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军工精神的传承效应

  □本报记者  刘向平

  “喂,听说包头军工文化广场建成了,有石材浮雕、钢板雕刻、老旧设备、丛林书牌、景观长廊等很多军工元素,你去逛了吗?”

  “咦,在哪儿了?我得去看看。”

  “就在青山区兵工路南侧的兵工林带里,是建在公园里的历史文化艺术。”

  连日来,包头市民常聊的一个热门话题是:逛军工文化广场,传承军工精神。

  9月5日一大早,67岁的北重集团退休职工刘文英带着社区十几名老党员兴冲冲地来到军工文化广场,在一台老旧的万能工具铣床边,她停住脚步,仔细打量,然后弯下腰查看钉在设备腰部的字牌,突然大声招呼:“快过来看,这是我们厂上世纪50年代制造大炮用的机器。”

  同伴们赶紧凑过来,“1957年,北重集团(原二机厂)购置了这台万能工具铣床,用于火炮零件的精密加工与特殊刀具、量具的加工制造。”讲解员侯颖介绍说。

  “啊?这么一个笨圪蛋就有这么大的能耐?”

  “是的,旁边这8台老旧设备也一样,都是由一机、北重、二0二厂提供的。它们为我国第一门高射炮、第一代坦克、第一颗原子弹的研制成功发挥了很大作用。”侯颖回答。

  扭头一看,旁边的吴运铎雕像前,已经人头攒动。记者转身走过去,看到讲解员蒋晓雯正在介绍着吴老的传奇人生。“他是我国第一代军工人,曾经担任二机厂副厂长兼首任总工程师。他在试制各种弹药时,3次负伤,炸瞎了左眼,炸断了左手的4根手指,炸坏了右腿,经历过20多次手术,留下了100余处伤疤,身上还残留着几十块弹片。他在临终时说,‘假若我有来生来世,我还要选择中国共产党,永远跟党走,把一切献给党!’”

  “吴老对一代又一代军工人影响太大了,他是军工精神的创造者、实践者,被誉为中国的‘保尔’。”北重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军说。

  那么,什么是军工精神?

  “军工精神是‘把一切献给党’的军工信仰、‘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军工追求、‘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开拓进取、无私奉献’的军工担当、‘舍小家顾大家’的军工情怀。”李军回答。

  “于正心夫妇就是这样的人,他们1958年大学毕业后,响应党的号召来到二机厂,把一生都献给了祖国的火炮事业。”人群中一位老者大声说着。

  这位老者所说的于正心、陈豪夫妇,就是获奖微电影《爸爸妈妈的橡树》里的原型。他们出生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亲眼目睹了日本飞机对我国的轰炸,我们却毫无还手之力,这些情景让年幼的陈豪铭记在心。她总在想,如果能造出大炮,就可以把日本鬼子的飞机打下来。最终,她如愿考上了大学,学习火炮自动控制专业,和于正心是同班同学。

  ■下转第3版  ■上接第1版

  今年86岁的陈豪回忆起当年来到包头时的情景说:“简直没法想象,祖国还有这么艰苦落后的地方,单位没厕所、没暖气,工厂周边一片荒芜,一个人一个月一斤白面、一斤米,其余全是玉米面,但就是在这种状况下,厂子里却干得热火朝天,凭的就是我们人人都有‘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境界。”

  工作后,于正心担任二机厂科研所总设计师,陈豪是设计室主任。夫妻俩夜以继日、攻坚克难,先后设计出57mm高射炮、57mm双管舰炮、120mm自行反坦克炮等多种火炮,为我国的国防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听了于老夫妇的感人故事,深受感动,他们的境界与追求,正是我们年轻人所缺少的。今后,我一定要以他们为榜样,做一名对国家有用的人。”青山区六合成社区工作人员任慧说。

  在景观长廊西侧,来自机关、部队、学校、街镇等各行各业的干部群众将“军工专家”宣传栏围得水泄不通。“坦克之母”唐章媛,第二代主战坦克总设计师方慰先,垂直挤压机之父、北重集团“3.6万吨黑色金属垂直挤压机”课题组长雷丙旺,核放射化学专家刘允斌等38位军工专家的照片与简介,在金色的条形框里从左至右依次悬挂着。

  青山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干部孙联辉说:“虽然我是包头人,但如果没到这里参观,我真不知道家乡还有这么多能人,他们在那么艰苦的环境下,为党、为国作出了那么多贡献,太不容易了。”

