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绵延一脉分餐制 □李喜庆

《韩熙载夜宴图》局部。
  这是五代十国时南唐画家顾闳中的传世名作《韩熙载夜宴图》,整幅画分为五段场景:琵琶演奏、观舞、宴间休息、清吹、欢送宾客,其中琵琶演奏描绘了韩熙载与来宾聚精会神倾听琵琶演奏的场景,人物众多,场景复杂,人物神态各异。

  据资料记载,画中床上的红袍青年是新科状元郎粲,端坐在状元郎左侧、戴着高高纱帽之人便是主人公韩熙载,弹琵琶的女子是教坊副使李嘉明的妹妹,李嘉明则在她左边,正转头全神贯注地观看表演;长案两端坐着韩的朋友太常博士陈致雍和门生紫薇郎朱铣,另有宠妓弱兰和王屋山等。

  他们面前摆着几张小桌子,每人面前都放着一份果品和佳肴,食物完全相同。碗边还放着包括餐匙和筷子在内的一套进食具,互不混杂。这就是我国较为古老的分餐制。

  我们现在的会食制,其实产生的年代并不长,大约只有1000多年的历史,而分餐制产生却有3000年的历史。古人分餐进食,一般都是席地而坐,面前摆着一张低矮的小食案,案上放着轻巧的食具,重而大的器具直接放在席子外的地上。后来说的筵席,正是这古老分餐制的一个写照。

  相传尧舜时代一年要举行七次敬老、养老的典礼,大家在低矮的屋子里席地而坐,你一鼎,我一鬲,分离肉食的美味,叫做燕礼。这是我国原始社会的一种宴会。

  《史记·孟尝君列传》记载,战国四君之一的孟尝君田文广招宾客,礼贤下士,他对前来投奔的数千食客,一律平等对待,都与自己吃同样的馔品,穿同样的衣服。一天夜里,田文宴请新来的侠士,有侍从无意挡住了灯光,一侠士以为这里有名堂,认定自己吃的饭一定与田文两样,否则就不用故意挡住光线而不让人看清楚。侠士认为田文是个伪君子,一时怒火中烧,放下筷子,起身就要离去。田文赶紧站起来,亲自端着自己的饭菜给侠士看,证实大家所用的都是一样的饮食。侠士愧容满面,当下拔剑自刎以谢误解之罪。试想,如果大家都围在一张桌子旁、同吃一盘菜,就不会有厚薄之别的猜想。

  只是到了唐代后期,由于家具的变化,高椅大桌开始普遍使用,直接影响了饮食方式的变化。分餐向会食转变。不过有时还保留分餐的习俗,我们在前面看到的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就描绘了分餐制的情景。

  到了宋代,会食已经出现在餐厅和饭馆里。《东京梦华录》中就提到了一种特殊的职业白席人,他们负责下请书、安排坐次、劝酒劝菜。白席人正是会食制的产物,主要职责是统一食客行动、掌握宴饮速度、维持宴会秩序。由此,古老健康的分餐制渐渐远离了我们。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
   第04版:视界
   第05版:要闻
   第06版:国内国际新闻
   第07版:十三五来自锡林郭勒的汇报(一)
   第08版:观察·乌海
   第09版:北国风光
   第10版:文艺评论
   第11版:文化
   第12版:收藏
宋式美学宣和裱 □黄琼
绵延一脉分餐制 □李喜庆
小众藏品打火机 □梁惠焜
千秋铜镜无价宝 □钱国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