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深化卫生健康事业改革 绘就“健康首府”新画卷

呼和浩特市妇幼保健院母婴健康服务部医护人员为新生儿进行检查。
呼和浩特市口腔医院儿童牙病科医生为小朋友进行牙齿检查。
医生下乡送医送药。
为宝宝测量黄疸。
2020年1月28日,呼和浩特市卫健委派出14名医护人员随我区赴湖北首批医疗队出征。
按照国际化标准病房设计的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病房。
义诊活动。
呼和浩特市卫生系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先进事迹报告会。
呼和浩特市卫生健康系统进行健康扶贫。
呼和浩特市妇幼保健院医护人员为产妇做康复骨盆修复。
呼和浩特市妇幼保健院医护人员为小患者进行治疗。
呼和浩特市蒙中医院医生为患者拔罐治疗。
呼和浩特市卫健系统工作人员献血。
  □本报记者 郑学良 呼和浩特日报记者 阿拉腾 梁婧姝

  健康是人民幸福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是首府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共同追求。党的十八大以来,呼和浩特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新时代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重要位置,以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为重点,加快推进健康呼和浩特建设,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卫生健康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城乡居民健康保障能力显著提升。

  坚持人民至上

  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呼和浩特市委、市政府以对全市人民生命健康高度负责的责任担当,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强化主体责任意识,牢记“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重点推动落实预防控制、医疗救治、监督检查、物资保障、宣传引导“五位一体”防控措施,以更高站位更严要求更实举措,全市卫健系统工作人员全员取消休假,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全力以赴投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总体战阻击战。

  做好疫情防控应急准备,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增强疫情可防可控的社会信心,市卫健委提前制定新冠肺炎医疗救治应急预案,第一时间确定定点收治医院,加强实验室检测设备和人员配置,确保实验室高速运转。成立了由61人组成的医疗救治工作专家组和10人组成的防控指挥部专家组,组建了由245人组成的医疗救治梯队。提前谋划设置医疗救治后备医院,对呼和浩特市蒙医中医医院、内蒙古航天医院、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老年病房楼进行规划改造,作为后备留观患者定点医院,为应对疫情的发展做好充分准备。完善医疗救治机制,严格执行国家新冠肺炎医疗救治诊疗预案,制定完善医疗救治工作方案、医院感染管理控制规定等。重点加强预检分诊和发热门诊管理,明确患者接诊、转诊、报告、标本送检等一系列工作流程,坚决杜绝院内感染。开展心理危机干预,组建了心理危机干预专家组,下设5个专项小组,分片包干指导全市心理干预工作。开通了12320-5心理援助热线,抽调精神科医师进驻定点治疗医院提供心理干预,为患者开展一对一心理疏导。此外,还积极支援湖北抗击疫情工作,先后派出四批80名医护人员驰援湖北。

  同时,呼和浩特市医疗保障局坚持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原则,第一时间做出响应,对呼和浩特市医疗保险政策进行密集调整,为呼和浩特市承担定点收治任务的7家医院拨付600万元专项资金,新冠肺炎患者医疗报销费用不纳入医院总额预算控制指标。对新冠肺炎确诊、疑似、留观患者救治实施综合保障,个人无费用负担。对符合卫生健康部门制定的新冠肺炎诊疗方案的药品和医疗服务项目临时性纳入医保基金支付范围。对异地就医患者实行先救治后结算政策,报销不再执行异地转外就医支付比例调减规定。各级医疗保障局领导全力以赴投入工作,带头落实带班值班制度,不折不扣落实市委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部署安排,做到经办服务不间断。积极调整经办业务办理流程,推行“网上办、电话办、预约办”等不见面办理方式,减少人员聚集,降低交叉感染风险。调整职工医疗保险门诊统筹政策,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在定点药店便可门诊报销。出台阶段性减征基本医疗保险费政策,助力市场主体纾困发展。此次减征共惠及15369户单位302732名职工,降费5个月共少征收基本医疗保险费25221万元。完善新型冠状病毒检测有关政策,新住院患者和发热门诊患者参保人员核酸检测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报销范围。