  “杜惠昌的简介在哪儿呢?他可是我们厂生产的99式坦克的副总设计师啊。”一位中年男士询问。

  “在这儿呢。”讲解员侯颖走到杜惠昌老人的头像前帮他指认。

  杜惠昌是我国坦克事业发展的见证人和参与者,参加了新型坦克研制的“二四会战”“七八会战”,经历了我国从第一、第二代到第三代坦克的科研试验;参与设计的69-2外贸坦克、99式主战坦克,均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

  杜惠昌说:“我一生与坦克为伴,它比我的生命、家庭都重要,每当我参与设计的坦克的发动机响起时,就如同我的孩子呱呱落地,那种荣耀感、成就感你们是无法体会到的。”

  如果说,吴运铎、于正心夫妇、杜惠昌等第一代军工人的爱国情怀是那个年代的产物,那么第二、第三代军工人的坚持与奉献又是为了什么呢?

  中国兵器集团科技带头人、全国劳动模范、8X8轮式战车总体系统设计师邢晓红认为,这就是对“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理念的继承与发扬。她说:“我家祖孙三代共7口人在一机厂工作,尽管工作强度大、待遇也不高,但祖国需要,我们必须坚守。”

  她告诉记者,受师傅方慰先先生的影响,她参加工作30年来,不计较个人得失、不畏惧环境恶劣,把所有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为祖国的军工事业默默地奋斗着。

  同样受师傅影响的还有二0二厂原总工程师任永岗,他说:“上世纪80年代,我的工资一个月最多也就200元,厂里还经常发不出工资,当时,有不少企业来挖我,给的工资是单位的十几倍,但我始终没有离开,因为师傅李冠兴院士经常教育我说,我们干的是具有国家使命感的差事,责任重大,至高无上。”

  这就是军工精神的传承效应。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公司铀化工高级技师秦建国受父亲影响,成为了爱岗敬业的劳动模范和全国技术能手。他说:“父亲热爱工作如生命一样,即便癌症晚期,他在病床上还工作着,坚决不让我去陪床,生怕耽误了国家的核事业。”

  在景观长廊东侧的“大国工匠”栏前,“独手焊侠”卢仁峰、“镗刀大王”戎鹏强、“数控女刀客”赵晶、“切削高手”宋殿琛等35位能人的图文资料,把静谧的橱窗装点得生意盎然。他们是包头成百上千位“工匠”中的代表,也是军工精神的实践者、传承者。

  卢仁峰的徒弟王志勇介绍说,师傅工作42年来,遭遇了左手被切掉、又被1吨重的罐体封头击中导致腰椎骨折的两次打击,但他不听劝阻,坚持不换工种,这种作风与境界深深地感染着我。

  对此,卢仁峰解释说:“我自行发明的‘短段双向减应力焊接法’能带水焊接、带压力焊接,能解决高强度、高硬度钢焊接裂纹,这项发明不仅节约了成本、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焊接质量,还填补了国内空白。所以,我不会轻易扔掉,我要培养出更多的徒弟,把这项技术传承下去。”

  这就是军工人!他们为祖国的军工事业殚精竭虑、呕心沥血,献青春、献子孙、献感情。

  回头一看,在“军工报国、魂系人民”主题雕塑下,来自包头市供水公司的党员正在入党宣誓。等候在旁边的北重三中117名党员早已排成方队,也准备重温入党誓词。校党务主任李娟告诉记者:“今天来这里参观,就是让全体党员教师学习军工精神,以榜样为力量,把本职工作做得更好。”

  对此,市民张淑兰认为,这个广场建得很及时,尤其对年轻人很有必要,让他们在军工文化中汲取精神食粮,在工作中体现军工精神。

  “这正是我们建设军工文化广场的初衷,就是要让广大干部群众学习军工文化、弘扬军工精神,尤其是党员要坚守‘把一切献给党’的崇高信仰,理解‘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深刻内涵,把军工精神代代传承下去,这是时代的呼唤,也是国家和民族的需要。”青山区委常委、宣传部长苗林旺解释说。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为科技工作者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 在科学家座谈会上重要讲话
~~~——大凉山扶贫产业掠影
~~~——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 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重要讲话
~~~
~~~
~~~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
   第04版:论道
   第05版:小康图景
   第06版:出彩
   第07版:特别报道
   第08版:地方盟市
胸怀祖国服务人民 淡泊名利敢于创造
改善科技创新生态 激发创新创造活力
“烂坝”变身记
抵御风险挑战的根本保证
军工精神的传承效应
学习使用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各民族的共同责任
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与保护少数民族语言文化并行不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