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由中国作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主办,中国作协创作联络部、自治区文联、自治区作协、兴安盟委宣传部承办,兴安盟文联和阿尔山市委、政府协办的以“文学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的2020年中国少数民族文学论坛在阿尔山论坛中心隆重召开。
论坛期间,与会专家围绕论坛主题作了主旨发言,参会作家、评论家围绕主题进行了分组研讨,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为推动少数民族文学事业发展提供了开阔的思路。本报对部分参会专家发言内容进行整理刊发,以飨读者,共享论坛成果。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下 多民族文学史书写范式考察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创意与写作研究中心主任 顾广梅
多民族文学史的理论内涵是指中华民族大家庭56个民族的文学发生发展过程中互促互动,相互印证、互为镜像,共同绘制中国文学图景。其价值基座不简单是多个民族的精神联合体,更非僵硬的民族主义,也非一般意义上的国家认同,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具有特定历史传统的社会共同体、政治共同体、经济共同体、文化共同体精神价值的总和。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维度上“现实的人”的生存和发展为聚焦对象,牢牢锚定民族历史与文化传统之根脉。那么,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下多民族文学史书写的理想形态,无疑将具有强烈而鲜明的合目的性、整体性和多样化特征。
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下的理想形态的多民族文学史可谓任重道远,既要对当下正在发生的文学现场释放积极的召唤作用,又要对未来的文学史进程起到前瞻性的观照,更要对已经发生的民族文学故事进行全面的、有高度的创造性书写。
西藏文学的现状
◎西藏作协常务副主席、《西藏文学》主编 次仁罗布
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各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都曾培育出了绚丽多彩、各具特色的文学作品,她们极大地丰富了中国文学的宝库。作为其中的一分子,世居青藏高原的藏民族,在漫长的时间里,与其他民族文化特别是内地中原文化学习交融,创作出了各种题材各种形式的文学作品,为丰富和繁荣我国文学作出了积极的贡献。特别是西藏和平解放以后,西藏文学飞速发展、壮大,文学作品的主题也从以往的为宗教服务,回归到表现现实世界、表达普通人的喜怒哀乐、社会变迁上来。
西藏的各民族作家们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持文化认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文学的主题和叙事策略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作家们用一种向内审视的眼光,从当下、从民族过往的历史中寻找西藏新小说的增长点。新世纪以来的西藏文学,延续了以藏汉作家为主,包括其他多民族作家共同努力的态势,使得当代西藏文学显现出更为多元的面貌。
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实地
刻在我国各民族文学的丰碑上
◎内蒙古大学教授 刘成
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先人们给我们的丰厚遗产,也是我国发展的巨大优势。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中,一体包含多元,多元组成一体;一体离不开多元,多元也离不开一体;一体是主线和方向,多元是要素和动力。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各民族团结奋斗、共同繁荣是中华民族的立身之本、生命之依、力量之源。
以爱国主义情怀表达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蒙古族文学艺术中的存在向度、美学风格、诗意实现路径,有着意味深长的丰富性。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当代蒙古族文学艺术中轴是历史选择,更来自于蒙古族作家诗人和艺术家们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历史终将证明,他们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付出的多方面的努力,已华美而坚实地刻在历史的丰碑上。
多民族文学的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编辑部主任、副主编 刘大先
中国的“少数民族文学”或者“多民族文学”作为学术体系、学科建构及话语生成,与国家文化领导权的实施与规划密不可分,它本身就构成了意识形态的组成部分,既无必要也无可能对其进行“纯学术”的切割——事实上可能根本不存在“纯学术”这种事情,甚至“价值无涉”的自然科学也难以摆脱特定情境的历史规定性。在这种学术、学科与话语的自觉中,就必然会涉及到多民族文学与整体性中国文学、族群认同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国家认同)之间的关系问题。
在当下的少数民族文学主体想象偏向于强化差异的语境中,打捞新中国成立初期对于共同理想与共同利益的遗产,认清现实中的中国独特的国家与社会关系,可能会为增进各民族的交流与认同提供公约数的基础。
描写多民族交往交融的
历史和现实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南民族大学文传学院教授、当代少数民族作家研究中心主任 杨彬
