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和林县:绿色循环让畜禽养殖废弃物 变身“粮经宝”

  □本报融媒体记者  郑学良 

  和林格尔县融媒体中心  张晓琴

  “使用处理后的沼液,玉米长势明显见好,以前的粪污,是我们眼里的‘废物’,现在成了村民争抢的‘宝贝’。”

  这几天,和林格尔县舍必崖乡恼木气村村民李浩然忙个不停,他要赶紧用处理好的沼液给刚刚整理完毕的玉米地育肥。

  在距玉米地不远处的富源牧业和林牧场,一头头出栏不久的奶牛正悠闲地晒着太阳。因为畜禽粪污资源化的利用,让种植业和养殖业有了更多交集。

  “牧场收购农户的青贮玉米,通过发酵饲料化,对牛粪进行干湿分离后,沼渣用作卧床垫料,沼液经过氧化、检验合格后进行还田,每年可产生3万立方米的沼液,可处理1200亩青贮玉米地。”富源牧业和林牧场负责人高健刚介绍着粪污变废为宝的过程。

  粪污资源化利用是和林格尔县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一个缩影。按照“养殖集中化、粪便资源化、污染减量化、治理生态化”思路,该县变废为宝,在走稳农业绿色发展的新路子上迈出了坚实一步。

  为有效“破题”,该县成立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县乡村3级干部包乡镇、包村、包户责任制,制定系列配套政策。统筹县财政资金1亿元,带动社会资本1.5亿元,对全县奶牛、生猪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全覆盖升级改造。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超过90%,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超过95%。

  找到市场的需求点、对接农民群众的利益点,找出保供给和保环境的结合点。在解决畜禽养殖废弃物问题上,该县不仅要守住生态,还要创造新的生产力。

  在和林格尔县蒙隆源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中心的流水线上,病死畜禽正在经过预碎、化制、降解等流程进行处理。

  “我们利用‘高温密闭干化技术’对病死动物进行无害化处理,整个生产过程人体免接触,全面提升了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水平和疫病防控能力,杜绝疫情疫病传染,也阻断了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处理中心负责人赵程介绍,处理中心处理能力为每年7200吨,每处理100吨病死畜禽,就可以产生30%的有机肥。

  只有让畜禽养殖废弃物循环起来,才能更加完善产业链、延伸价值链,真正带动老百姓脱贫致富。

  几年来,该县积极探索高效农业产业化道路,拉伸产业链条,构建了 “秸—饲—肥”“ 秸—能—肥” “粪—沼—肥”等循环模式,让畜禽养殖废弃物贯通“粮经(经济作物)饲”,成为循环农业发展的“助推器”,农户增收的“稳定器”, 打通了种养结合“最后一公里”,提高了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实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创新推动种养主体“购销”双订单。规模养殖场与种植户同时签订粪污消纳及青贮玉米收购2份订单,同步解决优质饲草供应和粪污资源化利用问题。犇腾牧场与青贮供应商签订协议,每收购1亩青贮玉米,同时为种植户提供20立方米沼液用于育肥土地。目前全县已有27家养殖场采取这种模式,种养主体利益联结更加紧密。

  构建种养一体化发展机制,坚持“以地定养、以养肥地、种养对接”,支持蒙牛、伊利旗下22家牧场及正大3个15万头生猪基地配套20万亩优质饲草等种植地,打通粪肥还田空间时间双重阻隔,实现了种养内循环。鼓励养殖场配套发展种植业,全县13家种养结合型家庭牧场全部实现粪污就近还田利用。

  因地制宜发展能源化利用,走“能源生态型”粪污处理路线,建设能源自给、资源循环利用的现代高效牧场。现代牧业在牧场建设生物质能发电设施,年处理牛粪近10万吨,发电 91.2万度;配套建设沼气利用系统,实现了牧场取暖、奶厅清洗能源内循环。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国内国际新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云上103
   第05版:要闻
   第06版:国内新闻
   第07版:观察·鄂尔多斯
   第08版:影像力
新年致读者
云闪
〖云吧〗
和林县:绿色循环让畜禽养殖废弃物 变身“粮经宝”
雪野巡边送暖
九原区富力社区:服务延时暖民心