  推进医疗资源集约发展

  提升基层诊疗水平

  近年来,呼和浩特市累计投入40多亿元,陆续新建了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呼和浩特市蒙医中医医院、呼和浩特市妇幼保健院、呼和浩特市口腔医院,改扩建了呼和浩特市第二医院、呼和浩特市职业病医院。新改扩建了旗县综合医院、中蒙医院10所。2020年,呼和浩特市启动公共卫生应急保障项目,规划建设用地780亩,总建设面积21.07万平方米,基本建设总投资19.17亿元,设备费7.5亿元。项目包括呼和浩特市第二医院迁建项目、呼和浩特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呼和浩特市卫生健康综合监督执法业务用房合建项目、呼和浩特市急救中心建设项目、呼和浩特市职业病防治院建设项目、呼和浩特市地方病防治中心迁建项目、呼和浩特市精神卫生中心建设项目6个项目。项目统一选址、统一规划、同步建设、统筹实施。现已完成规划设计招标,预计9月底开工。同时,自治区级医疗机构也投入大量资金进行了新改扩建,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内蒙古中医医院、内蒙古妇幼保健院、内蒙古第四医院等一批新建扩建项目陆续投入使用。经过不断发展,舒适的就医环境、现代化的医疗设备和先进的诊疗服务水平,使全市的医疗服务能力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据统计,呼和浩特市现有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包括自治区在内)2901所,注册执业(助理)医师16121人,注册护士19365人,编制床位17833张。按常住人口计算,每千人拥有执业(助理)医师5.16人、拥有护士6.2人、拥有床位 5.7张,均高于全区平均水平。

  呼和浩特市通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口帮扶、名医工作室建设、组建医疗集团、医联体、医共体等新举措,构建了分级诊疗新格局。目前,家庭医生签约人口达150万,建成城市医疗集团3个、专科联盟48个、紧密型医联体10个、医共体10个,设立名医工作室117个。为解决偏远地区老百姓就医问题,建立了乡村医生巡诊制度,解决了232个自然村2.77万人的医疗服务需求,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专业的医疗服务。同时,呼和浩特市不断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近年来为乡镇卫生院补充医师护士500多名,培养订单定向医学生153名,培养全科医生979人。

  深化医疗卫生改革

  让百姓获得幸福感

  呼和浩特市紧跟全国步伐,坚持医疗、医药、医保“三医联动”,先后出台了40多项改革措施,通过取消药品加成、实行药品采购“两票制”、调整医疗服务价格等举措,切实减轻了群众就医负担。2020年,呼和浩特市对标先进地区,制定出台全市卫生体制改革方案,结合新冠肺炎疫情暴露出来的问题,科学评估全市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坚持整体谋划、系统重塑、全面提升,改革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加快推进卫生重点项目建设,改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软硬件条件,加强基层疾控队伍建设和能力建设,补齐公共卫生服务短板,提升公共卫生应急保障工作水平。推进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化建设,创新发展智慧医疗,改善医疗服务,推进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争创“三甲”。深化以三级医院为龙头的医疗联合体建设,充分发挥三级医院在诊疗服务体系中的辐射带动作用,下沉优质医疗资源,持续提升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服务能力,引导医联体内形成顺畅的转诊机制,增强人民群众看病就医获得感。

  落实《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实施意见》和《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呼和浩特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施办法>的通知》精神,促进呼和浩特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事业发展,提高基金使用效益,推进分级诊疗,提高普通门诊医疗待遇水平和简化门诊医疗办事流程,引导参保人员合理就医。出台《呼和浩特市城乡居民门诊统筹实施办法》,由原来的年度支付限额200元提高到2000元(60岁以下)和2400元(60岁及以上),通过提高城乡居民门诊医疗待遇水平,让全市城乡居民参保群众享受到更高的医疗待遇,支付待遇位列全区第一。为了解决老百姓就近就医、小病不出村的问题,村卫生室在乡镇卫生院的管理下,按照乡村一体化模式开展门诊统筹即时结算工作,解决了老百姓看病报销“最后一公里”问题。

