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临河区:土地流转“转”出一片新天地

  □本报融媒体记者  韩继旺  

  临河区融媒体中心  吕春云

  “我来合作社打工3年了,每年光这一项差不多就能给家里增加4万块钱的收入,再加上转包地的收入,还有我自己家的1栋温室,算下来收入也不少了。”说这话的时候,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狼山镇富义村五组村民惠光明满脸喜悦。

  2017年,富义村积极探索创新土地流转模式,推进农业规模化生产经营,引进内蒙古德顺禾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鼓励引导该村30多户农民将280亩土地以每年每亩700元的价格流转给合作社,建设钢结构拱棚230栋,集中种植彩椒。

  今年55岁的惠光明家有25亩承包地,孩子在外地工作,家里只有老两口,眼看着自己和老伴儿年纪越来越大,越来越干不了重体力活儿,加之孩子也不想他们太辛苦,就想着把地转包出去。为此,对于建彩椒园的事情老惠特别支持,当时就把合作社规划区内的近7亩地全都流转给合作社。2019年,他只留了1栋几年前自建的温室,其余的地全部以1年1亩400元的价格转包给了同村村民耕种。现在,惠光明老两口除了在自家温室里忙活之外,空闲时候就在合作社打工,1年下来收入增加了不少。

  “我们年纪大了,就算种地也只能种点省事的,1亩地1年的纯收入也就七八百。现在流转给合作社,自己什么都不用管就能拿700块钱,对于年纪大的人来说真的是好事情。”惠光明说。

  狼山镇幸福村2019年引进华盛农业有限公司,以每年每亩700元的价格流转土地400亩,建设钢结构拱棚210栋,种植绿色有机甜瓜,当年亩均纯收入近万元,实现企业、农户双赢。村党支部书记杨勇说,如今村里种地的农民大多在40岁以上,其中60岁左右的约占30%。再过5至10年,这部分人的土地谁来种、这些人靠什么养老都成为现实问题,土地流转成为破解这些难题的重要途径。

  将土地流转给有实力、有技术的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合作社、种植大户,不仅可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增加农作物产量和种植收益,加速现代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还可以为农民特别是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就业渠道,更为留守人员也就是老龄化农村劳动力找到新的出路。

  近年来,临河区把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和规模化经营作为促进现代化农业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举措,积极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向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有序流转。截至目前,该区共流转土地68万多亩,其中流转入企业146325亩、流转入农民合作社72092亩、流转入家庭农牧场37033亩。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国内新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评论
   第05版:脱贫攻坚
   第06版:国内新闻
   第07版:云上103
   第08版:深度
临河区:土地流转“转”出一片新天地
云闪
〖云吧〗
匠心匠作巴尔虎制毡技艺
代白乌苏村:林果长成摇钱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