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牵“牛鼻子” 做牛产业 过“牛”日子

——兴安盟科右中旗大力发展肉牛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哈吐布其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养殖的西门塔尔牛。 阿茹娜 摄
改良牛犊。 乌吉斯古冷 摄
科右中旗种牛繁育基地。 包慧慧 摄
“千乡千队、万村百亿”专项工作小组了解养牛大户的养殖情况。
额木庭高勒苏木布拉格台嘎查养殖户白子延在家中加工黄贮。麦丽苏 摄
“千乡千队、万村百亿”专项工作小组现场为养牛合作社办理贷款。
好腰苏木镇东白音套海嘎查养殖户银宝正在喂牛。 包慧慧 摄
科右中旗百利舸扶贫产业园区的肉牛育肥基地。 包慧慧 摄
  □白俊华 周新育

  眼下,在科右中旗巴彦淖尔苏木贵力斯台嘎查,说起养殖大户钢特木乐,大家都会竖起大拇指,称他为“牛百万”。原来,钢特木乐舍饲养殖肉牛,一年的收入达到了100万,家里现在还存有286头肉牛。

  这两年,在钢特木乐的带动下,村民纷纷开展舍饲养殖肉牛,年收入20万元以上的就有3户。最让乡干部们称道的是巴彦淖尔苏木双榆树养殖专业合作社,这个合作社在发展肉牛产业中,带动了23户53人脱了贫。

  行走在科右中旗乡镇村屯,无论是乡干部还是农牧民,都在谋划着如何念好“牛经”、大发“牛财”。

  走进科右中旗百利舸扶贫产业园区肉牛育肥基地,“哞哞”的牛叫声不绝于耳,到处都是护理人员和饲养员忙碌的身影。这热火朝天的养牛情景,源于引进了山东阳信鸿安集团、亿利源公司、内蒙古侩牛物联网有限公司等肉牛龙头企业。这些企业能入驻这个产业园区,科右中旗的干部们都说要感谢中宣部的引荐和推动。

  “吃生态饭、做牛文章、念文旅经”。近年来,在中宣部帮助理清发展思路和找准产业发展定位下,科右中旗紧紧围绕兴安盟“两米两牛”的产业思路,将肉牛产业作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出台多种政策,鼓励农牧民将秸秆发酵做饲料,改良本地肉牛发展高效肉牛,没有能力养殖的采取托管养殖,没有资金的由金融部门放贷支持,按下了肉牛产业发展的“快进键”。2019年,全旗牛存栏达26.5万头,较2018年增加了3.5万头,增幅达15.3%;年度饲养量达32万头,出栏量达5.5万头。

  饲喂秸秆精饲料能省不少钱

  随着肉牛养殖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科右中旗农牧民地里的秸秆突然成为各家养殖户的“宝贝”。科右中旗额木庭高勒苏木布拉格台嘎查的养牛户白子延说:“自从我们家养牛以来,年收入突破了10多万元!养牛收入高是一方面,更主要的是自已家种的100亩玉米地产的秸秆发酵后,足够喂饱我家200多头牛。”

  走进布拉格台嘎查养殖户李树臣家后院,只见院内堆满了玉米秸秆,一台秸秆粉碎机正在不停地作业。“我今年种了80多亩地,秸秆基本都拉回来了,粉碎发酵后拌点饲料和玉米,牛和羊都爱吃而且还长肉快!现在,我每天发酵300斤左右,能喂到今年的7月份左右。”李树臣说,村里180户养的8000多头肉牛,吃的基本上是自家地里的秸秆饲料。

  说起秸秆饲料的好处,新佳木苏木新佳木嘎查养殖大户胡格吉呼最有发言权。“每年喂养牛的费用是一笔不小的支出,自从嘎查成立了永顺秸秆转化厂以后,省了很多钱。过去买一吨饲料3700元,现在买秸秆发酵的饲料才600元钱一吨,一个月能省下不少钱。”胡格吉呼说,他家的牛愿意吃,长膘也快。

  如今,秸秆饲料化助推着肉牛养殖业蓬勃发展,农牧民也从秸秆饲料化和舍饲养殖中得到了更多的收益和实惠。

  养改良优质肉牛能卖大价钱

  在巴彦淖尔苏木双榆树嘎查养殖大户包金虎家院内,53头西门塔尔牛正在慵懒地吃着饲料。春节以来,包金虎家已经接生了17头小牛犊,年前还卖了2头,增收了3.2万元。“养牛还得养改良的优质肉牛,每头牛吃的饲草料都一样,但是改良的肉牛能卖出大价钱!”包金虎向记者介绍着他的“养牛经”。

  “国家给我买了5头牛,乌力吉白拉经常过来给我指导养牛技术,教我饲草料的配比,还免费帮我改良配种,给我带来很大帮助!改良的牛比普通牛长得壮实,价钱也更高一些。”好腰苏木镇查申套卜嘎查的天仓也向记者介绍着改良牛。

  天仓提到的乌力吉白拉家饲养了62头优质品种牛,年收入达十余万元。他不仅自己改良品种牛,还积极向周围农牧户宣传冷配改良技术的重要性和好处。2000年以来,乌力吉白拉采用冷冻精液培育西门塔尔牛人工授精技术,为查申套卜嘎查80%的牲畜进行了品种改良,改良户都尝到了甜头。

  没有优良的品种保障,做大做强肉牛产业就像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近年来,科右中旗引进了西门塔尔、安格斯等优良种畜冻精细管,扎实推进肉牛改良工作。目前全旗9个苏木镇130个嘎查364个艾里无公牛全冷配改良工程做到了全覆盖。现已培训农牧民改良员700名,购置农牧民改良员配种器材700套、液氮罐550个,实习母牛27头,人工改良率从2017年的30%提高到2019年的60%。

