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家门口就能干活儿挣钱

  □本报记者  钱其鲁  实习生  姜峰  李伟

  在扎兰屯市中和镇红星村和丰果蔬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温室大棚,70岁的王金财正和其他工人一起采摘草莓。他说:“一天干8个小时,一个月2400元工资,管三顿饭,还不误家里种地。我这个岁数,家门口就能干活儿挣钱,挺幸福!”

  王金财曾是中和镇红星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合作社成立后,他来到采摘园务工,每月有工资拿,年底还可以领到收益分红,日子一天比一天好。加上各项扶贫政策的惠及,他终于脱了贫。

  近年来,红星村积极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路径,村“两委”班子灵活运用“资源、资产、资金”要素,通过土地流转、入股合作社等方式发展村集体产业,增加村集体收入,助力脱贫攻坚。2015年,红星村利用“三到村三到户”资金,投资建设标准化温室大棚,由能人牵头成立和丰果蔬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经过几年发展,已建成17栋标准化温室大棚,草莓种植面积达到25亩,亩产5000斤左右,采摘期长达6个月,草莓远销东北三省。红星村党支部书记刘志春说:“我们的大棚产权归村集体所有。贫困户的土地流转给合作社,流转金达到每亩四五百元,每个贫困户每年还能分红一千块钱左右。去年,我们村的98户贫困户全部脱了贫。”

  按照“一村一产业,一组一特色”的布局,红星村在发展草莓产业的基础上,继续拓宽思路引进新品种,先后发展油桃、大樱桃、盆栽苹果等绿色果蔬种植,形成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刘志春说,今年我们的主要目标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通过合作社这个平台大力发展水果、蔬菜等产业,并延长产业链。我们还想再购一些农机具,利用我们的农机合作社壮大村集体经济,吸引曾经的贫困户来打工。这样,脱了贫的老百姓不但增收不成问题,甚至能发家致富。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
   第04版:国内国际新闻
   第05版:小康图景
   第06版:公告
   第07版:公告
   第08版:公告
   第09版:公告
   第10版:公告
   第11版:公告
   第12版:公告
“我家的收入翻了好几番!”
记者补记
加强“一湖两海” 综合治理
工厂化育秧, 硬核!
稻农忙春
农村牧区卫生厕所 普及率提高
◎消息树
春季人工造林 13.04万亩
家门口就能干活儿挣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