  为解决医疗机构“一院一卡、重复发卡、互不通用”就医“堵点”问题,全市全面推广电子健康码应用,截至目前,共发放电子健康码372万余张,医院累计用码851万人次,居民平均每次就诊用码2.29次,使用电子健康码就诊正在成为青城居民的新时尚。同时,全市建成了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基本实现了自治区级医院、市级医院、旗县区级医院、乡镇卫生院的互联互通,目前汇集数据2亿多条。全市33家医疗机构建成了上联三级医院、下联旗县级医院和乡镇中心卫生院的远程医疗协作网。

  为了进一步提升基层卫生信息化能力,呼和浩特市为乡镇卫生院配齐数字化医疗设备,建设基层医疗机构一体化“云医疗”系统及影像、彩超、心电远程诊断中心,逐步实现医联体内诊疗信息互联互通。为迅速提升基层医疗机构诊疗水平,全市统一建设“人工智能辅助诊疗系统”,有效降低基层医疗机构的漏诊、误诊率。同时,为提高急救资源的可及性,我市实施了立体智能急救平台建设项目,计划2020年初步建成平面急救站点布局完善、立体急救(陆、空)门类齐全的智能化院前急救网络,使我市急救体系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

  确保居民健康安全

  呼和浩特市强化重大疾病控制和公共卫生工作,进一步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构建统一领导、高效运转的应急指挥体系,有效防控重大传染病和地方病。重点加强新冠肺炎和鼠疫防控常态化措施落实,强化核酸检测实验室建设,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全部具备核酸检测能力,同时设置感染性疾病科。加强基层医疗机构预检分诊工作,全面提升疫情监测预警和应急响应能力,健全重大疫情救治体系。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持续做好北京国际航班分流呼和浩特境外疫情输入防控工作。加大公共卫生执法力度,完善网格化管理机制,加强公共场所、饮用水、涉水产品、职业卫生、放射卫生等公共卫生的监督,大力推动职业病防治。构建医防协同融合培训机制,医疗机构和公共卫生机构互派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同时有计划派员到先进发达地区进行业务技能培训。在全市设立急救知识培训点,加强对群众的急救知识培训。为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呼和浩特市不断加大投入,2019年人均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达60元,服务项目增加到12类45项。全市法定传染病报告率达98%以上,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持续保持在95%以上,多年来未发生人间鼠疫,连续14年没有乙脑、29年没有白喉报告病例。呼和浩特市实施了标准化数字预防接种门诊建设工作,建立了疫苗接种全程追溯机制,确保接种安全可靠。

  为提高人口出生素质,加强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全市全面开展免费婚检、免费增补叶酸、免费孕前优生检查、产前筛查及新生儿疾病筛查,在自治区率先开展新生儿耳聋基因、遗传代谢病免费筛查。免费实施农村妇女乳腺癌、宫颈癌“两癌”检查项目,累计分别检查近32万名和6万名农村妇女,救助“两癌”贫困患病妇女827名。加快推进健康呼和浩特行动,制定健康呼和浩特行动方案,组建各专项行动工作组,全面推开17项专项行动。以“三城同创”为抓手,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大力普及健康素养基本知识和技能,群众防病意识和健康素养明显提升。

  全力推进健康扶贫

  助力决胜脱贫攻坚

  自党中央提出打赢脱贫攻坚战以来,呼和浩特市不断创新健康扶贫模式,致力提升农村贫困人口医疗救治的服务水平,力阻“病根”变“穷根”,遏制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

  进一步核实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医疗保障待遇落实情况,全面排查符合普通门诊和门诊慢性病病种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是否按照规定纳入保障范围,对于未经呼和浩特市医疗保障结算系统结算的费用,建立医疗保障待遇清单,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医疗费用进行逐项登记、鉴定、处理、销号。坚持医疗保障现行基本制度、基本政策和基本标准。确保所有医疗保障扶贫政策在呼和浩特市医疗保障规定范围内执行,确保基金安全运行。呼和浩特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享受政策、已脱贫不享受政策已全部参保。脱贫(享受政策)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平均报销比例为78.03%,达到国家要求水平,实际综合保障比例为85.51%。

