,成吉思汗庙管理处收藏并颁发了收藏证书。
在2019年第三届“创享青春”杯创业创新大赛暨2020年第四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内蒙古兴安盟选拔赛上,柏开花带领制作的手工刺绣产业化项目产品荣获创新组一等奖。
柏开花说:“我现在的主要工作是从事蒙古族3个文化抢救创新工程:非遗奥日雅玛拉、蒙古族哈达嘎、历代科尔沁蒙古族各个部落传统服饰。虽然我已是退休的年纪,但是还有很多事等着我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