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吉(自治区人大常委,自治区科协主席,民盟内蒙古区委副主委):目前,我区草原生态保护存在一些问题仍然不容忽视。一是对天然草地生态安全屏障功能缺乏深入的认识。对草地功能的认识大多局限于畜牧业的生产功能,对最为核心的生态安全屏障功能缺乏深入认识。二是草原生态系统整体仍然较脆弱。近年来,草原生态总体向好,但形势依然严峻,仍处于起步恢复阶段。受放牧压力过大和暖干气候双重影响,草原生态系统十分脆弱。三是长期以来,由于注重追求经济利益,导致我区天然草原不同程度存在超载过牧的状况。四是家畜组合不尽合理。草地退化的根本原因是利用不合理,存在以单一放牧(羊或牛)为主的现象。五是我区现代农牧业发展布局待优化。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方面存在脱节现象,实现现代草牧业高质量发展需要新战略,实现生态、生产、生活“三生共赢”需要新路径。建议:1.为从根本上解决草地和沙地水资源配置的难题,破解制约草牧业发展的根本瓶颈,建议积极推动调水工程的科学论证与实施,一方面实现区域生态治理目标,另一方面可推进草牧业高效发展。2.以农牧交错带为主,推动草地农业系统和耕地农业系统融合发展,以“引草入田”推行“藏粮于草”“藏粮于肉”发展策略,实现我区草牧业高质量发展。3.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的监管属性发挥不够,建议从目前的载畜量单控向畜量生态双考评转变,制定有效调动牧民积极性的生态补偿机制,真正建立正向激励机制。4.现行草原生态保护和建设措施不够科学合理,建议禁牧措施不宜长期实施,短期实施后应采取适度放牧方式,合理利用草原资源;草原区设立围栏应尽量减少对野生动物的干扰和草原景观的破坏,同时逐步推广电子围栏等新技术。
多措并举推动草原高质量保护
路战远(自治区政协委员、农牧委员会分党组副书记、副主任,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院长):一是建立和完善草原保护与利用的政策支撑体系。积极探索新型草原生态补偿制度、有偿使用制度、超载过牧征收税费制度、集体草场和流转草场监管机制和制度,为草原科学保护和草牧业发展提供系统的政策支撑。二是加强草原的科学保护与生态修复。加快制定全区草原生态修复整体规划,尽快制定发布基本草地划定、退化草原治理、草原生态牧场管理、退化草原修复健康评价等标准体系。积极推行“划区轮牧”“季节性休牧”“舍饲半舍饲”等牧养模式,促进草场合理流转,保护草原生物多样性。逐步建立起牧民参与为主的草原保护与草畜平衡管理机制,努力实现草原生态保护与畜牧业发展双赢。三是实施草原生态保护与利用的差异化战略。在生态良好、畜牧业基础较好的草原牧区,加强牲畜繁育中心与种质资源库建设,发展壮大牧区优势产业集群,带动和促进牧区产业提档升级,走生态保护与畜牧业协调发展的新路子;对于生态退化较轻的草原牧区,要强化政策支持,在注重草原生态功能恢复的前提下,以草定畜,适度发展畜牧业,走生态保护优先适度发展畜牧业的路子:在草原生态退化严重区域,加大政策支持与补贴力度,严格控制载畜量,着力治理退化草原,改善草原生态,加强草原生态监管,走生态修复为主适度发展畜牧业的路子。四是加快推进草牧业产业科技支撑体系建设。加强草牧业良种工程建设,充分挖掘地方牧草、牛、羊等动植物种质资源,逐步提高优质牧草种子供应能力,逐步降低对国外优质草、畜种资源的依赖程度;加强草牧业智能装备的创新与应用能力,提高牧区智能化经营管理水平;加强草牧业产品追溯体系的建设与应用,提高牧区产品信用等级;加大现代信息数字技术与牧区经济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度融合。
科学合理发展四个“两”
卢欣石(中国畜牧业协会草业分会会长,国家草产业科技创新联盟理事长,北京林业大学草业与草原学院教授):饲草产业和养殖业是内蒙古的优势产业。要在维护生态安全的基础上发展草牧业,因地制宜找到发展草牧业的重点和途径,重点发展“两类家畜、两大草种、两类土地、两条草带”。两类家畜是奶牛和肉用家畜,两类草种是苜蓿和一年生饲草,两类土地是沙地和已垦草原,两条草带是科尔沁草带和河套灌区草带。真正发挥好这四个“两”,就可实现生态和经济双赢、草原畜牧业高质量发展。为了草原休养生息,减少放牧压力而又不减少经济收入,部分家畜转入舍饲、半舍饲,这种饲养方式最有效益的业态是集约化奶牛生产和牛羊补饲育肥。奶牛和肉畜高效优质生产需要优质饲草,包括优质苜蓿、优质燕麦和优质青贮玉米。已垦草原水热条件相对较好,利于农耕生产,不要简单恢复成天然草地,应该退垦退粮还人工草地,种植多年生牧草,维护草环境条件和生产潜能。内蒙古分布大面积沙地,一般水分条件好,地下水、地表水丰富,利用方便,同时通气性好,稍加改良就是种植苜蓿等优良牧草的土地。应集中力量、集中资源,在以上两类可以开发建设利用的土地面积中着重打造两个种草区域:河套灌区种草带和科尔沁沙地种草带,种植优质苜蓿和一年生燕麦和青贮玉米。建议:第一,做好规划布局。主要涉及重点区域、基地布局、重点畜种、草产业模式。第二,适度规模。以生态安全和经济效益为指导,合理控制土地规模、经营规模等。第三,水资源为先(限)。以水定地、以地定草、以草定畜。以水资源承载能力核定规模。
建立健全从生态优势
到经济价值的实现机制