  确保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应保尽保,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建立台账,动态监测,全面细致掌握底数。巩固中央巡视整改成果,扎实落实各项保障政策,切实化解因病返贫致贫风险。继续发挥好医保扶贫政策的兜底功能,年底前平稳过渡到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三重制度保障框架。研究脱贫不脱策具体措施,做好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机衔接。扎实做好医保扶贫普查工作,紧紧围绕“基本医疗有保障”督战目标,按照查问题、抓整改的要求,进一步查漏补缺,做到不落一户、不漏一人,全面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确保健康扶贫成果经得起历史检验。

  加强贫困旗县医院能力建设,抓实“一院一策”帮扶策略、做实做细三级医院对口帮扶贫困旗县医院、乡镇卫生院各项工作。继续做实健康扶贫防病行动、健康促进三年攻坚行动,落实好贫困地区妇女“两癌”筛查项目、儿童营养改善项目、新生儿疾病筛查项目和生活饮用水安全监测。落实县域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即时结算政策,形成了“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补充保险+专项救助基金”五位一体健康扶贫模式,贫困患者费用负担明显减轻。对罹患儿童白血病、儿童先心病、胃癌、肺癌等30种大病贫困患者提供规范化治疗,累计救治约1.125万人、6.328万人次。全市实行布病、结核病免费治疗。

  振兴蒙中医药事业

  做好“一老一小”照护服务

  为建立健全各项蒙中医药扶持政策,做大做强蒙中医药事业,加快推进蒙中医药振兴发展提供政策保障,2019年,呼和浩特市出台了《呼和浩特市促进蒙医药发展办法》,呼和浩特市蒙中医院被自治区命名为首批蒙中医名院,完成了自治区级11个蒙中医临床重点专科及第二批蒙中医特色优势重点专科和29个市级蒙中医重点专科的建设任务。9位医生被命名为第二批自治区基层名蒙中医。提升各级蒙中医院急救能力,全市公立蒙中医院全部纳入呼和浩特市120急救指挥系统。

  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加强蒙医药对外交流与合作。呼和浩特市蒙中医院组建专家团队开展对外医疗服务,赴蒙古国、俄罗斯、日本等国家开展巡诊和学术交流。加强对外传播宣传蒙医药文化和政策。加强各级蒙医中医医院对外医疗服务能力,在呼和浩特市蒙中医院设置涉外病房和绿色通道,满足国外患者就医需求。

  今年,呼和浩特市加大蒙中医药事业投入,形成了以自治区级和市级蒙中医院为龙头、以旗县蒙中医院为骨干、以其它医院蒙中医科为补充、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为网底的蒙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加强名老蒙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持续推进蒙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落实蒙中医医学本科订单定向医学生招生培养任务,扎实推进国家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百千万”人才工程项目,一大批名蒙医、名中医在蒙中医事业传承发展、保障群众健康中发挥了积极的传帮带作用。提升蒙中医药临床优势能力,大力支持传统优势特色专科专病传承发展,继续推进蒙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升级,实施好蒙中医康复能力建设项目,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全市100%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实现了蒙医中医全覆盖。 

  不仅如此,呼和浩特市还扎实推进“一老一小”照护服务。支持社会力量开展普惠性托育服务,建成一批具有示范效应的托育机构,加强监管,带动提升全市婴幼儿照护服务工作水平。持续巩固母婴安全五项制度,进一步完善旗县危重孕产妇和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建设。扎实推进老龄工作,加快推动老年康养、护理机构建设,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支持全市康养产业发展,围绕呼和浩特市蒙中医院医养中心发展康养项目。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国内新闻
   第06版:首府观察
   第08版:科技
   第09版:经济涮锅
   第10版:民主与法制
   第11版:先锋
   第12版:公益广告
深化卫生健康事业改革 绘就“健康首府”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