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增强文化认同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 郑东波
  我国56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平等一员,共同构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内蒙古这片土地,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融合交往的舞台,是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的缩影。各族人民始终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共同守卫祖国边疆,共同创造美好生活。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魄,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脉。文化认同问题解决了,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才能巩固。自古以来,内蒙古就是多民族文化汇合的地区,草原文明与农耕文明在这里交汇融合、兼容并蓄、共同发展,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因子。近代以来,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文化界提出了“抗战、团结、民主”为文艺创作的三大目标,为中华儿女奋起抗争、顽强拼搏提供源源不断的力量支撑,各族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抵御外侮、救亡图存,谱写了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壮丽史诗。在这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内蒙古各族人民投入到抗战文艺运动中,组织不同类型的工作队、宣传队、剧团,一队复一队地走向兵营、草原,共同奏响了空前豪迈的民族解放斗争交响曲。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内蒙古文化发展呈现出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守好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特别是内蒙古的乌兰牧骑,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文艺战线上的一面旗帜,自成立之日起,就始终坚持党的文艺路线,植根基层,情系群众,以天为幕布,以地为舞台,从火热的现实生活中汲取营养,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借鉴传承,把舞蹈、好来宝、歌曲、器乐、歌剧等一大批有生活气息、有泥土芳香、有革命激情、有美好向往的节目奉献给各族人民,用艺术的强大感染力讴歌党、讴歌伟大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力量。

  如今,人们生活在一个文化共同体中,有着相同的文化符号,有着共同的生活理想,有着融进血脉中的文化理念,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越来越强,各族人民大团结的良好局面不断巩固和发展。面对前人留下的丰厚浩瀚的优秀文化,站在同心共筑中国梦的伟大时代,全区文化战线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引导各族干部群众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增强“五个认同”意识,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石,凝聚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强大合力。要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在增强对中华文化认同的基础上繁荣发展各民族优秀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深入开展考古研究,深入挖掘文物蕴含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内涵,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实证中华文明延绵不断、多元一体、兼收并蓄的发展脉络。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围绕民族团结进步主题,创新载体和方式,精心创作一批以弘扬民族团结进步、讴歌民族团结先进典型等为主要内容的文艺作品,用优秀文化凝聚人心,守好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要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展示好全区各族人民“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的生动实践和良好风貌,讲好新时代内蒙古故事。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
   第04版:视界
   第05版:要闻
   第06版:国内国际新闻
   第07版:十三五来自锡林郭勒的汇报(一)
   第08版:观察·乌海
   第09版:北国风光
   第10版:文艺评论
   第11版:文化
   第12版:收藏
布小林与中国化学工程集团 有限公司董事长戴和根一行会谈
抓实“五个到位” 全面构建党组织领导下的 共建共治共享城市基层治理新格局
我区全力做好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 文件及辅导读物发行工作
助力脱贫攻坚农牧业产业发展 专题培训班开班
打造绿色奶源基地
增强文化认同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内蒙古现有境外输入确诊病例31例 疑似病例1例
“内蒙古政务云大数据灾备中心”项目在乌兰察布市建成投运
本报职业道德监督热线:0471-6635350或0471-6659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