赵云平(自治区政协委员,内蒙古自治区宏观经济研究中心总经济师 ):一、基于生态功能的公益性,建立国家层面对生态功能区更大力度的纵向补偿制度。一是建立稳定足够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在当前一些生态功能地区划入禁止开发区之后,还没有形成稳定的接续替代性产业和创收渠道之前,上级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最急需和紧迫的。二是加大生态工程建设投资力度。尽管我国生态保护基本方针是以自然恢复为主,但在点、线层面规划建设一些大尺度的生态工程对于尽快修复生态系统和完善区域生态功能意义重大。三是增加一些特殊功能的补贴性收入。我区许多生态功能区同时是边疆地区,可以坚持生态补偿与守土戍边奖励并重,进一步提升边民生产生活补贴的标准和范围。二、基于生态功能的正外部性,建立跨区域跨行业的横向生态补偿机制。一是要建立气候上下游和流域上下游地区的横向财政转移支付机制。我区应与毗邻的八个省份及京津两市尽快启动研究建立跨省份的生态补偿具体标准和实施办法。二是建立重大生态工程项目的投资分担机制。在我区争取国家投资建设重大生态、水利等工程项目时,要探索与下游受益省份在项目资本金及地方配套资金等方面的合理分担机制,以实现项目收益的共建共享。三是建立中央企业的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应积极协调央企在资源开发收益中提取部分利润建立生态恢复补偿金,以拓展我区生态补偿的资金渠道。三、基于生态功能的可开发性,建立生态功能区特色产业发展机制。一是建立生态资源的适度开发利用机制。允许并支持草原生态功能区发展适度的畜牧业,林区发展一定强度的森林抚育、过熟林采伐等生态资源利用产业,以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兼顾。二是建立生态功能区产品的优质优价机制。政府在打造地域品牌、创新营销模式、畅通销售渠道、培育专业化营销主体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以确保生态功能区的特色优质产品获得较高的环境溢价。四、基于生态权益的可交换性,建立生态要素全区性的市场交易机制。一是尽快试点建立碳汇交易机制。二是建立生态功能区人口和产业退出后建设用地跨区域交易机制。三是试点建立矿山环境第三方修复治理机制。
改善管理方式 健全标准体系
梁存柱(自治区政协委员,民盟内蒙古区委生态委员会主任,内蒙古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教授):针对现行草地管理多为“管畜”为主的静态管理,缺乏因地制宜的动态管理模式;草地退化定量指标不明确,亟待建立有关标准;草地奖补资金受益者(牧民)参与的积极性不高,没有切实承担草地管理者的重任等问题,建议:1.转变管理方式,将“管畜”变为“管草”,有效监管草地生产力与多样性。根据草地退化、利用标准,草地管理者每年或间隔数年监测草地,是否休牧、如何休牧或禁牧以及是否草畜平衡实现草地生态功能与生产功能的双赢。2.制定科学可行的草地生态保护与利用标准体系,使草地管理者有据可依;制定“草地退化诊断标准”“内蒙古天然草地生态恢复与修复”等标准体系,更加精准地指导我区天然草地保护、退化草地恢复与修复工作。3.发挥草原生态奖补的监督与管理功能,加强草原生态奖补资金的管理使用,提高奖补资金使用的针对性、实效性。建议建立牧区草畜平衡自主管理机制,采用“参与式草畜平衡管理”模式。改变牧民的心态或角色,由被管理者转变为管理者。
坚持生产发展、
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相统一
盖志毅(自治区政协委员、内蒙古农业大学教授): 一、协调好“三生”关系,落实牧区生态功能区定位。在畜牧业生产上,走一条绿色有机、少养精养、品牌名牌和高质高价的发展战略;转变草原畜牧业经营方式,以合作社经营方式代替一家一户经营方式,以草地和牲畜入股组建合作社,保证草原的生态完整性;摈弃在草原新开垦耕地,将低质量农田还原为草原;发展牧区传统产业加互联网、智能化。二、以生产、生态与生活协调发展推动牧民增收致富。一是通过减少在牧区的人口和增加草原面积,扩大人均生产资料、扩大畜牧业规模,增加牧民收入。二是促进牧民从事对生态环境影响不大的非牧产业,积极帮助牧民降低生产成本,建立基本草原生态保护和畜牧业生产金融保险机制,发展适度草原娱乐业和生态旅游业。三是加大对牧民的补贴等保障力度,建立牧民进城养老模式,减轻对草原的压力。认真落实草原保护建设重大工程,尽量雇佣周边牧民,使牧民从中受益。改善内蒙古牧区基础设施。三、推进治理体系与能力现代化,促进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一是在内生力量方面加强牧区嘎查党支部建设,发展合作经济。建立牧区草畜平衡自主管理机制,采用“参与式草畜平衡管理”模式。把村(嘎查)奖补资金的分配权交给村民大会。二是在外生力量方面,结合扶贫攻坚和牧区振兴,建立牧区与专家学者的多元合作及牧区与社会组织、企业多元合作治理模式。三是针对目前牧区违法破坏草原生态环境、损害牧民权益的事件,通过法治实现治理体系与能力现代化,促进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