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疫情防控不松懈 脱贫攻坚再加鞭

——鄂尔多斯市政协包联驻村工作纪实
疫情期间,鄂尔多斯市政协机关负责同志和部分政协委员就帮扶工作进行实地调研。
林业专家讲解有机红枣种植。
疫情期间为农牧民办理进出辖区证明。
研究生产发展事宜。
深入脱贫户家中了解生产生活情况。
疫情防控堵卡点。
  □玉琢 高飞 周斌

  “有了政协干部的帮扶,我家顺利脱贫了。”“有了政协机关的推动落实,我们村的牲畜交易和冷链市场也建成了。”……在近年来的脱贫攻坚工作中,鄂尔多斯市政协机关及驻村干部倾力帮扶、同力攻坚,在鄂托克前旗昂素镇毛盖图嘎查探索出了一条能致富、可持续的发展新路子,赢得了当地老百姓的一致赞誉。

  毛盖图嘎查地处毛乌素沙漠腹地,地广人稀,总人口220户663人,总土地面积42万亩,牲畜饲养量12400头(只),人均纯收入11800元,低于鄂托克前旗平均生活水平,是典型的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的贫困地区。2018年,鄂尔多斯市政协派出驻村干部到毛盖图嘎查,紧紧围绕“引领发展、服务群众、转变作风、锻炼干部”的工作目标,聚焦聚力乡村振兴、脱贫攻坚两大任务,不遗余力推进包联驻村工作。为确保脱贫攻坚“到点交卷”,市政协主席会议成员和政协机关负责同志多次深入毛盖图嘎查进行调查研究和推进落实,确保各项帮扶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开展。目前,毛盖图嘎查原有的建档立卡贫困户5户15人已全部脱贫。

  2020年春节,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疫情期间,鄂尔多斯市政协机关驻毛盖图嘎查工作队在全力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兼顾防疫和生产,扎实抓好复工复产、招商引资、脱贫攻坚各项重点工作,确保疫情防控和经济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

  嘎查“两委”的好军师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驻村伊始,市政协驻毛盖图嘎查帮扶工作队就把建强基层攻坚堡垒作为主要职责,找准党建与扶贫工作的结合点,探索实施推进党建振兴工程,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保证。

  同时,强化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主心骨作用,协助嘎查圆满完成“两委”换届工作,制定了“党员议事规则”“村民代表议事规则”“乡村能人议事规则”,推动管理民主,治理有序,积极开展“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摸排整治工作,使支部更有凝聚力,嘎查更有精气神,牧民更有归属感。

  “有了驻村工作队这样的‘好军师’为我们出谋划策、带头引路,不愁富不起来。”现在的毛盖图嘎查人心齐、产业旺,农牧民对脱贫致富信心满满。

  审时而度势,谋定而后动。毛盖图嘎查“两委”和驻村工作队始终瞄准“2019年脱贫摘帽,2020年全面小康”目标,聚焦“主业”抓“主责”,把党建引领脱贫攻坚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推动人往基层走、钱往基层投、政策向基层倾斜,全面推动脱贫攻坚各项工作落地落细落实。

  产业发展的领路人

  两年来,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一起谋出路、出实招,立足现有产业资源,深入实施产业振兴工程,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从根本上促进农牧民持续增收。

  按照“企业+支部+合作社+农牧民”的发展模式,以壮大集体经济为抓手,立足现有产业资源,整合种养大户、林业大户、小作坊大户,着力推动发展肉牛肉羊、乳制品、小杂粮、经济林、乡村旅游、红色旅游等重点产业。截至目前,已建成集冷库仓储、炒米奶食品加工、农畜产品展、物流销于一体的综合物流园区,持续推进牲畜交易市场、冷链市场、养殖棚圈、小作坊、库房、仓储、大门、围栏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金累计投入350万元。驻村工作队引进了扶贫环保砖厂项目,计划投资3000万元建设现代化制砖厂,该项目利用当地钻进岩屑、煤矸石等工业三废制造环保砖,设计产能1亿块砖/年,将于2020年8月份投产,投产后每年为扶贫合作社分红40万元以上。

  牧民苏雅拉达来因缺少生产资料,生活一度不宽裕。看着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嘎查里建起了活羊交易市场和冷链仓库,他开始琢磨发展养殖业。在驻村工作队的协调帮扶下,打井、种草料、盖棚圈,一开始就养了50多只羊,日子也从此红火了起来。“之前不敢养,怕卖不出去了。现在卖活羊有交易市场,卖羊肉有冷链仓储,根本不发愁。”苏雅拉达来说。

  人才是集体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毛盖图嘎查紧紧扭住人才这个“牛鼻子”,大力推进乡土人才振兴工程,深入推进乡土能人选育计划,扎实抓好农牧民的教育培训,最大限度激活全嘎查乡土能人资源,最大限度激活集体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昂素镇党委书记热希说:“毛盖图嘎查以前集体经济几乎没有。驻村工作队来了以后,引项目、筹资金,铆足力量抓产业,村集体经济越来越强,农牧民生活越来越好。”

