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北疆大地艳阳高照,处处泛着浓浓绿意。走进赤峰市林西县十二吐乡达康扶贫产业园兰国利家的大棚,一股西红柿的清香扑面而来,虽然尚未成熟,但满眼翠绿的西红柿苗却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这大棚简直就是政府给的‘金宝盆’,让我们守家在地就有了脱贫致富的产业。”提起自家这2栋大棚,兰国利难掩激动之情。2017年,贫困户兰国利在达康扶贫产业园分到了1栋大棚种植西红柿,2018年的收入就达到了4万多元,顺利脱了贫。利用赚到的第一桶金,兰国利自己又买了一栋暖棚,现在,两个棚的年纯利润达到10万元。
达康扶贫产业园占地2万亩,总投资1.2亿元,共建设日光温室暖棚1200栋,主要以种植西红柿为主,每个棚年产西红柿4万斤左右。目前,在产业园里参与种植、务工、养殖的农户有451户980人,其中60%为贫困户,平均每人年收入达2万元以上,人均增收1.5万元。
达康扶贫产业园管理员孙东强说:“有了产业,贫困户就有了‘造血’的能力。原来被分到大棚的贫困户,现在通过盈利,基本都又购置了新的大棚,发展好的甚至购买了五六个。这样一来,贫困户有了自身发展的产业基础,不但收入大幅提高,未来的生活也有了保障。”
近年来,林西县大力推行“园区+企业+农户”的经营模式,扶持贫困户从事主导产业生产,实现了由单打独斗向规模发展的转变。到2019年,该县已建成产业特色鲜明、辐射带动有力、减贫成效明显的产业园区17处,带动贫困人口1537户2872人稳定脱贫增收。同时,依托佰惠生、天拜山等农业龙头企业发展菜、果、药、牛等富民产业,将贫困人口紧紧吸附在产业链上,每年人均增收1500元以上。
不止林西县,全区各地“把脉点穴”,把产业扶贫作为重中之重,着力增强贫困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实现扶贫工作由“输血”向“造血”的良性转变。
立足实际、立足资源、立足特色,我区因地制宜培育了一批市场前景好、辐射带动强、群众满意度高的扶贫产业。今年,有条件的贫困旗县将全部纳入自治区优势产业带和产业集群重点县范围,重点发展肉羊、肉牛、生猪、饲料饲草、玉米、小麦、马铃薯、向日葵等优势特色产业,产业项目覆盖贫困人口83.15万人次,实现人人有脱贫门路、户户有增收项目。同时,我区总结推广“三带一减”产业扶贫模式,即发展特色产业带动脱贫一批、建设扶贫园区带动脱贫一批、培育龙头企业带动脱贫一批,坚持完善脱贫攻坚项目库,不断创新优化扶贫产业结构。
这几天,呼伦贝尔市阿荣旗霍尔奇镇的扶贫农场十分热闹。一大早,来自全旗各乡镇的贫困户们就在农场门口排起了长队,依次签字、拍照,个个有说有笑。原来,他们是准备认领刚刚运到农场的一批基础母牛。“这几年看着大伙儿养牛致富了,自己也想养,但是苦于没有本钱。幸运的是,我享受到了国家的好政策,给了我们一头牛,这下我也有了自己的产业,心里有底了。”来自阿荣旗三岔河镇的贫困户岳国忠乐呵呵地说。
为全力推动扶贫产业发展,阿荣旗积极构建旗、乡、村、户四级扶贫产业覆盖工作体系,紧紧把贫困户吸附在产业链上,不断提升其自我发展能力。制定出台了《阿荣旗肉牛产业扶贫长效机制建设实施方案》,以全旗11个乡镇147个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为股东,组建阿荣旗兴安岭农牧扶贫发展有限公司。贫困户可通过贷款买牛,并委托扶贫农场进行养殖,托养期结束后,牛归贫困户所有,同时优先录用贫困户到扶贫农场务工。此举可辐射带动全旗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年均增收达3000元左右。
产业造血,“造”出了脱贫致富路。我区根据农区、牧区、林地、沙地等不同自然禀赋和交通状况,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坚持量水而行、宜林则林、宜粮则粮、宜牧则牧、宜草则草、宜工则工,支持引导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在农区,重点发展玉米、马铃薯、小麦、杂粮杂豆、大棚设施蔬菜等特色种植业;在牧区,重点发展肉牛、肉羊、奶牛等特色养殖业;在农牧交错带,重点发展农牧结合产业,实现为养而种、为牧而农,循环发展;在林区,重点发展特色经济林、果树经济林、林下经济等林产业;在沙地,重点发展肉苁蓉、枸杞、葡萄等沙地产业,通过产业发展、利益联动,带动贫困人口脱贫增收。
如今,一个个产业托起了贫困户的致富新生活。截至2019年,全区共实施产业扶贫项目8096个,115.2万人次贫困人口进入产业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