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青年节前夕,中国首列商用磁浮2.0版列车成功完成达速测试。从1.0版列车安全运营4年,到3.0版列车正在车间紧张生产,中国自主磁浮技术不断刷新高度。牵头研制单位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的3个青年代表,讲述了“起浮”背后的奋斗故事。
刘畅:“悬着心”组装起1万个零件
2011年进入中车株机时,刘畅22岁。2013年起,他负责检修磁浮原型车“追风者”,两年后他担任项目经理,负责1.0版列车的生产制造。
虽然已有检修原型车的经验,但是当身披新衣的列车车体进入总成车间,品种繁多的专用物料还是让刘畅的工匠团队“慌神了”。
“只有3节车编组,但涉及机械、电气电子、控制系统等多个新领域,光组装的零部件就超过1万个。”刘畅对那个场景记忆深刻。
磁浮是新东西,刘畅“悬着心”带领团队逐项梳理工序,组装在艰难中起步。由于制作要求高,不少零部件无法按期交货,他就睡在车上等。
悬浮架落车之后,1000多个插头需要接线。“30个人在梯子上连续站了5天才接完,好多女同事累得哭。”刘畅说,第一列车的制造“太苦”了。
3个半月后,列车组装完毕,进入起浮调试阶段。刘畅再次心悬起来,既兴奋,又紧张,担心悬浮、牵引、制动等系统不能正常工作。
“第一次试浮,悬浮系统报出故障。30多人断电校线,反复试验不下10次,历时两天两晚才浮起来。”他说。
2016年5月6日,1.0版列车在长沙顺利“起浮”,载客“贴地飞行”。那一天,刘畅悬着的心才彻底放下。
邓江明:敢为牵引系统“无米之炊”
2017年1月,30岁的博士邓江明接到一项重要任务——牵头研制2.0版列车的牵引系统。此时,他加入中车株机才两年。
这个读博期间就与中车株机合作研究磁浮的年轻人,迎来了新挑战:将时速从1.0版列车的100公里提高到160公里,而这个速度等级在全球是空白。
缺乏准确的空气阻力数据,列车能不能提速上去?一切只能靠他去分析估算。
更让邓江明犯难的是,根据轻量化要求,新牵引系统只能复用1.0版列车的空间,不能突破。“大小不能变,却要提速,‘无米之炊’怎么为?”
没有畏难,没有放弃。邓江明不断尝试设计方案,最终确定先把1.0版直线电机前后200毫米的空间用完以提高其同步速度,之后再对电机内部绕组结构进行优化。
经过一年的理论分析和仿真计算,在维持原有空间基本不变的情况下,2.0版列车牵引系统研发成功,其中电机牵引能力提高60%,悬浮电磁铁载重能力提高20%。
“成功,有时候就看你能不能再坚持1分钟。” 如今已是磁浮直线电机技术专家的邓江明说。
几天前,2.0版列车在上线测试中跑出了160.7公里的时速,引发海内外关注。
李海涛:悬浮技术“小白”帮大忙
2018年,中车株机再次牵头冲刺商用磁浮新高度——研制时速200公里的3.0版列车。那一年,“90后”李海涛刚从北京交通大学毕业。
到中车株机报到第一天,悬浮系统专家张文跃成了李海涛的师傅,“电磁铁是悬浮系统的关键部件,你以后的研究对象就是它。”
一知半解的李海涛,就这样参与到3.0版列车电磁铁的研制中。
怀揣一颗上进的心,李海涛白天参加完现场实训,晚上便通宵查阅电磁铁相关文献,学习电磁场仿真,恶补电气基础知识。
为了编制电磁铁技术规范,李海涛刻苦钻研电磁铁电磁场的有限元分析,反复仿真、验算电磁铁电磁能力,不断改进电磁铁结构……一年多时间,他从悬浮技术“小白”,逐步成长为张文跃的得力帮手。
在对3.0版列车悬浮电磁铁和悬浮架装配三维分析过程中,李海涛发现装配过程中会出现干涉问题,于是赶在电磁铁批量生产前完成了结构设计优化,避免了项目进度滞后。
“小伙子帮了大忙!”师傅不吝表扬。
当3.0版列车电磁铁在悬浮试验平台成功实现单点悬浮,他在心里暗暗许愿,“上线运营那天,我一定要去现场看着它浮起来。”(新华社长沙5月3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