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人类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经济、社会生活秩序被打乱,很多行业完全停摆,众多企业陷入危机。全球在积极抗击疫情的同时,也对人类以往的生产生活方式进行了深刻反思,深深体会到生态环境对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的影响越来越广泛而深刻。世界经济论坛《2020全球风险报告》指出,未来10年按照概率排序的全球5大风险全部为环境风险,为历年来首次。疫情提醒人类重新认知、调整或改变固有的思维模式和生产生活方式,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之路。
首先,必须对自然有敬畏之心。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自然界相对于人而言具有先在性和客观性,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依赖于自然界而生存和发展。绿色发展,就其要义来讲,是要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自然生态环境是人类生产生活的物质基础。敬畏自然,归根到底就是要敬畏生命,敬畏我们自身。生命具有唯一性,生命是一切生物的共有属性,生命是神圣的。为此我们必须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观念,对自然界要有敬畏感。法国思想家史怀泽认为,世界上的生命没有高低贵贱的等级区分,任何一种生命都有自己独特的地位和价值。我们应该尊重自然界中其他生命,维护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平衡。
实践启示我们:敬畏自然是防范一切自然灾害和生态危机的基础。敬畏自然,并不是人类道德优越的宣示,而是保命存身的明智之举。疫情在全球肆虐的事实也提醒人类,人类并未掌控地球,尽管在经济、科技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但人类仍无力对突发的传染性疾病或全球危机免疫。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健康的基础。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我们必须准确把握“能做”和“应做”的基本界限,必须要用“正确的办法做正确的事情”。因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的唯一出路、唯一选择。全体社会成员理应具备对自然、对生命、对道德的敬畏之心。
其次,必须实现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现代生态环境危机问题归根结底是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生产生活方式造成的。“不以伟大的自然规律为依据的人类计划,只会带来灾难。”可见,生产生活绿色化是实现绿色发展的关键,是摆脱生态环境危机的根本之策。在反思生态环境危机基础上提出的绿色发展,深化和发展了可持续发展理念,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顺应自然、保护生态的绿色发展也昭示着未来,选择绿色发展就是选择未来。能否在疫情之“危”中抓住绿色发展之“机”,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类未来的生存和发展。
绿色发展是在传统发展方式基础上的一种模式创新,是建立在生态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的约束条件下,是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方式获得经济增长的一种新型发展模式。绿色发展不是对传统工业化模式的修补,而是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是发展质量和效益的突破性提升。绿色发展是理念,更是实践,体现的是人和自然作为一个生命共同体相互支撑、紧密依存、共生共荣的过程。绿色发展作为一项长期工程、持续性工程、系统工程,既需要政府将环境问题当作重大的政治问题、民生问题、社会问题和文化问题,坚定不移推动绿色发展,也需要企业承担环境社会责任,坚持清洁生产、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和安全发展等绿色生产方式,更需要社会公众树立生态环保理念,坚持绿色生活方式、绿色消费方式和绿色行为方式。总之,要坚持以绿色发展理念引领经济社会安全发展、系统发展、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构筑崇尚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让绿色成为发展的普遍形态。
凡事不患难而患无备。天蓝、地绿、水清及安全的生产生活环境是未来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福祉。后疫情世界会更好还是更糟,这完全取决于人类怎么想,更取决于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