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辽巧娘” 指尖开出“幸福花”

  本报通辽5月11日电  (记者  郭洪申   实习生  王诺敏)“你们看这个手工编织的玫瑰多漂亮!还有这些挂饰、摆件,造型可爱、工艺精美,这都是我们‘通辽巧娘’编织的。”近日,通辽市妇联领导变身“宣传员”“推销员”,提着袋子把里面装的“鲜花”“瓜果梨桃”“牛羊猫狗”分发给身边的同事邻居。

  手工产业作为以妇女为从业主体,具有市场需求大、附加值高、资源消耗少、绿色环保等特点,发展手工产业有助于脱贫增收、就业创业、促进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几年来,通辽市各级妇联把培育“通辽巧娘”队伍,发展妇女手工产业,带动基层妇女巧手脱贫作为重点工作,培育了一批女手工带头人,带动上万名妇女通过巧手脱贫增收,打造出了一个“居家就业、巧手致富”的脱贫新样板。

  技能培训是手工钩织产业发展的第一步,庞大的巧娘团体是产业发展壮大的重要保障。目前,全市妇联信息库内有刺绣、手钩、编织、雕刻、剪纸、民族服饰、文创等女手工艺品制作带头人360余人,她们深入基层广泛开展技能指导、订单式培训,积极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在助力巾帼脱贫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李瑛娜是传统技艺带头人,2014年以来,尽己所能帮助3000余名城乡妇女通过钩织脱贫增收,其中残疾妇女13人、建档立卡贫困妇女55人,人均月增收500至2500元。2019年开始,她线上线下结合,开展订单式免费培训,仅一年便接收订单5万余件,带动身边姐妹圆了巧手脱贫梦和居家就业梦。

  近几年,“通辽巧娘”在各级有关部门支持下,加强传统手工艺与现代审美相结合,创作出富有民族特色的蒙古包、勒勒车、草原五畜、十二生肖毛绒玩具等系列产品,还举办了全市首场钩织家居展会,赢得了良好口碑,初步创立了“通辽巧娘”手工钩织的品牌形象。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国际新闻
   第04版:读图
   第05版:论道
   第06版:要闻
   第07版:地方盟市
   第08版:科技
   第09版:经济涮锅
   第10版:民主与法制
   第11版:先锋
   第12版:公益广告
乌海:服务业发力线上新零售挖掘新商机
包头市
巴彦淖尔市
“通辽巧娘” 指尖开出“幸福花”
趁着春光“见缝插绿”
阿拉善盟
巴彦淖尔市对千余名受处分党员干部进行回访教育
乌海市中级人民法院
呼和浩特市 三级干部走访 为民企纾困
呼和浩特市150余名村民的征地补偿款案件有了结果
嫁接红松“钱”途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