  生态建设的推动者

  毛盖图嘎查地处毛乌素沙漠腹地,生态环境一直是制约当地脱贫致富的主要因素之一。2018年驻村工作队进驻以来,立足毛盖图嘎查生态实际,始终坚持把生态振兴工程放在脱贫攻坚的重要位置来推进,创新生态扶贫机制,发展生态扶贫产业,扩大绿色增量,减少贫困存量,提高收入质量。截至目前,全嘎查种植柠条3.12万亩,项目资金投入750万元;种植枣树842亩,项目资金投入235万元。

  为进一步提升生态经济效益,毛盖图嘎查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在枣林间实施了林间优良牧草种植,并成立了“红枣蜂蜜”养殖协会,让有限的土地产生最大的收益。尤世祥就是搭乘“生态快车”致富的牧民之一。2017年,嘎查开始种植枣树、苜蓿和柠条,这让老尤从中找到了新的发展机遇,他立即到陕西考察养蜂项目,并与邻居5个人一拍即合,每人投入1万元成立了“红枣蜂蜜”养殖协会。尤世祥说:“养蜂既轻松又利润高,现在已经有50箱蜜蜂,保守估计年收入三四万元。”林下经济的有益尝试,得到了当地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鄂托克前旗政府2019年出台了种植一亩红枣经济林补助800元的政策,全年全旗新增红枣经济林种植面积达2万亩。

  驻村工作队充分发挥政协组织联系广泛的优势,积极对接生产加工企业并建立了稳定的收购合作关系,打通了红枣销售渠道。市脱贫攻坚第八督导组常务副组长、市政协农牧委副主任额尼日图说:“每亩至少产红枣500斤,每斤收购价18元,另外政府每亩还补贴800元,利润相当可观。以壮大集体经济为抓手,通过大力发展产业合作社和扶贫合作社,真正实现了‘输血’扶贫向‘造血’扶贫的转变。”

  乡风文明的 倡导者

  乡风习俗是一个地域的生活文化,是农村牧区精神家园的底色。走进毛盖图嘎查,文明乡风迎面扑来,文明、和谐、团结、友善的民风沁人心脾。自驻村工作队开展工作以来,坚持以乡村振兴为主题,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线,大力实施乡风文明提升工程,不断推动精神文明建设新发展。

  “一个乡村有良好的乡风,就能帮助群众树立发展信心、改变落后思想观念、主动摒弃陈规陋习、正确处理富脑袋与富口袋的关系。”市政协驻毛盖图嘎查第一书记苏庆溥说,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帮助群众提高思想道德水准和科学文化等各方面素质,凝聚人心、振奋精神,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

  2018年,驻村工作队与嘎查“两委”一起制定了《毛盖图嘎查乡风文明三年发展规划》《2018年毛盖图嘎查乡风文明实施方案》,共同组织开展了庆祝“三八”妇女节、“七一”建党节等活动,多次组织嘎查农牧民在社区大舞台观看草原文艺文化下基层惠民演出,以文化浸润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同时,在农村醒目位置设置善行义举榜,展示好人好事、善行义举,讲述道德人物、道德格言,不断营造脱贫致富的浓厚氛围。

  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通过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以文明乡风助力脱贫攻坚,绘就一幅‘村民富、村庄美、村风好’的动人乡土画卷。”市政协驻毛盖图嘎查工作队员李智诚说。

  疫情防控的 坚守者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毛盖图嘎查驻村工作队变身防疫工作队,迅速协助嘎查组织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为毛盖图嘎查捐赠口罩820个、额温枪4只、酒精和消毒液40升,解决了物资不足问题。同时,加大动员宣传,工作队以志愿者身份走上一线抗疫岗位,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主动投身到堵卡值班、入户调查、日常巡查等工作中,有效解决了人手不足的问题。

  疫情防控、企业复工是当前工作的头等大事,一方面要牢牢抓好疫情防控,一方面要督促帮助企业尽快复工复产。驻村工作队与鄂托克前旗供电局、昂素镇供电所对接联系,架设施工专线,确保引进企业复工复产顺利进行;加强与昂素扶贫环保砖厂复工人员精准对接,协助办理复工手续,目前该项目已如期复工,人员集中住宿,每日实行“零报告”制度;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到空港物流园区与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座谈,初步形成合作意向,拟采用“党支部+合作社+企业”的模式解决受疫情影响农畜产品滞销问题,确保农牧民稳定增收。

  (本版图片均由鄂尔多斯市政协提供)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鄂尔多斯市政协包联驻村工作纪实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论道
   第05版:小康图景
   第06版:国内国际新闻
   第07版:观察·鄂尔多斯
   第08版:地方盟市
疫情防控不松懈 脱贫攻坚再加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