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艘满载珍品的古船,一项跨越30多年的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一场考古人与博物馆人倾力打造的文化盛宴——“大海道—‘南海Ⅰ号’沉船与南宋海贸”展览,来到内蒙古了!
作为第十七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的重要活动之一,“大海道—‘南海Ⅰ号’沉船与南宋海贸”展览于8月8日在内蒙古博物院正式开展,其中反映南宋海贸繁盛景象的国家珍贵文物悉数到场。本次展览是“南海Ⅰ号”精品文物在内蒙古的首次集中亮相,展览预计持续两个月。
□文/本报记者 徐跃
图/本报记者 王磊
“海上丝绸之路”两千年来风云变换,迢迢海路舟楫往来,胜利归来的荣光和沉没海底的艰险并存。沉睡了800多年的“南海Ⅰ号”,载着它的故事和一身宝藏,在水草丰茂之时来到了草原。
从大海来到草原
“此次展览是由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与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共同主办,内蒙古博物院和广东省博物馆承办,全面展示了在广东省发现出水的‘南海Ⅰ号’精品文物共296件(套)。此次引进为内蒙古广大群众近距离领略这一南宋海上贸易的精彩传奇提供了难得的契机。”内蒙古博物院副院长、研究馆员付宁介绍。
本次展览共分为“南宋中兴”“万贯珍品”“万里行舟”“船沉南海”“卅载寻踪”五个部分,系统介绍了“南海Ⅰ号”沉船所处的时代,所载货物,船员生活,沉船的发现以及沉船考古实录。展览被评为第十七届(2019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广受欢迎。
“大海道—‘南海Ⅰ号’沉船与南宋海贸”展览能够来到内蒙古,是各方共同努力的成果,前期工作从2019年就已经开始了。
参与布展的内蒙古博物院工作人员陶贝卿说:“去年12月,我们就收到了展览大纲,今年5月初开始布展,直到6月1日才布展结束。本次布展最大的难度就是我们水下考古的经验不太丰富,需要投入很多精力去了解。广东省博物馆、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等单位给予我们很大的支持,非常感谢他们派来6位工作人员帮助我们布展。”
在布展过程中,内蒙古和广东两地的工作人员不断进行沟通,陶贝卿介绍:“对方工作人员在来呼和浩特之前,提到有两件青铜器需要陈列在恒温恒湿柜里,但是一下飞机,他们发现这里的湿度只有百分之十二,就完全不用担心这件事了。还有两件特别珍贵的书稿,纸张已经很脆弱了,我们对其进行了特殊保护。正是大家的辛勤付出,才促成了‘南海Ⅰ号’与内蒙古相遇的缘分。”
遗落的时间胶囊
“南海Ⅰ号”的来历几乎家喻户晓,1987年“南海Ⅰ号”宋代沉船被意外发现,由此开启并见证了中国水下考古事业的征程,30多年来,考古人不断努力,不仅将沉船整体打捞上来,还进行了精细的考古发掘,堪称世界水下考古史上的壮举。
公元13世纪初,南宋王朝海贸正值繁盛之时,广州港位于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线路上,是重要的节点,百年前帆影绰绰,这里见证了一条“大海道”的繁荣。一艘满载瓷器的福船缓缓驶离泉州港,它的目的地可能是南洋,可能是印度,更有可能是遥远的阿拉伯。
每一次出海都面临着巨大的风险,但其高昂的回报吸引着无数人义无反顾地踏上了这条充满传奇的“大海道”。这只福船在行驶至今中国广东阳江海域时不幸沉没了,但它却变成一颗“时间胶囊”,成为了一个大时代的缩影。
1987年,“南海Ⅰ号”在广东阳江海域被发现后,考古人员对船上的物品进行了清点,这一清点,就清点出了一座震惊世界的宝藏王国。2019年,“南海Ⅰ号”南宋沉船水下考古发掘项目圆满完成,出水文物总数超过18万件,包括各类金、银、铜、铅、锡等金属器,竹木漆器,玻璃器以及人类骨骼、动植物遗存等,其中以瓷器、铁器居多。
经过考古工作者的探查、打捞出水的研究表明,“南海Ⅰ号”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远洋贸易商船。它不仅承载了大量瓷器、金属器、香料等摆放规整而有序的货物,而且还可以容纳近千名船员。从海底到陆地,从水下调查到异地发掘,30多年间,考古工作者逐渐揭开了这艘体量巨大、保存完整的南宋远洋贸易商船的神秘面纱。“南海Ⅰ号”的打捞发掘是中国主动开展水下考古工作以来实施的第一个项目,其首创的沉箱法整体打捞技术,以及“整体打捞、整体发掘、整体保护、整体展示”的理念和实践,是中国对国际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重要启示和独特贡献。
