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拂煦,气宇澄清,又是一年清明时节。
暂停组织集体公祭等群体性聚集活动,鼓励通过网络祭扫、代理祭扫、网上时空信箱等方式寄托哀思,开通预约祭扫服务……由于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清明节我区积极倡导更绿色、安全、文明的祭祀方式,鼓励群众多元化表达哀思。这既是疫情防控的需要,也是时代风尚所趋。
别样清明一样情。清明节扫墓祭奠祖先、缅怀亲人,贵在心意,重在文明。“祭如在”,只要我们心中留有对故人的眷恋,无论是“亲自上阵”还是身处他乡,无论是一捧鲜花、几杯薄酒还是网络祭扫、遥寄哀思,改变的只是纪念方式,不变的永远是那份沉甸甸的哀思和追念。近年来,鲜花祭祀、云端祭祀不断兴起,让清明节逐渐少了传统祭祀的“烟火味”,多了文明绿色的时代范儿。其实,不管是不是非常时期,坚守传统的内核、辅以新颖的形式、焕发节日的魅力,这样的祭扫都值得提倡、都需要不断推崇。
关于清明节,《历书》如此记载:“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岁时百问》云:“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注重“清”和“明”,一直是清明节的一个重要文化内涵。积极响应倡导,自觉摒弃陋习,让绿色祭扫成为主流,用绿色清明寄托哀思,春和景明的清明方能更“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