  养牛送到托管所省心省力又分红

  巴彦茫哈苏木葛根敖日都嘎查年过六旬的农牧民李常山告诉记者,他患有半身不遂,日子曾一度捉襟见肘,“基础母牛养殖托管”的扶贫模式让他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我在合作社托管了两头牛,去年底分红得到了4000块钱。”这笔钱让他增加了脱贫致富的信心。

  巴彦茫哈苏木巴彦温都尔嘎查70多岁的张额尔德将“肉牛托管”分红款视为“保命钱”。“我和老伴儿都年岁大了,干不动农活,每年领上几千元的分红款,加上低保金、养老金,足够生活开支,不用向儿女伸手要钱。” 张额尔德老人说,在这个托管所有包括他在内的22户缺少项目、资金、技术、销路的自我发展能力差的家庭,把肉牛送到“托管所”年终分红。

  “2018年刚开始养牛的时候,没经验、没棚圈、没饲料,我把扶贫产业分得的2头基础母牛委托代养到金玉生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并在合作社务工、学习相关养殖技术。”好腰苏木镇包拉温都嘎查的建档立卡脱贫户郑发说,2019年实施二次产业时,掌握了养殖技术的他,盖起了80平方米标准化棚圈,储备好饲草料,利用二次产业资金购置了3头基础母牛,并将委托代养的基础母牛也拿回家自己养了起来,如今已经发展到10头,家里又多了一笔稳定收入。

  金玉生种养殖专业合作社于2016年开始实行贫困户委托代养、资金入股分红、提供就业、科技指导相结合的合作经营机制,包拉温都嘎查8户贫困户利用扶持资金自愿入股合作社,户年均增收6000余元,另有9户贫困户将牛委托代养到合作社,由合作社承担市场风险,确保本金(牛)不丢失。除此之外,合作社还吸纳贫困户到合作社务工,同时为贫困户提供免费的养殖技术指导。近年来前后吸纳建档立卡贫困户7人,每人年增收3万元左右,现在均已脱贫。

  近年来,科右中旗大力扶持培育合作社、养殖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养殖户”的经营模式,建立与农牧民的利益联结机制,降低一般养殖户养殖成本和风险,促进农牧民增收。目前全旗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达280家。

  金融贷款扶持养牛户“牛”起来

  在代钦塔拉苏木代钦塔拉嘎查郭海玉养殖业专业合作社内,520头牛在标准牛栏里“哞哞”地叫着,耳朵上都挂着号牌,多个饲养员在圈内或忙着添食,或防疫检查,或清洁卫生。

  郭海玉是科右中旗远近闻名的大规模养殖户,同时也是代钦塔拉苏木代钦塔拉嘎查的嘎查书记。2014年因为养殖经验丰富加之可以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一同发展养牛产业,便成立了养牛合作社。但由于品种改良既缺技术又缺资金,改良率不高,严重制约了合作社的发展。

  2020年初,中国农业银行科右中旗农支行结合“千乡千队、万村百亿”专项金融扶贫行动给郭海玉放了低利息5年期200万元的牛产业贷款,一下子解决了合作社品种改良的资金难题。对于做好代钦塔拉苏木乃至整个科右中旗的“牛”文章,郭海玉可谓信心十足。

  内蒙古中农兴安种牛科技有限公司是兴安盟唯一一家种公牛冻精生产企业,是科右中旗的牛品种改良的保障。2019年8月该公司向自治区申请建立国家级种公牛站,需要大量资金对生产设备、饲养场、种牛等进行升级。中国农业银行科右中旗支行依据企业资金需求状况,精准施策,放贷300万元,为科右中旗牛品种改良给予金融支持。

  作为科右中旗乃至兴安盟农牧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牧兴食品加工有限责任公司同样因扩大经营规模而有了资金短缺的困扰。中国农业银行科右中旗支行第一时间受理了该笔牛产业链顶端屠宰加工小微企业贷款,通过支持该企业,保障了科右中旗肉牛销售渠道,助推科右中旗肉牛产业快速发展。

  提及中国农业银行的肉牛产业金融服务,好腰苏木镇南白音套海嘎查的养牛户朝格吐感慨颇多。2014年,朝格吐被识别为南白音套海嘎查建档立卡贫困户。在政府的两次产业扶持下,从起初的8头基础母牛发展到了28头。2020年3月,在中国农业银行科右中旗支行30万元的牛产业贷款扶持下,朝格吐又新进了20头种牛,扩大了养殖规模,成了当地有名的“牛魔王”。

  2020年1月以来,中国农业银行科右中旗支行投放牛产业链贷款1.36亿元,支持养牛户1151余户。近年来,科右中旗携手中国农业银行科右中旗支行创新推行“政府+银行+担保机构+保险公司+核心企业+合作社+农牧户”的信贷模式,创造了一个“科右中旗式”金融服务牛产业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涵盖了全旗12个苏木镇、173个嘎查,“贷”动科右中旗牛产业发展,让农牧户真正“牛”起来。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科右中旗委宣传部提供)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兴安盟科右中旗大力发展肉牛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读图
   第05版:观察·兴安
   第06版:国内新闻
   第07版:市场监管
   第08版:科技
   第09版:经济涮锅
   第10版:民主与法制
   第11版:先锋
   第12版:公益广告
牵“牛鼻子” 做牛产业 过“牛”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