湖北尤其是湖北西部既是土家族、苗族聚居区,又是一个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非常频繁、各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多民族杂居区。湖北的少数民族文学从某一个方面表现了南方少数民族文学的特点。南方少数民族大都有自己的民族语言,但多数没有自己的民族文字。运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通用语言文字汉语创作,这种创作本身就具有民族交流、民族融合的作用和意义。
湖北历届获奖作品体现了湖北少数民族文学描写土、苗、汉各族人民你来我往、频繁互动的历史进程;展示土、苗、汉各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多民族格局;切实用文学作品歌颂土、苗、汉各族人民共同培育中华民族伟大精神、共同创造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共同书写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的伟大成就,真正做到用文学的方式坚持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努力。
辨认、融合、淬炼
——关于当代作品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张莉
关于文学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我想到了辨认、融合与淬炼这几个词。
从鲍尔吉·原野、马金莲和冯良三位作家作品里,能辨认出哪些是民族的特质,但更多的是关于融合,如何与所写对象水乳交融,写出他们真正的内心世界,当融合真正形成时,那便是一种文学的淬炼、文学的思考与文学的表达。
除了以上作品,阿来的《云中记》写的是灾难之中如何安妥人的灵魂,金仁顺的《春香》写出的是朝鲜族人民的情感历史;还有石舒清《清水里的刀子》,扎西达娃《系在皮绳扣上的魂》等等。在阅读这些作品时,能感受到强烈的同中有异与异中有同的情感辨认;能感受到情感上的相互亲近,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一种文学共同体体认;当然,更重要的是对共同的身份认同和共有精神家园的依傍,那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体现。
论少数民族作家创作
与“文学湘西”的构筑
——从沈从文到彭学明
◎重庆工商大学通识学院院长、教授 包晓玲
从沈从文到彭学明,湘西少数民族作家对地域文化情有独钟,但他们都不是狭隘的地方主义者,而是视野开阔、有着远大的文学抱负和理想追求的文学家。他们那独特的地方意识和对地域文化的浓厚兴趣、准确把握,是作家们研究中国社会、剖析中国文化的切入点和有效途径,在他们身上,集中体现了湘西少数民族作家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传承与弘扬。
湘西少数民族作家用他们的笔,构筑起一个“文学湘西”的世界,以其独特的审美品格,成为中国现当代文学中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湘西少数民族文学,为中华民族文学宝库增添了瑰宝,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的有机组成部分。
史识与方法:
多元一体的文学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铁军
由于“中华民族”与“共同体”等概念都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所以当前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研究呈现多学科、多角度的特点。
蒙古族文学史上,蒙汉文化的交流源远流长。蒙汉文学的交流,带来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往往激发出双方的生命活力和创造激情,一种超越了单语独白的窠臼,真正实现了大型对话的复调特征,为我们进一步思考各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学的生成路径,提供了有益的范式。
在当今的新时代,对于任何民族文化而言,“他者” 是认识自我的一面不可或缺的镜子。一个民族的文学同样如此,只有主动置身于“他者”环绕的现代世界,通过大型“复调”式的对话,才能正确定位自己,并找到新的发展生机。要不断建构并铸牢文学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我们须增强认同感,提高凝聚力,携手并进,共同攀登精神的高地,达到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境界。
新世纪以来西藏当代文学
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西藏民族大学教授 胡沛萍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共同体意识,一直是西藏当代文学的重要主题。在西藏当代文学发展的不同阶段,这一主题都贯穿其中,是占据主导地位的文学主题。新世纪以来,西藏当代文学“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共同体意识更为自觉、鲜明。作家们的创作立足西藏,关注整个国家的发展、进步,把对西藏社会的变迁和人民生活变化的书写,与整个国家的发展、进步关联起来,揭示西藏社会发展、进步的根本动因。作家们通过具有地域特色、民族特色的文学书写,揭示西藏社会的历史命运与整个中华民族命运休戚与共的密切关系,表现了作家们站在中华民族荣辱与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认识高度,来理解和看待西藏社会发展、进步的历史视野和国家意识。
吉狄马加的
诗歌接受史研究
◎云南大学文学博士 李濛濛
“中华民族共同体”强调的是各民族文化上兼容并蓄,具有共同价值追求和身份认同的命运共同体。这样一来,我们的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很自然地就纳入了主流文学的研究范畴。实际上,少数民族文学作品绝不仅仅只是限于对本民族历史、心灵等的观照,它早就冲破了本民族的身份束缚,将眼光触及到了整个中华民族。甚至有的少数民族作家或者诗人从一开始就是以这样一种成熟的理念统领其创作的,比如我们彝族的诗人吉狄马加。吉狄马加不仅从一开始就刷新了大家对彝族诗歌的认知,在对其民族身份认同的同时,更自觉关注整个中华民族甚至整个人类的命运走向,对他的诗歌接受史研究更是可以清晰地照见这一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