一带一路的见证
“南海Ⅰ号”是见证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沉船之一,它向当代人展示南宋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也展现出古人在器物创造、造船技术、海上行舟等方面的智慧。
据内蒙古博物院工作人员蒋丽楠介绍,本次展览有三大看点:瓷器、金器和“水晶宫”。
“南海Ⅰ号”出水瓷器汇集德化窑、磁灶窑、景德镇、龙泉窑等宋代著名窑口的陶瓷精品。这和两宋时广州的贸易地位不无关系,北宋时期曾设立广州、泉州、杭州三路市舶司,职能类似今天的海关,还开辟了3个月可往返印度洋的航线。到南宋初期,广州市舶司的海上贸易收入位居三路之首,属于名副其实的大型海内外商品集散地。
“南海Ⅰ号”还发掘了众多让人眼前一亮的金首饰。随“南海Ⅰ号”沉入海的金手镯、金腰带、金戒指等黄金首饰,被打捞起来时甚至没有生锈。曾亮相《国家宝藏》栏目,长达1.72米的鎏金腰带,腰带重566 克,呈麻花状,由四股八条金线编织而成,带钩呈长条形,表面饰璎珞纹,后有方孔连接腰带,腰带的另一端有4个小环,方便调节松紧。有学者结合腰带的长度、构造等信息分析,认为该腰带为中东地区器物的样式,腰带主人可能是一位中东富商。
水下考古魅力就在于未知的难度,“南海Ⅰ号”采用整体打捞方案,两艘万吨级的打捞船忙碌不停地作业,将一个特制的沉箱下放到水底,用于将沉船整体打捞出水。沉船掩埋在海底1米深的淤泥中,是一个长30米,宽10多米,高3到4米,连带海底凝结物重达3000吨的庞然大物。“南海Ⅰ号”的发现和打捞,其意义不仅在于找到了一船数以万计的稀世珍宝本身,它还蕴藏着超乎想象的信息和非同寻常的学术价值。
正是这样的水下考古奇迹,吸引了众多慕名而来的参观者。前来观展的市民伊学飞说:“今天终于圆了一个梦,见到了大名鼎鼎的‘南海Ⅰ号’,展品中有很多值得一看的文物,其中有一个大罐中装有很多小物件,有罐子、碟子、碗等多种器型,让人印象深刻。”
让展览永不落幕
为加强蒙粤两地文化和旅游交流合作,在“一带一路”倡议积极推进的时代背景下,内蒙古博物院和广东省博物馆结合各自的地域文化特色,分别遴选“契丹印象——辽代文物精品展”和“大海道—‘南海Ⅰ号’沉船与南宋海贸”展览进行此次文化交流合作。
“内蒙古和广东分别位于祖国北疆和南海之滨,均拥有别具特色的丰富文物资源,在我国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两地互补性强,具有广阔的合作发展前景。希望通过这次文物展览交流合作,蒙粤两地有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互动,合力推进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增强文化自信,进而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广东省文旅厅党组书记、厅长汪一洋说。
据了解,本次“大海道—‘南海Ⅰ号’沉船与南宋海贸”展览是由广东省博物馆讲解员进行现场讲解,同时线上播出录制视频,观众可以在线上进行参观。展览开幕式在视频网站上同步进行直播。
展览期间,内蒙古博物院还将举办线上教育活动“福船破浪行万里”。在微信公众号“内蒙古博物院社会教育”上介绍水下考古发现“南海Ⅰ号”和南宋时期的海上贸易,展示“南海Ⅰ号”船型——福船,视频演示福船模型制作。
为了给观众带来更好的观展体验,特邀复旦大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南海Ⅰ号”沉船的发掘者魏峻到展厅录制《沉舟出沧海——“南海Ⅰ号”的考古故事》讲座,讲述文物背后的故事,观众还可以在展厅扫描二维码了解精品文物信息。
“‘南海Ⅰ号’跨越千山万水来到草原,不仅为我们展现了南宋时期繁荣的海贸,联动内蒙古博物院《大辽契丹》与《天骄蒙古》陈列中的辽代金银器、集宁路出土瓷器,使我们对中国辽、宋、元时期的草原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有更加立体的认识。希望借此展览,让观众领略悠久的历史,关注当下的‘一带一路’建设,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筑牢文化根基,提供精神滋养。”付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