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身在异乡的内蒙古建设者

壮观的柴家峡黄河大桥。
抓紧施工。
史玉龙所在的党员突击队冲锋在施工一线。
全神贯注。
高空作业。
  □本报记者  孟和朝鲁  摄影报道

  “看,兰州柴家峡黄河大桥即将合拢了,这个工程倾注了我们太多的心血,看着他一点点成型,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伴着钻机的轰鸣声,中国二冶集团兰州柴家峡黄河大桥项目经理史玉龙激动地说。

  从2017年3月项目开工,土生土长的包头人史玉龙就与兰州柴家峡黄河大桥项目结缘,白天在现场监工,晚上和项目人员探讨方案。“来项目的这几年,回家的次数屈指可数,前几天回了一趟包头,一共待了60个小时,有一半的时间在单位度过。媳妇说,我回家就像‘住店’一样……”说起家人,史玉龙有些内疚。

  兰州柴家峡黄河大桥连接黄河两岸,目前是黄河兰州段跨径最大、线型最复杂的桥梁,加之两岸山势起伏,黄河奔流而下的地理环境,工程施工难度大、技术要求精湛、作业内容复杂。

  据了解,中国二冶集团在全国承建的兰州柴家峡黄河大桥、山东邹城孟子研究院一体化工程、乌海海勃湾区青山公园南棚改等165个项目工程,共有2772名内蒙古籍工作人员日夜坚守,在异地参与建设。

  “我们陪伴家人的时间有限,对家人有亏欠,但是这就是我们的工作。想想能将一张张蓝图变为通途,为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们真的很有成就感、很幸福!”史玉龙言语铿锵。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国际新闻
   第04版:国内新闻
   第05版:要闻
   第06版:要闻
   第07版:读图
   第08版:科技
   第09版:经济涮锅
   第10版:民主与法制
   第11版:先锋
   第12版:公益广告
草原时尚范儿
身在异乡的内蒙古建设者
我区3家单位获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认定
高温下的坚守
百姓舞台展风采
飞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